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來夫婦:茶基地裡的為民致富經

在洑口鄉紫山村,有一對夫妻以茶園基地為載體,通過專業合作社運營模式,帶動周圍村民創收,助推鄉村振興。他們就是李國來和鄭麗芳夫婦。

雖然已是深秋時節,但在洑口鄉紫山村的天茗茶葉基地裡仍然是一片綠意盎然,已過了採茶季節,茶園裡靜悄悄的,茶園主人李國來與妻子鄭麗芳正忙著給茶樹除草、施肥。

2009年,李國來退伍後回到家鄉創業,他利用當地高海拔,山高林密、雨水充沛、常年雲霧繚繞,無汙染的特點,打造出了千畝高山有機紅茶示範基地。因為茶葉質量優,銷路不愁等原因,李國來毅然成立了“福建省永泰縣紫山天茗茶葉專業合作社”,帶動鄉親同植共富。

紫山天茗茶葉基地負責人李國來:“我們本身有大股東,然後吸收了當地的一些村民入股,目前也發展到20多個 然後再慢慢地壯大,現在也帶動了一些膽子大的,也跟我們種,也發展起來,最多的也發展到了個人種了26畝,現在光光賣春茶的茶青就將近2萬多。”

經過十年的努力,如今茶山逐漸進入盛產期,其種植效應所帶來的社會效益也愈發明顯。一方面,合作社通過補貼、包銷等舉措對有意願從事茶葉種植的周圍居民進行免費提供苗木、提供技術管理等保障服務;另一方面,合作社還給當地周圍村民提供了每年兩百餘人的創收機會,並及時結清酬勞一年近50萬元。

紫山天茗茶葉基地負責人鄭麗芳:“就是每年我們採春茶的時候,是我們紫山茶園最熱鬧的時候,周圍鄉鎮的婦女都會來我們這邊採茶,採茶結算按斤的,一斤我們採工就80塊,有的手腳來的,可以採200來塊,有的慢的100多,年齡只要不是特別大,我們都儘量讓她採,增加他們的收入嘛。“”

李國來夫婦還向記者介紹了基地依山種茶,以山養羊,以羊糞供茶樹的生態可持續發展模式。

紫山天茗茶葉基地負責人李國來:“那麼發展羊有好多好處,一個呢羊也可以幫忙除草,就地吃,就地拉,就是說生態的良性發展,然後羊肉也可以賣,好處很多,我們這一千畝大概可以發展到六百多頭,那麼肥料這一塊就可以解決很多。”

接下來,李國來夫婦還想挖掘鄉村資源,發揮基地的優勢,吸引遊客到紫山、到茶葉基地來體驗高山生活,進一步以茶產業為主導,實現自然農場、鄉村旅遊的有機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