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秋糧豐產成定局 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

我省秋糧豐產成定局,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 ——

託市收購,保護農民種糧利益

7日,省政府在南京召開全省秋糧收購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明確:即日起在全省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最低收購價格為:標準品三等中晚秈稻每500克1.26元、粳稻1.3元,相鄰等級之間差價按每500克0.02元掌握,預案執行時間為11月7日至2020年1月31日。

水稻豐產,價格先揚後抑

11月1日,記者在溧陽市採訪時看到,該市社渚鎮種糧大戶孫翔所種的4000畝稻子已經到了收穫時期,但他還沒有開鐮收割。“今年稻子產量很好,畝產1300斤不成問題,可是眼下價格比較低,所以想等等再收割。”孫翔說,10月15日左右,溧陽的稻子就開始收穫了,剛開始時糧食經紀人出的價格是秈稻每擔(50公斤)120元,粳稻122元,比去年同期低了10多元,但這個價格也僅僅保持了幾天,到10月下旬,普通粳稻的市場收購價格降到每擔113—114元,優質粳稻也才120元左右。“很多種糧大戶捨不得以這個價格出售稻子,因為會虧本。有條件的農戶烘乾或晾曬好稻子後,都儲存在家裡,想等到價格高一點時再出售。”

本月初,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種糧大戶徐大中開始收穫稻子,他種了600畝,到6日為止,已經賣掉10萬公斤,“含水量30%的稻子每斤只有9毛錢,水分符合標準的稻子也才賣1.13元,這個價格太低了。”他說,幸好今年產量高,每畝比去年多收100多公斤,但如果按照這個價格出售,去掉所有農本和流轉費,每畝純收入也就100多元,比往年少很多,“所以大家都在盼著託市收購。”

託市收購,能夠提振市場信心

金湖縣戴樓鎮種糧大戶吳建中在本地和寶應縣流轉了近4000畝地種糧,今年稻子產量很高,每畝比去年增產100多公斤。到7日為止,吳建中已收了幾百畝稻子,但還沒賣過。“周邊有部分農戶開始賣了,不過經紀人出的價格太低,每斤只有1.16元左右。”

吳建中說,目前蘇北地區土地流轉費每畝平均在800元左右,每年一季稻一季麥,農本接近1300元,兩塊加起來,每畝成本2100元左右,自家的人力成本還沒計算在內;正常年份,麥子每畝350公斤,稻子每畝600公斤,如果以國家最低價格出售的話,每畝能獲純利200元左右,但如果稻穀價格每500克比最低收購價低了1毛多,那麼種糧基本上就賺不到錢了。

“現在不少大戶把稻子堆放在庫房裡,捨不得賣,就是等著啟動最低價收購。”他說,只要啟動最低價收購了,等於給了市場一個信號、劃了一條底線,對糧價恢復正常作用很大。往年也出現過糧價低迷的情況,啟動託市收購後,經紀人、糧食加工企業很快就提升了收購價格,即使糧食不賣到國有糧庫,價格也會好很多。

多管齊下,滿足收購倉容需求

倉容緊張是近年來糧食託市收購過程中一直存在的問題。中儲糧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遊海洋告訴記者,這跟近年來儲糧方式發生改變有關,江蘇土地流轉力度大,除了少數農戶還種一點口糧田並儲存收穫的糧食外,多數農村居民家庭已不存糧;市場原糧供應充足,加工企業的儲存量也很少,基本上是隨買隨加工,儲存糧食的任務主要由國有糧庫承擔,這樣就造成了倉容緊張。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夏春勝說,由於前期糧價走低,農民對預案啟動充滿期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收購高峰。各級糧食部門和有關企業要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共同履行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職責,全力以赴做好收購工作。他說,首先是要全力解決倉容緊張的矛盾,全省秋糧收購倉容缺口15億公斤,主要是在產糧大縣和倉容不平衡地區。這些地區要加快騰並、銷售、租賃,同時邊購邊銷、即購即銷,提高倉容使用效率。要提前制定收購預案,做好應急收購準備和收購現場疏導管理,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

夏春勝表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靠前巡查指導,對各地政策執行和數量、質量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對收儲矛盾突出地區,現場會辦督辦相關事項,合理調度倉容,緩解收購壓力。各地要嚴明收購紀律,絕不允許出現“走後門”插隊賣糧、賣“人情糧”、壓級壓價等問題,維護收購秩序。

夏春勝還介紹,售糧農民可以通過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開發的“滿意蘇糧”APP,預約售糧,減少排隊時間;各地糧食部門要主動在這一APP上發佈供需信息,通過實實在在的價差,促進農戶種好糧、賣好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