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如果有人問起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立身之點,那麼答案勢必逃不過:

超燃的觀影體驗和以假亂真的特效。

而羅蘭·艾默裡奇無疑是把好萊塢電影的特色發揮到極致的導演之一。他的新作《決戰中途島》今天在全國上映啦。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如果讓我給這個導演選一個座右銘,那麼一定是:“不爽到你,電影票不收錢!”

看過羅蘭·艾默裡奇電影的觀眾都知道,他的電影有兩大特色——場面宏大,特效震撼。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先說說場面宏大,縱觀羅蘭·艾默裡奇執導過的影片,無論是曾經造成轟動的《哥斯拉》,還是後來立於災難片電影不敗之巔的《後天》和《2012》,他所拍攝的電影註定了每一幀都是大場面。

有多大?

看看《後天》裡的雪漫紐約: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再看看《2012》裡的水漫地球,你就知道羅蘭·艾默裡奇在“搞破壞”方面絕對是大手筆。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而說到特效,恐怕也沒有人會比以拍科幻片和災難片成名的艾默裡奇更精通,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採用了當時最頂級的特效。

當宏大的場面搭配完美的特效,真的是讓人覺得,想要看艾默裡奇的電影,只有走進影院在大銀幕上看才過癮。

在看過《決戰中途島》後,我更堅定了艾默裡奇的電影值得走進影院的想法。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作為艾默裡奇的新片,《決戰中途島》的題材可能會讓喜歡艾默裡奇的影迷感到有點陌生,它既不是科幻片,和災難片也只是堪堪沾邊,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艾默裡奇竟然拍起了戰爭片。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不過雖然這回艾默裡奇沒有再一次對地球“下狠手”,但是當看到他狂轟太平洋,尤其還是打鬼子的時候,還是讓人忍不住直呼好爽。

和艾默裡奇以往天馬行空的影片不同,《決戰中途島》非常尊重史實。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影片以有著“二戰局勢逆轉戰役”之稱的中途島戰役為原型,全面還原了這場美軍以少勝多,一舉殲滅日軍4艘航母和眾多軍艦,給了日本海軍致命一擊的激動人心的戰爭場面。

而之所以說它尊重史實,是因為無論是從戰鬥的過程還是畫面裡的細節,《決戰中途島》就彷彿把整場戰爭搬進了影院裡。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像在這場戰役裡陰差陽錯起了不小作用的潛艇——鸚鵡螺號,常常會被世人所忽視,但是艾默裡奇並沒有在影片裡漏掉它,連它放了個啞彈的情節都在影片裡盡數呈現。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除了戰爭情節,影片對於其他細節的還原也可以說是在盡最大的努力來貼近史實。

影片中無論是航空母艦、美軍戰機還是日軍的魚雷,都被做得百分百還原,所有的道具都彷彿穿越了時空來到了電影裡。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影片的美術團隊為了對這些細節做最好的還原,在影片開拍前做了大量的資料調研,最終以“1:1”比例嚴格復刻了航母等多處場景,對於“小型”機械——例如飛機甲板等,更是做到了和實物分毫不差,堪稱是“博物館級別”的道具。

不過電影做得真,並不意味著好看,我之所以會對《決戰中途島》讚不絕口,是因為它完全繼承了艾默裡奇電影的優點——夠燃夠爽。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雖然不是科幻片,但是艾默裡奇在拍戰鬥戲時還是運用了大量的特效,依然超水平發揮,如果不說破,大概很多人都以為是真槍實彈地拍攝。

而特效打造出來的戰場,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全方位、不計成本地還原戰場上的慘烈畫面,當看到漫天亂舞的戰機縈繞在龐大的航母之上,用流星一般的子彈、導彈將一個龐然大物擊沉海底時,那種震撼感絲毫不比看《後天》和《2012》差。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最讓人意外的是,艾默裡奇還與時俱進地加入了大型遊戲的畫面元素,影片中充滿了大量以飛行員第一視覺展開的場景。每一次俯衝,每一次翻滾,都讓人身臨其境,真沒想到有一天能在影院了感受到這種交互式的遊戲體驗。

所以看完《決戰中途島》後,雖然對戰爭心存敬畏,但是還是不得不說一句“爽”,爽在快節奏的敘述方式,爽在毫無瑕疵的特效,爽在日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總而言之,這絕對是一部值得走進影院用大銀幕觀看的電影,保證讓你看完想二刷。

從《後天》到《2012》再到《決戰中途島》,這個導演的戲就是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