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生前最後一幅畫,字都不會寫了,賣了2240萬

在齊白石去世的當年,國家為他舉辦了一個遺作展,年底人美社就根據這次展覽整理出版了一本白石遺作紀念畫冊,這本畫冊的第四百二十號作品就是遺作展覽排在最末位的一幅畫,而排位次序是根據白石老人生前創作時間先後為依據的,也就是說,這幅編號為四百二十號的作品正是齊白石生前最後一幅畫。

齊白石生前最後一幅畫,字都不會寫了,賣了2240萬

齊白石

這幅畫能被確定為白石絕筆之作還有其他依據,展覽方也是根據多位他的親傳弟子證實之後才將此作排在最末的位置,畫的是兩個葫蘆若干藤蔓。而排在這幅畫之前的第四百一十九號作品《牡丹》,曾經因為齊良遲曾說是父親絕筆,而一度被誤傳,如今美術界對於白石絕筆是《葫蘆》已經沒有爭議。

齊白石生前最後一幅畫,字都不會寫了,賣了2240萬

絕筆葫蘆

在遺作展現身之後,這幅《葫蘆》除開期間曾在另外兩本畫冊上刊登過,再也沒有被公開展覽過,隱身四十三年之後,這幅絕筆之作於一零年現身嘉德拍場,最終賣了貳仟貳佰肆拾萬。

這幅白石絕筆畫很快引起了美術界的重新關注,人們很快發現這幅畫並沒有想象中那樣精彩,不但有錯字還畫得有些古怪。

齊白石生前最後一幅畫,字都不會寫了,賣了2240萬

錯字

首先是題寫年齡的時候寫成了九十八,當時老人的實際年齡是九十三,按照他的習慣一般就是加個兩三歲,在這幅畫裡他一加就加了五歲。其次就是“歲”字勉勉強強算是寫完整了,但卻寫錯了。這說明老人當時其實已經開始恍惚了,而且李可染說其實他一提筆就已經有些糊塗,還問了李可染“九”字應該怎麼寫之後,才提筆落款。

齊白石生前最後一幅畫,字都不會寫了,賣了2240萬

張仃

字都不會寫了,說明當時老人的狀態實在接近油盡燈枯了,所以畫出來的葫蘆和藤蔓現在看上去仍然能明顯看出他是在恍惚之中“胡塗”出來的,因此很多人看過他這幅生前絕筆都覺得實在大失水準。那麼為何這幅既有錯字還是“胡塗”出來的畫能賣了貳仟貳佰肆拾萬呢?

齊白石生前最後一幅畫,字都不會寫了,賣了2240萬

葫蘆

相比之下他其他很多幅《葫蘆》都要比這幅絕筆強,無論是看題跋的字還是看畫的線條勁道,誰都能看出不在一個水準線,但唯有這幅價最高,難道僅僅因為是“絕筆”就有這樣的價值麼?

“絕筆”當然有不一樣的意義,但美術作品的價值還是得看內在的筆墨,專家對這幅“絕筆”價值兩千餘萬是如何理解的呢?

齊白石生前最後一幅畫,字都不會寫了,賣了2240萬

葫蘆

有專家曾專門就此幅白石絕筆《葫蘆》撰文,文中他介紹了此作的出處為白石弟子張仃珍藏,這幅畫在參加白石遺作展之後就一直被張仃秘藏,而當年也只有張仃的密友才有機會偶爾觀賞,可見張仃對這幅《葫蘆》的珍視。

而對於這幅既有錯字又看似“胡塗”的畫,他認為這已經不是畫了,而是“天爵”!意思就是說白石在畫這幅畫時人已近恍惚失神的狀態,完全達到了天人合一用神運筆的至高境界,是憑著他數十年的修為釋放本能而“胡塗”出來的,故而乃是畫中“天爵”!拍出兩千兩百三四十萬又何貴之有呢?

注: 專家對此幅葫蘆的原評論文可搜索《糊裡胡塗畫葫蘆》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