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市動態」高庫存壓制市場需求 動力煤一直下行

十月開始,國內動力煤市場一直呈現下行態勢,截至目前仍未見有止跌企穩的跡象,與往年行情相比,今年行情反差明顯,產地煤價持續下行,以陝西銀河煤礦為例,去年同期末煤執行465元/噸,而截至目前降至400元/噸,跌幅高達65元/噸;港口方面,近日港口煤價跌幅進一步擴大,從陰跌1-2元/噸擴大陰跌3-5元/噸,下跌幅度遠超預期。以秦皇島港Q5500動力煤為例,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90元/噸。

高庫存壓制市場需求:

中下游庫存持續偏高,導致市場採購需求不足,壓制煤價上行。從港口方面來看,港口市場受終端需求較弱影響,港口庫存持續高位運行,近期環渤海港口受大風影響,時段性封航,港口作業受限,截至6日,環渤海港口四港區總庫存達2526.2萬噸。電廠方面,庫存持續偏高,且目前沿海電廠補庫主要依靠長協拉運和進口煤補充,對市場煤採購需求較少。截止目前,全國重點電廠合計存煤升至9400萬噸,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668.8萬噸,存煤可用天數高達29天,電廠存煤基本覆蓋了11月上中旬。

進口煤政策限制寬鬆:

進口煤一直是平衡國內煤炭市場供需的重要槓桿,對於維持國內煤市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進口煤一直以其優質的質量和價格優勢,成為沿海省份以及西部煤炭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我國進口煤數量自7月份以來已經連續三個月超過3000萬噸,前三季度國內進口煤數量高達2.51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9.5%,佔去年進口煤總量的89.3%。進口煤數量持續增多,進一步積壓國內煤炭市場。近期市場上頻頻傳出限制進口煤的消息,但截至目前,限制煤炭進口的力度和措施並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遠低於市場預期,對貿易商信心造成巨大打擊,恐慌情緒蔓延,貿易商降價出貨意願較強,導致現貨價格急跌。

最新市場:

產地方面:產地市場延續跌勢,多數煤礦以銷定產,出貨壓力持續。陝西榆林地區持續受環保政策影響,煤礦停止向部分煤場供貨,再加上下游電廠、焦化廠需求較弱,煤礦出貨困難,近期部分煤礦降價後銷售有所好轉,但總體銷售仍存壓力,以去庫為主;內蒙地區延續下行趨勢,受港口報價持續走低影響,貿易商發運情緒較差,同樣以主動去庫為主,近期部分煤礦降價後沫煤銷售有所好轉;山西晉北地區部分煤價小幅下降,下游貿易商及內陸電廠需求不強,導致整體出貨疲軟,基於環保因素,不能滯留大量庫存,為加快出貨,煤價下調10-20元。

港口方面:近期,港口市場煤種需求分化,低卡低硫煤詢貨略增,中高卡煤幾乎無人問津。港口煤價持續下探,下游多秉持買漲不買跌的心態,觀望增多,現5500大卡動力煤主流報價在547-552元/噸,5000大卡動力煤主流報價在477-482元/噸。截至7日,港口市場有止跌企穩跡象,部分煤種跌幅縮小 。

進口市場:近期澳煤通關受限,預計後期有收緊趨勢,疊加內外貿煤價差縮小,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市場貿易商拿貨意願不強,需求減少,成交冷清,進口煤價格處於陰跌態勢。現澳煤(CV5500)報價FOB52美金,印尼(CV3800)大船報價FOB35美金左右。

近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冬季,我國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如果暖冬預測成真,那年內火電及供暖耗煤表現或不及預期。

最新消息:榆林市嚴格落實《榆林市貫徹落實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和“榆林市鐵腕治汙二十二項攻堅行動要求”,將環保型儲煤場整頓建設作為今年重點工作任務,列入市政府年度督查重點和年終目標責任考核範圍,要求全市涉及環保型儲煤場建設的企業於2019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這也意味著,榆林之前部分停產的儲煤場有望在11月底之後恢復正常生產。榆林全市開工建設的607家涉原煤儲存企業中,8月份已有221家完成主體建設,剩餘的386家中部分煤場預計11月底完成主體建設。12月份榆林地區607家儲煤場陸續正常運行。

後市預測:短期來看,供強虛弱格局難以改變,煤價仍存下行壓力。到11月下旬後,北方供暖季正式開啟,帶動用煤需求增加,疊加用電負荷增加帶動電廠日耗煤數量回升,對煤價有所支撐。目前隨著國內煤價逐漸下跌,內外價差逐漸縮小,後期進口煤政策或將收緊,貿易商對於進口煤採購減少,支撐國內煤價止跌企穩。

(轉自:中國化工製造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