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固收+的基金產品要有所重視

對固收+的基金產品要有所重視

投資市場存在隨機性,這是金融投資理論與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的問題,很多投資者總想通過波段短炒以獲得最大收益,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成功概率非常低,為何?因為首先就沒有尊重投資概率問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個高手的買與賣的成功率分別高達80%,那麼最終的成功率是多少呢?80%×80%=64%。可見做股市等風險投資有多麼不容易,頻繁買賣風險有多麼高!所以各種數學概率問題已經揭示了風險投資獲利是不易的,因此投資不是窮究“高拋低吸”的問題,而是要善於尋找最優組合與分散投資風險。

要想找到最優組合,最關鍵的就是資產配置問題,譬如巴菲特的投資之所以能夠長期複利增長,核心是他的資產配置合理,他善於選擇長期合理增長的標的。所以投資的成敗核心並不在於你天天數波浪,而在於你能否找到幾艘乘風破浪的船,而且一艘船漏了,其他的船還可以繼續載著你安全渡海,這才是投資的真諦。

而在資產配置中,固收產品是要高度重視的產品,但是絕大多數股票投資者對此瞭解很少。對固收產品缺乏瞭解,投資就缺少了重要的風險平衡器與收益穩定器,所以投資當中,尤其是投資基金過程中,對“固收+”的產品要有所重視。

所謂的“固收+”,本質上是以中短期絕對收益率為目標,具有嚴格回撤控制的投資產品。管理出色的“固收+”產品淨值可以使超額回報阿爾法(α)與風險貝塔(β)有機協調,以獲得穩定增長的投資回報。 譬如以債券、股票等基礎資產配合,多策略輪動尋找確定性增強收益,以打造一年期的絕對收益策略等等,都屬於“固收+”模式。

廣義來說,銀行存款、銀行貨幣理財產品、貨幣基金、債券基金、信託等都屬於固收產品,這些產品多屬於無風險與低風險產品,這些產品會形成安全收益,然後將安全收益與風險投資相結合,既可以合理控制風險,還可以力爭獲得更好的超額回報,可以在熨平週期波動的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收益。投資當中只有高度重視波動率與最大回撤等問題,降低這兩者的幅度才能更好地獲得穩定收益,才能使收益率曲線平穩上行,這就體現出了“固收+”模式的優越性。

所以我們看到當前市場中的大部分基金都將資金分散到貨幣基金等固收市場,而一部分資金才會配置到股票、股指期貨、國債期貨、轉債、新股、大宗商品期貨等標的上,從而形成了多種“固收+”品種,並獲得了較好的收益。

因此投資者也要對“固收+”模式要有所重視,這代表了當前市場中比較有效的投資模式,如果個人資金有限不能做“固收+”模式的資產配置,則可以選擇這一類的基金產品加以投資。

近幾年來,股債資產配置策略是不少基金追求絕對收益目標的重要方法,再加上一些基金公司採用了一些對沖模式,所以對穩定提高收益率是有明顯助益的。很多研究與實踐證明股債組合能提供更好的風險對沖,且多種不同資金比例配置的股債組合的年化收益率幾乎都超越了純股票的組合,對資產配置提高收益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

資管新規後,資金池方式運作的保本理財產品無法存續,剛性兌付產品將逐漸退出市場,而低波動、淨值化、高流動性、高性價比的“固收+”產品的優勢將更加凸顯。

未來兩三年是國際金融高風險週期,國際金融市場難免劇烈動盪的過程,這也會對國內資產價格形成衝擊,而強調低波動率、嚴格控制回撤的“固收+”產品正是震盪行情下投資者的最新優選之一,利於投資者未來更好地跨越市場風險。(本文系馨月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頭條號馨月說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