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供給優化“場景化”需求凸顯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盤和林)網商銀行11月5日發佈的《天貓“雙11”小微企業貸款報告》顯示,商戶備貨貸款需求旺盛。僅在“雙11”備戰期間,商家戶均借款7次,15萬商家戶均借款超過100次。針對“雙11”期間商戶和消費者的消費貸款、購物分期、支付補貼等金融需求,有電商股東背景的螞蟻金服、京東金融、蘇寧金融等紛紛加速入場。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雙11”貸款金額增速最快的地區並非北上廣深,貸款發放增速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雲南、廣西、貴州、內蒙古和江西。下沉市場的爆發,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能力被進一步喚醒,揭示了我國消費升級的可持續性。

場景類消費金融崛起,這在今年“雙11”預售期間表現得尤為明顯。以淘寶原創品牌菠蘿君為例,今年“雙11”前10天其訂單比去年同期暴漲了5倍,1000元以上的高檔“筋膜槍”銷量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來自下沉市場的訂單數量提高了41%。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在新增的41%訂單中,有九成使用了分期支付,並且分期支付中的新客佔比超過八成,同比去年增加了50%。

由此可見,分期免息消費信貸產品將很多三線以下及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潛力釋放了出來。同時,今年天貓“雙11”期間,網商銀行為300多萬中小商家提供了3000億元貸款資金支持,助力商家備貨;而天貓商家又為線上眾多“雙11”商品開通花唄分期免費,助力商家賣貨,使得消費金融的覆蓋面更廣。

而除了天貓平臺以外,11月1日至12日期間,蘇寧金融也通過免息、提額、免單、有錢、購物險保障等五大方式讓利消費者。京東金融則從10月18日至11月15日,圍繞線上購物、線下商超餐飲等,與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19家銀行合作,開展購物激勵、社交紅包等活動。

場景類消費金融崛起,一方面說明了消費信貸的需求旺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2019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六成的成年人無法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消費信貸服務,這也就意味著,消費信貸的可獲得率實際上還很低。另一方面,根據花唄數據顯示,在非“雙11”期間商家開通花唄以後,交易額平均提升38%,交易用戶增加32%,在“雙11”期間這一數據還會增加。近日螞蟻金服發出《消費金融機構社會責任倡議》,在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同時也提示了消費金融風險。可以說,擁有自身真實的消費場景入口,消費金融服務可以嵌入到零售服務中。同時,經過多年的交易數據的積累,利用大數據風控可以更加便捷地對客戶信用做出較為真實的評估,降低相關違約風險。

簡言之,場景類消費金融的發展有效地覆蓋了以往一直被傳統信貸忽略的長尾客戶群體,不僅可以推動消費下沉,促進消費升級,而且也能進一步增強消費對提升經濟的基礎性作用。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