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成都、南京、長沙、武漢!前三季度gdp表現非常亮眼

都說今年經濟“大環境”不如往年,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對GDP的變動情況更為警覺,不管是GDP總量還是增速,要是低於預期總會吸引目光,引發一波討論。

近日,各地紛紛公佈了三季度“成績單”,其中已有不少城市提前達成了GDP超萬億的目標,相較於去年的16個城市,今年GDP“萬億俱樂部”陣營有望繼續擴容。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明星一二線城市前三季度成績單。

重點省市經濟情況搶先看

我們先盤點各省成績,哪些省份最富庶?從經濟總量來看,全國前三強廣東、江蘇、山東繼續以明顯的優勢領跑。而廣東、江蘇是前三季度“7萬億元”中僅有的兩個成員,照此趨勢,廣東、江蘇二省的全年GDP有望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

恭喜成都、南京、長沙、武漢!前三季度gdp表現非常亮眼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廣東、江蘇突破10萬億元是遲早的事情,這代表經濟規模的擴大:“儘管其他省份在追趕,目前中西部省份經濟增速比較快,但短時間內無法撼動前三強的地位。”

有優等生自然也有省市稍顯落後,截至目前,經濟增速排在末位的是黑龍江、天津、山東、廣西和海南,增速分別為4.3%、4.6%、5.4%、5.5%和5.5%。

視角拉到各個城市今年的表現,北上廣深作為優等生,率先進入“萬億俱樂部”自然是不必說的,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前三季度GDP也都超過了萬億元。這還只是前三季度,加上最後一個季度的衝刺,還會有更多的城市實現GDP超萬億。

就目前已經公佈“成績單”的城市來看,這幾座城市各有各的看點:

作為“搶人大戰”贏家,成都、南京、長沙、武漢等長江經濟帶上的強省會城市表現突出。前三季度,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12047.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1%,增速高於全國1.9百分點。消費方面,正在建設“中國特色消費型城市”的成都,三季度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達到9.7%。位於中部的武漢與成都並駕齊驅,前三季度GDP同樣超過萬億元。

恭喜成都、南京、長沙、武漢!前三季度gdp表現非常亮眼

據央視網,分析認為,上述城市高等教育力量雄厚,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十分突出。2018年,成都、武漢兩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均首次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增長16.1%、14.5%,展現出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高速發展的勢頭。

在沿海發達地區,高端製造業、新興產業的發展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前三季度,南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67.12億元,GDP增速連續10個季度保持在8%及以上。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預計達8300億元,增長14.5%。

去年因為“GDP擠水分”而備受關注的天津, 2017-2018年連續2年GDP增速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一。但今年以來,天津經濟增長呈現回升態勢。今年1―9月,天津GDP同比增長4.6%,高於年初設定的增速目標0.1個百分點,且高於去年全年1個百分點。

投資是天津經濟增速回升的主要動力。今年以來,天津投資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1―9月,天津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增長15.4%,領漲全國。而去年同期,天津的投資增速為負增長。

一線城市交上“成績單”

作為各個方面的領頭羊,我們還應當著重看一下一線城市前三季度的經濟運行狀況:

恭喜成都、南京、長沙、武漢!前三季度gdp表現非常亮眼

從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產業來看:北京的金融、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優勢行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68.6%;上海市的第三產業在一二產業負增長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8.9%的高速增長,拉動了上海經濟重返6%;GDP增速最高的廣州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方面都有亮眼表現。

11月4日,深圳市統計局發佈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8689.1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6.6%。

別的城市公佈“成績單”都是三季度和前三季度一起公佈,在其他城市踴躍公佈去情況下,深圳遲遲沒有“交作業”,不僅姍姍來遲,還只公佈了“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因此,有“深圳沒落”的恐慌論調出現。

據財新網,深圳經濟增速放緩主要與第二產業增速下降有關,深圳第三季度第二產業的GDP數值約為2590億元,同比僅增2.35%。

恭喜成都、南京、長沙、武漢!前三季度gdp表現非常亮眼

近年來,產業從深圳外遷到周邊地區或國外的現象比較突出,為了穩住產業,深圳近年來一直積極在城市規劃上為產業發展謀劃空間,通過劃定工業紅線、加大城市更新力度等方式,在供應側向產業用地傾斜。

11月5日,深圳宣佈將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的產業用地,面向全球招商引資。土地面積總量與整個澳門的面積相當。這些產業用地將主要面向高新產業和未來產業。

此外,深圳還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降低產業用地價格、允許企業“先租後讓”土地、推出產業扶持資金等。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稱,歡迎符合深圳未來發展定位的產業到深圳發展,“要多少地滿足多少地,要多少空間滿足多少空間。”

恭喜成都、南京、長沙、武漢!前三季度gdp表現非常亮眼

深圳前三季度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均低於全國增長速度。深圳政府也意識到這一問題,在“促消費”領域下了功夫:深圳市場監管局近日發佈35條促進消費、打造安全放心消費措施,從消費產品供給、挖掘消費潛力、塑造深圳特色等多個維度,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促進消費升級。

今年6月,深圳還放寬汽車限購政策,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2019年至2020年每年將增加指標4萬個。這些措施有沒有效果?還得年末經濟“期末考”後方能見分曉。

看完文章,你的城市今年表現的怎麼樣呢?歡迎在評論區裡和小麥討論,記得關注小麥理財~每天科普一個財經知識,從此理財達人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