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孫儷一次發微博說,等等和妹妹吵架了。

原因是妹妹看了一個音樂劇,裡面有個女演員,她認為比媽媽美。等等反駁說,不可能,不可能有這樣的人。兩人為此吵了起來。

第二天,等等就給媽媽寫了一封信。

“媽媽,我愛你!你是這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一張紙上,洋洋灑灑地些許字和紅色的桃心,足以看出等等的用心,更能感受到他對媽媽滿滿地愛意。

等等喜歡向媽媽表達愛,可不止這一次。

孫儷:“我連續工作了三天,今晚要加班,不能回來陪孩子們入睡。我回到家,等等寫了一封信,放在了我的床頭。”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等等給我寫的。”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很多時間,我們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太多的愛。後來才發現,其實,孩子也在用心深愛著你……

1

孩子那些“愛的表達”……

最近好朋友露露吐槽,女兒現在太粘人,不能讓媽媽離開視線,一旦離開,女兒的呼喊聲伴隨而來,甚至有時候只是剛轉身,就哭鬧不止。

每天都要經歷很多次這樣撕心裂肺的場面,讓露露煩惱不已。

孩子看似“煩人”的行為背後,何嘗不是對媽媽愛的呼喚。孩子的愛,不同於父母的愛,他們不擅長表達,或許只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以至於一個表情,只要父母看明白、用心體會,就能感受到他的愛意。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有這6種表現,表明他真的很愛你。

比如,在和別人說話時,他在一旁搗亂。

孩子看似是在“搗亂”,不過是希望通過搗亂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不想媽媽被別人搶走。

這種“搗亂”,其實是孩子在表達對媽媽的愛。

比如,像牛皮糖一樣粘人。

媽媽走到哪兒,孩子跟到哪兒,恨不得時刻掛在媽媽身上。

有時媽媽會有些煩,但因為孩子愛你才粘你,時刻想跟你在一起。

比如,使勁兒的衝父母發脾氣。

有時因為對父母的不滿,孩子會很生氣,會發洩出來。如果這時父母也生氣就大錯特錯,因為孩子只會對最信任的人才露出真實的情緒,之所以會很傷心,只不過是因為愛。

比如,愛和父母分享。

有時會分享一些小成就,比如,搭樂高時,搭得很好,孩子會立刻喊媽媽,“媽媽你看!”孩子的每一次小成就,都希望和父母分享,希望得到媽媽的肯定。

有時會是一些禮物,可能大部分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物品,但孩子會珍視它,並鄭重的把它送給父母。

在每一次的分享中,都包含著孩子濃濃的愛意。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比如,經常對他發脾氣,但他從不記仇。

因為孩子調皮搗蛋,父母經常忍不住對他發脾氣。

當時,可能孩子被嚇得不輕,有時還會哭很久。但哭過之後,就跟沒事人一樣,忘記了那件事,忘記了被訓,依然整天粘著父母。

比如,喜歡模仿幹家務,幫忙。

父母正在幹家務,孩子一會兒拿掃把,一會兒拿抹布,忙得不亦樂乎。雖然大多數時間是在幫倒忙,但這份心意是好的。

不可否認,像大人事無鉅細地照顧孩子一樣,孩子也無時無刻不在愛著父母。雖然他們的愛看起來有些笨拙,有些“煩人”,但這恰恰是孩子內心真實的寫照。

2

孩子,遠比想象的更愛你

作家馮塵說過一句話: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相互滋養。我原本以為自己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後才發現,成全的,原來是我自己。

其實,孩子遠比想象的更愛你。

西安男孩趙澤華,今年7歲,他的爸爸經營一家包子鋪。只要放假,趙澤華就會在每天早上六點到店裡,把爸爸分好的小麵糰擀成皮。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小澤華3秒就能擀出一張包子皮,一上午可以擀出500張包子皮。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只想讓爸爸媽媽輕鬆些。”懂事的小澤華說他一點都不累,能幫爸爸媽媽分擔他很開心。

作為父母,我們常認為為孩子付出太多,有時甚至遇到煩心事,會動不動跟孩子發火。可孩子的心裡,似乎有自動過濾功能,大多記住的卻是父母的好。

孩子,就像是把自己化作了一道微弱的亮光,點亮父母的生命。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今年9月,11歲男孩增肥救父的新聞,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路炎衡7年前不幸患上白血病,一直靠藥物維持,但從去年8月份以來,身體每況愈下,醫生建議儘快進行骨髓移植。經檢查,只有兒子路子寬配型成功。

但子寬體重只有60斤,要骨髓移植至少還要再漲3斤。於是從今年3月,子寬開始“增肥救父”。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一大盆紅燒肉,煎煮炒的雞蛋,一大杯牛奶,這是子寬一頓飯的量;

常常已經吃飽了,還要再使勁塞兩口;

一日三餐吃到胃脹,臨睡前還要再吃一碗泡麵;

每天都數不出來吃了幾頓,只要感覺能吃下就吃……

最終,子寬的體重達到了要求,骨髓捐獻成功。

看似弱小的孩子,內心卻藏著巨大無比的力量,雖然現實很艱難,但也能用小小的臂膀,為父母撐起一片天空。

誰說只有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真正的毫無保留,毫無條件。因為父母有太多的選擇,而孩子沒有。

想起那首《挑媽媽》: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

何其有幸,讓我們擁有一個把自己當全世界的孩子,他在用心深愛著,哪怕需要受苦,他們也笑著接受。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3

餘生,請做一個“愛孩子”的父母

蘇珊博士在《原生家庭》一書中說:孩子對父母的愛是超乎想象的,一個人如未經歷巨大改變,基本會無條件追隨父母的生活印記。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父母什麼樣,孩子是什麼樣。因為太愛父母,孩子才會不受任何約束的自願追隨。

就像每一位家長心裡都住著一個“內在的小孩”一樣,甘願成為父母的追隨者,這些不是因為其他,而是愛。

作為父母,當我們覺知到自己對父母這份“追隨”,也就懂得父母對孩子的意義。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讓他感覺到被愛。

當孩子發出愛的呼應時,儘快回應,不要讓孩子一次次地發出無回應的呼喊;

當孩子哭鬧時,不是隻想著快速制止,而是尋找他哭鬧的真正原因,當需求被滿足,哭也會停止;

當孩子渴望愛的時候,及時給愛,愛的回應會讓孩子的安全感倍增。

有人說,如果給太多愛,把孩子慣壞了怎麼辦。寵愛會把孩子寵壞,但有界限、有分寸的愛,再多也不會。

也不要辜負孩子的愛。

孩子可以與這個世界對抗的勇氣,不過來自父母的愛,如果不被父母愛,就彷彿失去了全世界。

《銀河補習班》裡的馬皓文作為一位父親,他很愛兒子,因一次意外事故入獄七年,錯過兒子七年的成長時光。

七年,對馬皓文來說是一場漫長的煎熬,對兒子馬飛來說何嘗不是。

但等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馬皓文給予兒子滿滿地愛,以至於不可救藥的“學渣”兒子,一越變成學霸。父子倆迎來了幸福的曙光。

父子/母子之愛是什麼?

是王源在《驕傲》中唱的:我不要沙灘小島馬車和城堡,我不要人山人海熱情的尖叫,我不要五光十色,燦爛輝煌的燈光在閃耀,我只想有一天你能為我驕傲……

或是孩子是父母的軟肋,也是鎧甲。

無論你現在正在擁有哪一種,餘生請做一個愛孩子的父母。

其實,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