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鄢陵縣:打破“前腐後繼”怪圈,重塑健康政治生態

“前幾年上班,沒一點動力,真是‘一張報紙一杯茶坐一天’。那時也常常感到困惑,剛入職時的一身幹勁哪兒去了?”

近日,最新一期《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刊文介紹了河南鄢陵在三任縣委書記“接力”腐敗的陰霾下重塑健康政治生態的過程,提起當時的狀況,鄢陵縣財政局一名科級幹部如此表示。

文章稱,感到困惑的不只是普通幹部,在老百姓眼裡,“當官的任人唯親,看錢辦事,誰還會為老百姓做實事?”在客商看來,鄢陵雖是塊寶地,但投資處處有陷阱,只能望而卻步。據省紀委一名同志介紹,2015年,已與鄢陵簽署合作意向的某大型企業因瞭解到縣委書記被查,政治生態“被破壞了”,原本準備投資的2.6億元也打了水漂。

澎湃新聞注意到,這三名縣委書記分別是謝連章、張海濤、袁寶根,從2001年到2015年,三人累計在鄢陵擔任縣委書記長達15年。

中國裁判文書網《謝連章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謝連章在擔任中共鄢陵縣委書記、漯河市副市長、中共漯河市委秘書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和向他人索取財物共計人民幣408萬元、購物卡40萬元、美金1萬元,併為他人在企業發展、房地產開發、職務調整等方面謀取利益。謝連章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並處沒收財產40萬元;非法所得人民幣448萬元,美元1萬元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另據《東方今報》報道,2016年12月,張海濤一審獲刑十年六個月,罰金150萬元,法院認定張海濤受賄人民幣935萬元、美元5萬元。

《袁寶根受賄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袁寶根利用其擔任禹州市委組織部部長、禹州市委副書記、禹州市常務副市長、鄢陵縣人民政府縣長、鄢陵縣委書記的職務便利,為他人在職務職級晉升、工作安排調動、提供工作幫助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財物共計865萬元人民幣、20萬美元、10萬港幣、1萬澳元、5000英鎊、黃金2000克(價值人民幣490170元)及10萬元購物卡。法院一審認定袁寶根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此後袁寶根提出上訴,但被駁回維持原判。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上文提到,痛定思痛,鄢陵縣下定決心扭轉局面,讓前車之覆真正成為後車之鑑。“連續三任縣委書記‘前腐後繼’,無異於在我縣的政治生態領域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破壞力無法想象……”鄢陵縣委主要領導在全縣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態化警示教育會上語氣沉重。

文章稱,兩年多來,鄢陵縣全力推進以案促改,召開警示教育會63場次,剖析典型案件31起,出臺《關於推進以案促改修復政治生態的實施意見》等制度。此外,還針對“幫圈文化”開展專項排查整治,現已簽訂承諾書10497份,對違反相關規定的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以案促改,改出縷縷清風。隨著幹部作風轉變,政商環境有了很大改善,鄢陵這棵“梧桐樹”引來了“金鳳凰”。2018年,北京中醫醫院等與鄢陵縣簽訂合作協議,引資總額235億元;2019年至今,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4個,引資總額110.7億元。

老百姓對生活也充滿了希望,不少花農個體戶搖身變成花木企業家。“現在辦苗木檢疫手續跑一次就行,工作人員有熱情、效率高。要在以前,他們愛答不理、拖拖拉拉的……我的花木生意越做越大,去年還成立了公司。”柏梁鎮姚家社區某公司負責人笑容滿面地說。

文章稱,時下的鄢陵,已是撥雲見日,敢於擔當、乾淨幹事、嚴守底線、依規辦事的良好風氣逐漸形成,為引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蓄積了強大政治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