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成浙大教授,連發論文20多篇,她:6年來,常常思念到失眠

這年頭,美女學霸輩出,90後成為教授博導的新聞讓人看了興奮,又讓人頗有壓力。繼我們說過的29歲李珊成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28歲成為南方醫科大學教授的李琳後,又有網友挖出一枚美女,27歲,竟然成了頂級學府浙江大學的教授級獨立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她叫劉琬璐,是顏值高水平高人品高的三高美女科學家。她出生於1992年,5歲就上了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被浙江大學錄取,就讀基礎醫學院。網友看了直呼,難怪總是走在別人前頭。無論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她總是年齡比人小,成績比別人好,妥妥的學霸。

27歲成浙大教授,連發論文20多篇,她:6年來,常常思念到失眠

選擇學醫的理由

劉琬璐高考那年,是2008年。那一年,汶川發生大地震,劉琬璐所在的學校受到的影響不大,但是也停課三天。從新聞中看到汶川那麼多人受傷蒙難,看到那麼多房屋被毀,當時還是中學生的劉琬璐和她的同學,心都碎了。

她和她的同學們,大多選擇了建築和醫學專業。學建築的,立志要為災區建最好的房子,學醫學的,立志要為災區救死扶傷。這都是很樸素的感情,也是最動人的感情。劉琬璐選擇學醫,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媽媽患了一種罕見的病,無法治癒,只能保守治療。她決心學醫,攻克醫學上的疑難雜症。

27歲成浙大教授,連發論文20多篇,她:6年來,常常思念到失眠

美國深造毅然歸國

2013年,劉琬璐完成浙大學業,從基礎醫學院畢業,隨即去了美國,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博士,博士畢業後,留校進行了一年博士後研究。

讀博和博士後期間,她從以往的高分學霸,轉變為科研能手。她的科研開始開花結果,相繼在《科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自然細胞生物學》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連她自己都沒想到,一發而不可收,竟然發表了20多篇。這些論文,被引用量達到500餘次,這對於一個年輕的科研工作者來說,是很難做到的。

劉琬璐研究的領域屬於交叉領域,叫表觀遺傳學,這對於筆者來說,是很深奧的學問,對於一般讀者也是。所以,筆者也是說不清楚,反正據劉琬璐說,她的研究,能夠更安全有效地在臨床上將幹細胞用於器官的再生以及疾病的治療。劃一個重點,器官再生,這是多麼誘人的醫學前景啊。

27歲成浙大教授,連發論文20多篇,她:6年來,常常思念到失眠

27歲成為獨立pl

劉琬璐在美國展示了過人的科研才華,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向她伸出了橄欖枝。但是,被她一一拒絕,她決定回國,在國內進行研究,報效祖國。

由於她的科研實力及豐富的科研成果,回國後就成為浙江大學獨立pl,也就是獨立研究員。一般人需要多長時間可以成為教授級獨立研究員呢?博士後至少3--5年,劉琬璐博士後只一年,這是非常少見的。

現在,劉琬璐是浙江大學年齡最小的獨立研究員,她真是如魚得水。她擁有自己的獨立實驗室,可以獨立決定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有經費使用權和人事安排權,還帶了博士生,有博士生只比她小三歲。

劉琬璐對於科研是這樣的感情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科研,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她直接把科研放到了男朋友的高度。她說,從事科研6年來,對科研是常常思念到失眠。正是這樣的執著,她的科研才結出累累碩果。

雖說為科研而失眠,但是,她更多的是快樂,因為科研可以像戀人一樣,帶給她最大的快樂,她對學習和科研,始終充滿著濃厚的興趣,正是這興趣,不斷地引領著她前行。

27歲成浙大教授,連發論文20多篇,她:6年來,常常思念到失眠

劉琬璐給我們的啟示

其實,學習都是這樣,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想成為學霸,想考上心儀的學校,想取得成功,必須從小培養學習興趣。由此,我想到了諾獎得主楊振寧來。他曾經說過,他從小的學習興趣來自於一位老師新奇有趣的講課,來自於這位老師編著的三本書。

楊振寧教授說的這位老師就是劉薰宇先生,他編著的三本書叫《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和《數學的園地》。書中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和事例,講解了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數學問題,在有趣的故事中,就讓孩子掌握了數學知識。

我這裡也有一本趣味學數學的書,這本書來自日本,在日本暢銷300萬冊,很多日本學生從中受益。這本書,在日本幾乎就是中小學生的必備課外書,孩子們看了這本書,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家長如果有興趣,不妨為孩子買一本,也許,你的孩子會從此像劉琬璐一樣優秀,也就26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性價比如何,一試便知。

對於6年發表20多篇重磅論文,27歲就成為獨立研究員的美女劉琬璐,您怎麼看?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