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子嶺上古寨多——上寨、下寨歷史探析

韓拜生 關子嶺上古寨多——上寨、下寨歷史探析

上寨村位於天水市秦州區耤口鎮西部,距耤口鎮二十多里,地處耤河與金家河的分水嶺傲白山北支居鳳山山麓。是原鐵爐鄉以寨命名的五個村寨中其中之一,下寨與上寨相距不到五里,兩寨以躍(yao)仙梁為隘口分居東西,東稱下寨,西稱上寨,下寨也稱安集寨,兩寨在《秦城區區志》均有記載。村民代代相傳,上寨、下寨是三國時期姜維所安的上營寨和下營寨,歷時已經一千八百多年,至於傳說是否屬實,誰也拿不出具體物證,不過此處為古秦州西部關隘確也不假。

一、地理位置

《甘肅省志》曰:堡寨是古代的一種重要防禦設施,多建於具有戰略地位的形勝控扼之地,各據險要。甘肅古時多以鄉村為單位修築堡寨,並在敵人攻擊時,組織鄉兵、民團共同守禦,甘肅廣大農村修築堡寨,始於漢代,西漢時,從中原移民河西、隴西、隴東等地,稱之為“實邊”,這些遷徙來的人民,要一面開荒耕田,一面守禦邊防。

省志對寨的功用、由來及建寨時間介紹頗為詳細,寨作為古代的軍事防禦系統,多建於戰略要位,並且自西漢以來隴右首開建寨先河,言下之意,上寨、下寨也與古代防禦系統有關。

《鞏昌府志》記載:“關子嶺在州西七十五里與半坡山接,有左右兩山相聯若關,又西十五里有槐樹嶺,與伏羌縣接界,四竹嶺在州西南,晉元興三年西秦乞伏乾歸與仇池楊盛戰於竹嶺……。”

《甘肅省志》記載:“秦州境內山脈縱橫,河流交錯,東有牛頭山、東柯山……,其西有關子嶺(西七十里)、西北方有鳳凰山(西北五十里)……,皆為秦州的天然屏障。省志又曰,北宋時期,為了招引蕃部貿易,秦州在所建的諸多鎮、堡、寨,如隴城縣、鐵冶鎮(鐵爐坡)、伏羌城、甘谷城、三陽寨……於熙寧八年設置置場,進行茶馬貿易,自此,將過去的用絹帛、金銀、錢幣相兼的商品交換形式,變成了具有官營壟斷特點的以茶易馬物物交換的特殊的經濟貿易形式,推動了北宋經濟的發展,防止了金銀的外流。

上寨石門

關子嶺上古寨多——上寨、下寨歷史探析
關子嶺上古寨多——上寨、下寨歷史探析

省志所述鐵冶鎮即天水市秦州區藉口鎮鐵爐坡,是五代時期天水縣下轄軍鎮鐵務鎮、宋代鐵冶鎮所在地,從省志記載及《甘谷縣志》記載可知,北宋初年,鐵冶鎮已為秦州西部重要的茶馬交易置場,與甘谷城、伏羌城有著同等的經濟、軍事地位。志書所言半坡山,現名大屲山,距鐵冶鎮不到五里,山北為半坡村,山南為金家河河谷,稍西為上磨村,東不到五里即為鐵爐坡,沿半坡山北去五里許,便是志書所稱的“秦州西部的天然屏障”――關子嶺。

按照《鞏昌府志》等志書所載:“關子嶺在州西七十五里與半坡山接,有左右兩山相聯若關”可知,關子嶺即為現今居鳳山、回龍山一帶山樑,上寨、下寨正好處於關子嶺躍仙梁東西兩側,實為捍衛關子嶺的東西門戶,遠遠望去,“躍仙梁”如天然棧橋橫跨半坡山、關子嶺之間,站在“橋”上,如處畫境,南北二山如眉攢聚,東西峽谷似戶洞開,白雲悠悠,涼風習習,山光物態盡收眼底,四下展望,躍仙梁如處雲端,如畫似錦。此處設塞,南北交通立馬斷絕,確有天然屏障之實。

