那些活在網貸裡的人,最終活成了想要的樣子嗎?

“提前消費”、“惡意透支”、“短信轟炸”這一系列圍繞當下網貸青年的關鍵詞在近些年來出現的頻率也愈加頻繁。

而這主要還得歸咎於各類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崛起,而這其中以支付寶旗下的花唄、借唄以及電商平臺京東提供的白條、金條等業務為行業主流。各類P2P網貸平臺、非法借貸平臺等衍生業務也令不少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水平“富裕”了起來。

那些活在網貸裡的人,最終活成了想要的樣子嗎?

可這“富裕”的背後,深藏的卻是海量年輕人、學生群體的“負債累累”!從目前已知的數據我們也能看出,當代90後的負債率高達1850%,而這也是撐起當下各類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主力軍。同時這一數據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增長,在未來的幾年或將實現人均負債率的成倍增長。

那些活在網貸裡的人,最終活成了想要的樣子嗎?

也正由於此類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出現,其也讓當代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出現經濟問題也不會向身邊的朋友伸手借錢。也正是由於此類業務的爆發,也令更多自控能力薄弱的用戶習慣了此類“提前消費”的行為。對於此類互聯網金融服務來講,正規的有支付寶提供的花唄、白條,京東提供的白條、金條。可不正規的渠道卻數不勝數,這類平臺怕的不是我們不借錢,而是怕我們不花錢!

那些活在網貸裡的人,最終活成了想要的樣子嗎?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著將近4000多萬的年輕人都處於互聯網金融欠款,而這些欠款的用戶大多數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過得十分精緻,無論是時尚單品或是出門遠行,都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必備之物。並且在個人的消費水平方面,此類群體也是遠超國內小康階層。

就拿螞蟻花唄的宣傳口號來講,“年輕,就是花唄!活成我想要的樣子”!確實,在使用花唄進行消費的時候你可能得到了你想要的物品或生活,可當你要償還這些為了活成想要生活的樣子金額時,你便會發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就如”溫水煮青蛙“一般,當你喜歡了這類高消費且精緻的生活後,想要脫離卻很難做到。

那些活在網貸裡的人,最終活成了想要的樣子嗎?

當然“溫水煮青蛙”這種情況就小編而言其僅存在支付寶及京東提供的一些正規互聯網金融平臺,而從搜索引擎中隨意一搜我們便能看到各類關於此類業務的軟件及平臺。對於這些來源是否正規我們且不去深究,當然這些平臺也經不起我們去深究。

單從這個大數據時代出發,有多少人在習慣這樣的“高消費”生活後將目光投向了這花花綠綠的借貸平臺上,又有多少人因為此類平臺過高的利息而選擇拒不償還或被瘋狂轟炸?在這樣一個單靠張身份證就能輕鬆借到上萬塊錢的時代裡,又有多少人能經受住這樣的誘惑?

那些活在網貸裡的人,最終活成了想要的樣子嗎?

可以說,在如今這個時代裡互聯網金融是時代的趨勢,但善用此類業務卻是每個人都該做到的底線。不去惡意透支、不去過度攀比,其實想要的生活並不難實現!窮切奢侈的生活終究不是適合每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