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2003(上篇)之數學公式:如果輸球才能進中超,你咋選?

序:末代甲A

2003年恰好是甲A聯賽職業化的第十年,也是甲A聯賽的最後一年。作為辭舊迎新的過渡年份,註定是一個要發生各種故事的不平凡的一年,史稱這一年“末代甲A”。這一年發生的故事不光在職業聯賽的歷史上影響深遠,甚至足以寫入中國足球發展史的史冊。

鑑於末代甲A的很多故事早已被人熟知,實在沒有重炒冷飯的必要,我決定從全新的視角來分析和看待這一年。其實職業聯賽的看點就是“保級”和“爭冠”兩件事,末代甲A也不例外,但是由於這一年是甲A的終結之年,保級這個詞從名稱上就變成了“獲得中超資格“,足協為此制定了一個數學公式,作為評價依據。

正式這個公式直接決定了那一年的”保級“大戰,而保級大戰又連鎖性的影響到當年的爭冠大戲。本篇我們只談保級大戰。

甲A2003(上篇)之數學公式:如果輸球才能進中超,你咋選?

01 數學公式本身的bug

足協在2001年的時候推出了2004年甲A改制中超的計劃,核心知識點有2個:(1)中超元年由12支球隊組成;(2)能獲得12個名額的成績標準是由2002年和2003年兩年聯賽的成績決定。這兩個點本身都是沒有問題的,聯賽僅取12支球隊是為了確保聯賽的競技水平,球隊太多確實影響觀賞性;參照2002和2003年的成績也挺合理,因為2002年取消了升降級,將成績列入2004年中超資格的參照,可以保證2002賽季比賽的競爭性。

甲A2003(上篇)之數學公式:如果輸球才能進中超,你咋選?

真正出了問題的是具體的12名的排名規則公式,公式是這樣的“2002賽季排名*0.5+2003賽季排名”,排名最小的前12名獲得中超資格。

顯然,當年制定規則的團隊裡顯然沒有數學系大學畢業的人,因為《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本書裡明確講過“用來排名的這些數是不能通過加、減、乘、除的運算來綜合比較的”,道理也非常淺顯。舉幾個小例子就一目瞭然。

假如學校只有A、B2個班組成,每個班有3個孩子,在一次全校統一的考試中,A班的張三考了90分名列A班第2,B班的李四考了60分名列B班第2。我們能不能僅僅依靠兩人的排名都是班級第二名就認為兩個人考試水平一樣呢?顯然不能,因為張三90分比李四60分高出了整整30分。因此,我們常規的做法是依靠分數,全校大排名即可。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名次的排列數只能反映誰領先、誰落後,至於領先多少,落後多少則反映不出來,所以是不能用於數學計算的“!

因此,公式本身的漏洞很大,這就為2003年最後的中超資格爭奪大戰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甲A2003(上篇)之數學公式:如果輸球才能進中超,你咋選?

02 資格保級的難兄難弟都有誰? 誰在規則漏洞下天然獲利,自動保級呢?

2003年賽季的進程起初波瀾不驚,因為無論規則如何定,當賽季的15支甲A球隊註定要淘汰3支,為了不被淘汰,贏球、那三分和爭取更高的排名肯定是沒有沒錯的,考慮到甲A球隊之間的實力格局,像大連、申花、國安、魯能這些球隊基本是不用擔心資格的,而陝西國力、廈門、八一等球隊註定是要為了資格努力的。

當聯賽進行到倒數第二輪時,中超資格的爭奪基本清晰,聯賽排名最後的陝西國力和八一隊註定已經無緣2004賽季的中超,這樣剩下的一個名額就在當時排名11-13名的天津泰達(33分)、青島(32分)、重慶(26分)三支球隊之間產生,當比賽還剩1輪的時候,問題就特別容易分析了:

(1)無論重慶隊最後一輪是輸球還是贏球,他最多29分,註定要以聯賽13名收場;

(2)十分巧合,他最後一輪的對手是青島隊,如果輸給青島隊,天津隊不贏球的話,青島34分就有可能超過33分的天津泰達1分,而讓青島隊排名第11,天津隊排名第12 ;如果按照這個排名,綜合2002賽季的成績,重慶隊就保級了,青島隊也就保級了。那麼天津隊最後一輪真的贏不了球嗎?

(3)更巧合的是,天津隊最後一輪對手是領頭羊上海中遠,中遠排名第一不說,俱樂部已經明確了要拿聯賽冠軍,因此天津輸球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從重慶的角度上說,也願意相信這個概率。

結論就是:重慶隊贏球是無論如何也進不了中超的,但輸球就有了進中超的可能!

因此,局勢就十分明朗了!在中超的選拔規則下,原本形勢十分兇險的青島隊,居然在最後一輪沒有打比賽的情況下,自動保級了!因為重慶隊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贏他們的,這真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03 是輸球保資格還是贏球掙公平,重慶選擇了前者,讓你選你怎麼選?

規則的漏洞被披露出來以後,重慶隊的選擇引人關注。要站著死還是躺著活的問題,其實真的挺難選!讓你選,你怎麼選?

足協此時也發現了這個漏洞,但顯然為時已晚,光靠口頭說教顯然不行了,因為重慶隊已經公開放出話來,他們要為中超盡力一搏。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他們要輸球!

所以,最後一輪的甲A比賽中,重慶主場的球迷口號一致的為客隊青島隊加油助威,青島隊每打入1球,球場內就爆發山呼海嘯般的吶喊和歡呼。整個重慶選擇的都是要活著,要活著,臉面暫時顧不上了。結果很清楚,重慶輸給了青島。

如果重慶隊通過輸球進了中超,那笑話就大了! 唯一的可以遮醜的可能就是寄希望天津隊能通過戰勝上海中遠隊,這樣天津自己可以保級,重慶即使輸球也進不了中超。

天津泰達隊當然想贏啊,但對手上海中遠也想贏啊!關鍵是看上去,泰達自身的實力是贏不了中遠的。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詭異的結果出現了,泰達贏了中遠,留在了中超的舞臺上。

上海中遠在最後一輪輸球之後,球隊老闆樓世芳拒絕再投資足球,中遠開始了流浪的生涯,先後流浪到陝西、貴州、北京,到2019賽季已經叫北京人和隊,在本賽季降級(下一篇文章講)。

後記:所謂人算不如天算,重慶隊在上演一出“輸球想保級”的醜劇之後,雖然沒有得逞。但2003賽季結束後,獲得了中超資格的雲南紅塔已經資金財力不足自動放棄了這個資格,重慶隊通過購買雲南隊資格的方式,還是出現在了2004年中超的賽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