其實,對上寨地理位置略做分析不難看出,上寨地處放牛峪、赤溝、鐵爐坡、北具灣、金家河上游五條古道的交叉點上,南與鐵爐寨互為表裡,東南與下寨遙相呼應,西南與宋家山相互依託,東北與顏家寨子、寨子溝門結為連理。在此處建寨即可東拒東侵之敵,也可北抵北犯之寇,五寨連環,扼守險隘。由此可知,在步履維艱、交通不便的古代,關子嶺實為南達西禮,北去冀縣的咽喉,是最為古老的祁山支道之一。按地域位置推測,無論東漢隗囂西逃西縣,還是三國孔明北上冀縣,此地是唯一一條南來北往的山間捷徑,因為蜀軍逾越竹嶺(秦嶺)北取冀縣,沒有必要東去何家城(五十鋪),再穿越關子川,繞遠六十多里翻越槐樹嶺,並且在三國時期,鐵爐、關子本屬冀縣轄區,從飛來山下董家崖東邊出土的姜維印可證,三國時期金家河河谷是魏蜀交兵的主陣地,而五十鋪――六十鋪――關子鎮這條古道鮮有人行,按如今天定公路路線分析,古代要在南山腳下修一條西去關子的公路實為天方夜譚,再之,由於古代耤河水量極為充沛,人們西去關子大多行走於亂石河床之間,幾乎無路可行,所以從漢代西縣、冀縣、上邽縣三縣分佈局域來看,關子嶺是西縣、上邽縣北去冀縣的絕佳路徑,由此可知,鐵爐坡、關子嶺遠至漢代就已是秦州西部的險塞關口。

二、建寨時間

上寨村村民自古有尚武的習俗,每到農閒時間,常常在庭院、打麥場演習武藝,切磋交流,幾乎全村老少、甚至婦女都習得一招半式,鄉境村民戲謔“上寨的雞兒都倒步哩”,其實,尚武習俗也給上寨是軍戶後裔間接提供了證據。村民口口相傳,他們祖先是明代時期由洮州搬遷而來的,據嚴鵬舉先生《雷劈不死的大槐樹》一文記載,當年上寨四家祖先從洮州搬來的時候,先祖們帶了具有標誌性意味的一塊板石,長約2尺,寬1尺,上面刻有“洮州衛”字樣,如今靜靜的躺在新院人的圍牆體裡面。嚴鵬舉家裡曾存有一個紅布包,裡面是先人們日常生活、搬家裝載物件的流水賬,上面印有洮州衛的字樣票據、房地產協約等等。另外,《重撰秦州直隸新志》食貨部記載:“由鞏昌衛屬秦州者,曰田百戶、大有百戶,各領旗十,舊為一百戶,後分為三,由洮州衛移駐者曰洮百戶,領旗二,曰郭安任旗、王嚴尹旗。”考查上寨村姓氏,主姓是王、嚴、尹、趙,下寨村為郭、安、任姓,兩村主姓各佔全村姓氏的百分之九十六七,史書記載郭安任旗、王嚴尹旗與上寨、下寨姓氏不謀而合。下寨村嚴長海老人講述,清末時期,下寨、上寨確實被稱為郭安任旗和王嚴尹旗,他家至今還保存先輩繳稅納糧的票據,票據顯示納稅方正是王嚴尹旗嚴××,說明方誌所載的王嚴尹旗、郭安任旗實為清末直屬軍戶不假。另外,上寨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騷王家、臭尹家,撐人嚴家的香趙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王、嚴、尹三家之所以被罰戍邊(邊關即指上寨),是因為偷吃了人家的蔬菜。王家人偷吃過大蒜,口裡發出蒜臭味,尹家人吃了蘿蔔,打嗝發出臭蘿蔔味,而嚴家人偷吃了芫根(一種蔬菜),差點撐破了肚皮,他們日夜戍守洮州,忍飢受凍不說,還因為雞毛蒜皮之事移防守邊,實是委屈,所以他們以口頭禪的形式,將移駐秦州上寨的原因傳述後人,也表達了他們對故土――洮州的依戀。在上寨四大家族裡,趙家人來的最遲,沒有受過罪,所以是他們眼中的香餑餑,因此稱為香趙家。這段詼諧幽默的傳說,既交代了戍邊原因,也交代的王嚴尹趙四大家的歷史背景。不過,從“洮州衛”及胡來縉、胡忻的傳說辨析,他們移防秦州的歷史最遲遲不過明嘉靖年間,但兩村建寨歷史應早於明朝。嚴長海老人回憶,上寨泰山廟內神龕中有祁xx、李xx、蔣xx、那xx、仇xx所贈匾額,說明在王嚴尹趙姓氏之前,上寨曾有“祁、李、蔣、那、仇”五姓人居住,那姓是全國現存姓氏中極為罕見的姓氏 ,那有兩個發音,讀那(Nā)和那(Nuó),那(Nā)姓,出自於音移的多音節滿族姓氏納拉氏(那拉氏),而那(Nuó)姓,源於春秋時期,以地名為姓。不過,在《重撰秦州直隸新志》裡邊卻有“陳安那旗”的記載,說明“那”姓在秦州確實存在過,而安姓人至今還是下寨的大姓,這說明“陳安那旗”有可能屯守過上寨,後來移防何處,已不得而知。在上寨除過這五姓之外,還有“王、安、楊、郭、朱、劉、趙”,至今還有:安家場、楊家灣、李家場、祁家坡地、郭家地背後、朱家地溝、劉家地溝、劉家莊河、趙家灣河、蔣家墳地、王家場等地名存在,說明在尹、王、嚴、趙四姓移防上寨之前,就有以上十一姓在這兒定居生活,假如“祁、李、蔣、那、仇”是上寨最早的居民的話,他們生活於何朝何代,因何原因離開了此地,實已為歷史之謎。不過,據《甘肅省志》記載,隴右屯田始於元帝永光二年(前42年),隴西彡(音衫shan)姐羌反漢,漢王朝派左將軍馮奉世率軍6萬餘人前來鎮壓。戰後,漢軍奉命在隴西“留屯田,備要害處。 漢陽屯田 (漢陽即漢陽郡,郡制天水市甘谷縣)始於靈帝中平三年(186年)。中平二年,中原地區爆發黃巾起義,河隴地區人民起而響應,烽火遍及三隴。次年,鎮壓黃巾“有功”的將領傅燮出任漢陽郡太守,他到任後,“廣開屯田列置四十餘營,大修壕溝”。根據祖輩傳說,上寨、下寨為三國時期姜維所設的上營寨、下營寨,上寨南接鐵爐,北接關子,並且關子鎮、鐵爐坡在漢晉時期屬於冀縣,符合漢陽屯田“留屯田,備要害處”的要求,這充分說明,傅燮出任漢陽郡太守時所置營寨也有可能包括上寨、下寨、鐵爐寨等耤河上游諸寨,至今,上寨還有朱家地溝、劉家地溝等地名存在,地溝不就是傅燮所修壕溝嗎?三國鼎立之後,今甘肅隴東、隴西及河西地區歸曹魏所有,隴右渭水以南地區為蜀漢佔據,蜀漢佔據約有18年之久,後歸曹魏。曹操攝政期間,重視軍隊屯田,曾於建安初頒佈《置屯田令》。他繼承和發展了漢代以來的屯田 戍守政策,在全國廣泛屯田。“以濟軍糧”。 一系列歷史現象說明上寨為漢代營寨非虛,但苦於無實物佐證。

