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要使線質好,還是要達到形質好?古人說的你可能沒在意

當代書法評判中的一個重要標準是書法的線條質量,而對其形質問題卻不是那麼看重,也就是說,書法評判時,一般都看書寫者的用筆能力,並不那麼重視"形"的問題。這一說法是來源於各類書法展覽的評審結果,那些入展或獲獎的作品,很少有直接照搬古人作品而入局的,有些人就說,如果是王羲之再世,也不會被入展的。

學習書法要使線質好,還是要達到形質好?古人說的你可能沒在意

關於線質的問題

線質,本來是指美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當代書法將這一詞彙引入到書法藝術中,是用來指書法中的點畫質量,古人對點畫的描述大多都用一些比喻性的詞語,如"高空墜石"、"千里陣雲"、"老樹枯藤"等,來形容點畫中的藝術效果。

當代書法用線質的高低、好壞來察看書寫者的技法水平,這個考量標準直接針對作者對毛筆的駕馭能力,我們不難想象出,如果一個人對毛筆的使用是顫顫微微,或是筆力不足,或是筆法錯誤,都會導致書法本質的下降,這時就可以認定為技法水平不足,沒有書寫能力。

學習書法要使線質好,還是要達到形質好?古人說的你可能沒在意

關於形質問題

形,是指書法的形狀結構,說到底就是學習古人就得像古人,這裡的"像"就是指書法結構的"形似"。現代書法展覽上不要求必須是"形似",如果有"形似"的作品,是不能被入展的,至少入展的作品很少很少,因為主辦方更多地是要考察作品的"神采"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學古不泥古",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藝術風格。

學習書法要使線質好,還是要達到形質好?古人說的你可能沒在意

形質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指書法的結構形體,寫出來的字很相似,逼真,二是指它的書寫質量,如果形似,但點畫缺乏骨力、筆力,也被認為是形質差。

從上面的闡述中可以看出,書法中的線質和形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線質是書寫時線條(點畫)所表現出來的質量高低,形質是漢字書寫最後的相似程度,但二者也有聯繫的方面,這就是線質是形質的基礎,形質最終還是要考察線質的,因此可以說,線質和形質是相互聯繫,又不可分割的一對孿生體。沒有線質,就無從談到形質,再像的形體結構,如果線質不好,形質也不會好的。

線質的獲取方法

學習書法要使線質好,還是要達到形質好?古人說的你可能沒在意

書法線質是決定作品質量高低的重要元素,當代有很多書法家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提升書法線質水平上面,他們認為,線質除了能增強書寫筆力和創作水平,更重要的是通過線質更容易表現書法中的神采境界,是實現創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提升線質的主要方法是通過臨摹來增強筆力,筆力是運筆的能力,它和筆法不同,每一種書體都有自己的筆法,而運筆是各個書體中的共性部分,它決定著筆法、筆力,只有筆力提升了,線質才能得到加強。

學習書法要使線質好,還是要達到形質好?古人說的你可能沒在意

臨摹哪些作品能迅速提升筆力,從而增強線質?有人說通過畫圓圈、畫蚊香等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但這種方法很枯燥,作為學習書法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種好辦法,中國書法博大精深,篆書久遠古茂,尤其是小篆,它的線條粗細均勻,就好像畫圓圈一樣,它要求人們在書寫中利用臂力、腕力與人的呼吸相協調,從而實現線質的均衡性,在這種條件下,書法的運筆、筆力才會得到加強和提升。

書法形質的獲取方法

學習書法要使線質好,還是要達到形質好?古人說的你可能沒在意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簡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臨摹古人的經典作品,臨摹時可分為三個階段:實臨、對臨和意臨。實臨就是原原本本地按照古人的規範去書寫,達到肖似,可採用描紅、雙鉤、單鉤法。對臨就是照著字帖去寫,這是檢驗實臨階段、鞏固學習效果的最好方法。意臨就是合上字帖,看自己離開字帖後對所學字體的意識狀態。

但是,學習古人作品不能永遠停留在臨摹階段,而是要化古,師造化。正如明代書法家倪元璐所說:"夫學古如懷遠人,只可與之夢中神合,不可使其白晝現形。"最終形成自己個性風格的藝術作品。

學習書法要使線質好,還是要達到形質好?古人說的你可能沒在意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學習書法不僅要注重字形結構的相似程度,更為重要的還要是用線質的好壞來完成字形結構的形質,二者並不是表面意義上的只注重線質,而忽略形質,沒有好的線質,任何形質都無法來實現。相反,形質的提升只有從臨摹中產生,臨摹是基礎,是根本,也是"生變"、創新的重要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