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利:奔走在扶貧路上的先鋒

陳永利:奔走在扶貧路上的先鋒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脫貧致富一個不能落下。在我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事蹟報告會上,陽西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股股長陳永利滿腔熱血地向大家講述了他15年來扶貧道路上的故事。今天的優秀共產黨員系列報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陈永利:奔走在扶贫路上的先锋

陽西縣農業農村局扶貧股股長 陳永利:15年來,我在扶貧開發工作中取得了一點成績,但我從不居功,也不邀功,從來沒有向組織和領導提過任何的要求,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是一名退役軍人。無論我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能夠為扶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這輩子值了!

2000年,陳永利脫下了心愛的橄欖綠,退役回到陽西,服從組織安排到縣農業局工作。2004年,陳永利接手縣扶貧開發工作。由於當時全縣有貧困戶7600戶、貧困人口13767人,省定貧困村15個。而且貧困人口中,長期患病、殘疾、學歷低、沒有技能的人佔比不小,頓時,陳永利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所有人、所有貧困村都實現脫貧。陳永利開始走村入戶,記錄各種信息,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幫扶措施、落實幫扶項目。儒洞鎮河洞村貧困戶陳裡光家庭嚴重貧困,陳永利與駐村幹部到他家中瞭解情況,提出養雞是最適合他的致富路。為此,陳永利一行人組織技術人員教他養雞、與企業簽約解決銷路、申請精準扶貧小額貸款,讓陳裡光第一年就嚐到了甜頭。之後,陳裡光便鼓起勇氣擴大規模,如今可同時養殖1.8萬隻雞,年出欄量達5.4萬隻,成為了陽西縣脫貧致富的典型。

陈永利:奔走在扶贫路上的先锋

貧困村中,像陳裡光這樣摘掉貧困戶帽子的例子還有不少。據統計,今年9月底,陽西已達到預脫貧貧困戶7331戶、貧困人口13186人,脫貧率達95.78%;15條省定貧困村已基本達到“三實現一相當”的出列標準。

陳永利表示,他將繼續一如既往地為扶貧事業奔走,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文字:曾鍾銳

攝像:莫定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