躍仙梁張兒家溝壑

關子嶺上古寨多——上寨、下寨歷史探析
關子嶺上古寨多——上寨、下寨歷史探析

不過,依據出土文物及歷史史料推斷,上寨歷史只能定位於北宋初年。五六十年代大搞農田基建的時候,曾於上寨旋帽咀挖出兩口古代軍用鐵鍋,出土時,軍鍋完好無缺,且兩鍋相扣,內藏十幾個豆綠色瓷碗,瓷碗剛一出土被村民搶劫一空,期間有人曾買給天水市文物販子一隻,被確認是北宋宮廷御瓷製品,曾獲得人民幣280元,就現在行情評估,價值六七萬元不至,至於販子最終獲利多少,已不得而知。另外,在2000年前後,下寨村民修梯田時,曾在莊頂頭髮現一古墓群,墓中雖無陪葬文物,但墓葬規格很特別,一墓穴中竟擁有多具屍體,並且從牙齒磨損狀態及遺骸判斷,死者均為青壯年男性,墓中也偶見銷蝕箭簇,據此推究,墓中所葬應為戍邊殉職的古代將士,某一時段,此地可能發生過戰事。另外,離墓葬不到十米處,還出土了古代頭盔,經查閱資料得知,此物為兜鍪,戰國之前稱之為胄,戰國後隨著技術革新,也給頭盔賦予了新的名稱“兜鍪,有虎頭兜鍪、鳳翅兜鍪,狻猊兜鍪等等,大多數兜鍪除了能保護頭部的防護外更能護全頭、頸、喉、而且兼護部分面部及肩部。唐朝後,汲取了國外先進技術融入漢文化,逐漸發展出在兜鍪的盔飾上綴以鳥翅的鳳棲兜鍪。遼、西夏、金時期擁有豐富的鐵礦和更好的冶鐵技術,鍛煉出質量較高的鐵兜鍪。開始流行在完整的鐵笠帽的帽簷邊綴鐵簾的笠狀重簷兜鍪。根據嚴大夫講述推斷,此兜鍪有盔頂,且由多片鐵片合綴而成,應屬於宋代鐵製鳳棲重簷兜鍪。以此推斷,此地應為宋代士兵的軍葬墓地,與宋家山御瓷碗、放牛峪宋代墓葬,都處於同一時期。1995年版《天水縣誌》記載:1976年曾於上寨村出土元代瓷碟、瓷碗、高足碗等物。 天水市博物館也多次展出出土於耤口鎮新窯村東漢陶製四合院,說明最遲在宋元明清四時期,上寨、下寨已成為秦州西部的邊防重地,東漢時期上寨周邊已經有人居住,東漢末年,上寨屬漢陽營防之地也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