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坡之戰為什麼換上李雲龍?拿不下山崎,三八六旅就危險了

李家坡之戰為什麼換上李雲龍?拿不下山崎,三八六旅就危險了

日軍一個旅團一般在七八千人左右,如果為了救援一個僅僅500人的大隊,而抽調三個旅團前往,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前面這個五百人的大隊是一個誘餌,就是放出來讓魚兒來咬的,一旦發現魚兒上鉤,就會開始收杆,而這三個旅團就是收杆的動作。

這其實也是正規軍在對付運動戰和游擊戰的時候經常採用的方式,也就是放出一個小股部隊或者一個據點,作為誘餌,來引誘對手上鉤,等到對手上鉤之後,再增派大部隊進行救援,實際上是從多個方向分進合擊,加以包圍,最後聚而殲之。

而日軍在華北遇到的八路軍就是這種情況。八路軍是在敵後作戰,所以以游擊戰和運動戰為主,不會以大兵團決戰的姿態與日軍進行正面決戰。而從日軍的角度看,只要能夠捕捉到八路軍主力兵團,進行合圍,那就已經勝利了一半,因為日軍有武器裝備上的絕對優勢,只要包圍了,八路軍就很難突圍出去了。即便是拼死突出去了,也會傷亡慘重。

李家坡之戰為什麼換上李雲龍?拿不下山崎,三八六旅就危險了

這種辦法不僅日軍用,國軍在解放戰爭前期其實也在用,只是很不成功而已。比如孟良崮之戰時,張靈甫就曾有過類似的想法,退上孟良崮,憑險固守,國軍從四面八方對華野進行包圍,迫使華野與自己以陣地戰的姿態進行戰略決戰,就可以發揚國軍的裝備優勢。

而要破解這種戰法,最簡單的辦法也是在敵人收杆之前,咬下魚餌就趕緊跑,只咬魚餌不咬魚鉤,對手也就無所施其伎了。所以孟良崮之戰中,華野的辦法就是一邊阻擊距離張靈甫最近的增援部隊黃百韜和李天霞的部隊,一邊以絕對優勢圍殲張靈甫,等到張靈甫全軍覆沒,馬上轉移,離開戰場,敵人也就撲空了。

《亮劍》中,山崎大隊出動進入根據地腹地,進行掃蕩,是在百團大戰之後,日軍為了報復而採取的措施,進入根據地之後橫衝直撞,襲擊了八路軍的野戰醫院和兵工廠,實際上就是要激怒八路軍,迫使八路軍圍攻山崎大隊,然後以山崎大隊固守,從其它方向增派援兵,包圍攻擊山崎大隊的八路軍。

李家坡之戰為什麼換上李雲龍?拿不下山崎,三八六旅就危險了

八路軍的做法也是一樣,在日軍合圍之前,就以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了僅有五百多人的山崎大隊,由七七二團猛攻幾輪,造成日軍重大傷亡之後,還是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滅山崎大隊,於是三八六旅旅長馬上下令,用獨立團把七七二團換下去,一鼓作氣,全殲山崎大隊,然後順利轉移,讓日軍撲空。

此外,1948年初,杜聿明給國軍統帥部獻上的作戰方針就是,集結強大機動兵團,除了鄭州、濟南、徐州等據點外,其它據點幾乎全部放棄,吸引解放軍圍攻,待解放軍攻擊頓挫之後,然後以強大兵力增援,迫使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擊破解放軍一部或大部。濟南戰役其實就是這樣出現了戰機,只不過國軍自己玩砸了,濟南都被攻破了,增援部隊還沒來。這也是許世友圍攻濟南時,粟裕親率六個縱隊在外圍等著打援的原因。

在《亮劍》中,李雲龍突然率部攻擊平安縣城,日軍其實也是企圖採用這種辦法,與八路軍決戰,並且差一點就成功。只是日軍統帥機關沒有想到,李雲龍這次不是一般的土八路,而是有意大利炮的,所以山本大隊還沒等到日軍增援部隊到來,平安縣城就已經被李雲龍攻破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