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養老是啥樣?揚州“醫養聯合體”讓“老有所依”

交匯點訊 11月8日,“2019揚州基層能力提升暨醫養融合高峰論壇”在揚州市廣陵區召開,本次論壇以“創新、提升、融合”為主題,中外專家聚焦醫療健康政策、技術和應用,就推動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提升,著力推進醫養結合事業發展等方面,共同探討、深入交流,形成共鳴。該活動由廣陵區衛健委、揚州市醫學會、廣陵區人才辦、揚州報業傳媒集團、揚州國際人才交流協會等聯合舉辦。中國農村衛生協會會長朱寶鐸;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全國最美醫生、南丁格爾獎獲得者趙慶華;江蘇省基層衛生協會會長夏迎秋;德國高級專家組織成員Titius 博士等出席開幕式,並作主題演講。

未來養老是啥樣?揚州“醫養聯合體”讓“老有所依”

感動:兩位最美醫生傳遞大美

今年3月,揚州市廣陵區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付寶鼎榮獲最美醫生稱號,登上了央視舞臺。與他一起登上這個舞臺的,還有“南丁格爾獎”獲得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主任趙慶華,她愛人如己,光照他人,被稱為“守護天使”。

在付寶鼎的帶領下,趙慶華為廣陵區今年新入職的護士授帽,一頂頂聖潔的燕尾帽傳遞著南丁格爾精神,傳遞著人間大愛。

未來養老是啥樣?揚州“醫養聯合體”讓“老有所依”

“今天在揚州為幾位年輕的護士授帽,聖潔的燕尾帽承載著敬畏生命、護佑健康這個特殊的使命。每一位職業都是必然的需求,但是健康是所有職業的保障。”趙慶華動情地說,“這是一份有溫度的職業、一份溫度的事業,讓我們攜手共同堅守這份有意義的職業,不忘初心,護佑健康,敬畏我們的責任,敬畏我們的規章,為所有的職業保駕護航。”

牽手:打造共建共享醫養聯合體

本次論壇除了聚焦基層能力提升外,還有一個話題便是醫養融合。目前,揚州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18.22萬,佔總人口的25.76%,破解老齡化加劇難題,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已經成為市委、市政府、全市人民關心的重點民生工作。本次論壇的舉辦,高度契合了當前衛生健康工作實際,精準回應了群眾需求和關切。

未來養老是啥樣?揚州“醫養聯合體”讓“老有所依”

趙慶華不僅是護理專業的精英,而且是醫養結合方面的成功探索者。昨天,隨著簽約儀式的舉行,她和團隊“牽手”廣陵衛健委,設立“居家-社區—機構”醫養結合實踐聯合推廣基地,推動醫養有機結合,探索多元化健康服務新模式,滿足群眾需求。

“我們一直致力於探索醫養結合的模式,也是全國最早提出醫養結合的理念。”趙慶華介紹,我們把老人分成三類,即能自理的老人、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需要急診急救的老人,通過不同的服務模式,讓他們都能夠安享天年。目前已形成了“醫、護、養、康、教”的五位一體的模式,現在把我們已經探索出的模式向全國推廣,揚州廣陵是我們在外省所選的第一家。“我們將在體系建設、人才培養、老人專業照護、護理技術和照顧技能的結合、質量和安全的融合等方面進行合作。”

“單純養老只要請個阿姨就可以,但老人並不僅擔心吃喝拉撒的問題題,最主要的擔心是健康保障,沒病時怎麼防病,有病怎麼得到及時治療,患大病時有一個很好的通道。”趙慶華說,面對老齡化,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那就需要打造共建共享醫養聯合體,把醫療資源嵌入到機構、家庭、社區去養老。

“每個人都有變老的那一天。”趙慶華希望,能有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其中,讓老年人病得輕,老得慢,活得好。

近年來,揚州市在提升基層能力、推進醫養融合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廣陵區衛健人探索出基本醫療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雙輪”相結合、相融合、相促進的發展新路徑,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健康。與會專家紛紛點讚揚州、廣陵的好做法、好經驗。

中國農村衛生協會會長朱寶鐸說:“在論壇中,我們一起觀看了專題片《雙輪驅動 保障人民健康》,很有感觸。揚州市廣陵區在基層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

江蘇省基層衛生協會會長夏迎秋表示,揚州市很多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其中農村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的建設得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省衛生健康委的首肯。廣陵也有很多工作有特點和亮點,最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創新工作獲得了全省一等獎。

揚州市衛生健康委主任趙國祥表示,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圍繞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努力打造揚州基層衛生和醫養融合工作新的亮點,為打造“健康中國的揚州樣本”作出更大的貢獻。廣陵區政府副區長萬瀟瀟表示,我們將在基層醫改、醫養融合等方面探索出更多的可複製、可推廣的“廣陵經驗”,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通訊員 丁雲 張慶萍 束露清

交匯點記者 張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