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大口徑火炮為何會出現152和155毫米兩種口徑?

我軍大口徑火炮為何會出現152和155毫米兩種口徑?

圖片上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在我軍服役了40多年仍然是老當益壯!估計還有幾百門在我軍各大集團軍服役。

66式加榴炮是蘇聯D20型152毫米榴彈的我國仿製品,採用的是60式122毫米加農炮的炮架,將152毫米炮管安裝在了上面,戰鬥全重只有5.7噸是重量很輕的大口徑火炮,而西方同時期的155毫米榴彈炮重量都在9噸左右...重量輕就可以適應山地、高原、沙漠鬆土...地帶的行軍,野戰通過能力就會很好,另外66式152毫米加榴炮有60%左右的零部件可以與59/59–1型加農炮互換,這樣就會大大的減輕了後勤維護保障的壓力。

我軍大口徑火炮為何會出現152和155毫米兩種口徑?

66式152毫米加榴炮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由於殺傷威力太大,對越軍的野戰工事是打擊是毀滅性的,所以當它轟鳴的時候越軍陣地都是靜悄悄的不敢還擊...充分的說服和教育了越南人。

時間進入到1980年代,隨著我國國門的打開,我國軍事科技人員接觸到了與蘇聯火炮體系截然不同的西方火炮體系,在交流中發現西方的155毫米口徑火炮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當時北約將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身管長度統一為39倍口徑已經很長時間,身管加長之後使得155毫米普通炮彈的射程達到了24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彈到達了30公里(這表明發射藥室容積也增大了許多),這樣的射程遠超66式加榴炮的17公里!這就表明如果我軍在與西方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進行炮戰的時候會吃虧很大的!

而且1970年代末,西方的155口徑榴彈炮的炮管長度已經開始往45倍方向發展了,45倍口徑的155毫米榴彈炮,在發射全膛普通彈的時候射程為30公里(發射藥室增加到了23升)、發射全膛底部排氣彈的射程到達了39公里,在近40公里外的地方就能達到目標這在以前是非常駭人的!

我軍大口徑火炮為何會出現152和155毫米兩種口徑?

在與西方的交流中我國軍工科技工程師認為,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發展潛力很大,並且是將來大口徑火炮的發展方向,所以通過引進、消化、創新後自行研製了155毫米口徑的牽引式榴彈炮,圖片上就是參加了1999年國慶閱兵式的PLL–01型155毫米45倍口徑牽引式加榴炮,它的研製成功標準著我國大口徑火炮的研製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但是,PLL–01型155毫米牽引加榴炮並沒有大量的裝備到我軍,因為66式加榴炮在我軍的保有量近千門,它們的狀態都很好,況且還有大量的炮彈和零部件庫存,牽引式155毫米榴彈炮除射程遠一些外,炮彈的威力上並沒有增加多少,在66加榴炮式保有數量很多的情況下,暫時不宜再大量投資到牽引式155毫米榴彈炮方面,所以PLL–01型榴彈炮在我軍只有幾個營的裝備數量。

我軍大口徑火炮為何會出現152和155毫米兩種口徑?

牽引式155毫米榴彈炮雖然不再裝備到部隊了,但是05/05A型履帶式自行榴彈炮卻大量的裝備到了我軍的機械化部隊,因為它遠比83式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性能先進,完全是以數字化炮兵發展為目的研製的,並且自行火炮在機動能力方面更不是牽引式榴彈炮可以相比的。

我軍大口徑火炮為何會出現152和155毫米兩種口徑?

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陸軍遠程炮兵建設的需要今後炮兵大口徑火炮將以155毫米口徑為基準,目前已經服役了履帶式155毫米口徑榴彈炮和輪式155毫米卡車炮,並且身管都是52倍的,發射火箭助推炮彈最遠可達50公里,發射更先進的制導炮彈射程為70公里!軍屬炮兵打擊能力大為提高,達到了21世紀智能化、數字化炮兵的建設要求。

我軍大口徑火炮為何會出現152和155毫米兩種口徑?

隨著66式加榴炮的擁有量在減少,我軍已經研製出替代它的AH4型超輕型155毫米榴彈炮,AH4型榴彈炮採用大量的高科技和新材料,重量要比66式加榴炮輕了2.5噸!不但可以牽引,更適合由直升機吊運,在高山、峽谷、沼澤...這類不適合車輛機動的地域作戰,由直升機吊運到發射陣地,發射幾發炮彈後再由直升機吊運到其他陣地,複雜地域的機動能力大大高於66式加榴炮。

我軍大口徑火炮為何會出現152和155毫米兩種口徑?

米–17吊運AH4超輕型榴彈炮,直–20和直–18都能吊運,將來的炮兵會插上翅膀可以在100公里的範圍內來回機動,火力打擊範圍和持續性將大大提高。

總之,目前我軍的大口徑火炮正在穩步的向155毫米口徑推進,152毫米口徑也許會在10年後消失,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