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聚焦工程建設行業供應鏈建設:加快速度 居安思危

進博會聚焦工程建設行業供應鏈建設:加快速度 居安思危

11月8日,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海事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工程建設行業供應鏈研究與創新發展論壇在第二屆進博會上舉辦。 鍾欣 攝

11月8日,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海事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工程建設行業供應鏈研究與創新發展論壇在第二屆進博會上舉辦。 鍾欣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王恩博)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海事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工程建設行業供應鏈研究與創新發展論壇8日在第二屆進博會上舉辦。對於工程建設行業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發展方向,與會者各抒己見。

現代化供應鏈正成為中國經濟建設新動能之一。近年來國務院有關部門發佈一系列文件,提出積極研究現代供應鏈管理,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供應鏈平臺。

中交集團副總經理文崗在論壇上表示,研究現代供應鏈管理,可以提升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能有效優化成本結構,優化供應鏈環節,不斷提升管理效率,打通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協同效益,促進供需匹配,優化資源配置。

文崗認為,創新發展供應鏈管理應做到四個“加快”:加快促進現代供應鏈政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加快促進智慧供應鏈平臺建設、加快供應鏈政策制度的修訂和產業政策的幫扶、加快促進供應鏈管理轉型升級發展新模式。

具體到工程建設領域,由於其具有長週期和高不確定性的特點,對供應鏈特質也提出了不同要求。

“供應鏈最大的風險不是價格或質量,而是供應鏈中斷”,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提醒說,在此背景下,各企業需要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擁有迅速反應和應對需求變化的能力、防止不可預見供應中斷的能力,供應鏈響應速度和敏捷性將是企業最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程建設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作出重大貢獻。但與會人士指出,行業各參與方仍要居安思危。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副司長鄭書偉認為,當前良好局面也印證了開展供應鏈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創新發展現代供應鏈已逐漸成為各地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落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蔡進表示,隨著國內建築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工程建設行業利潤水平明顯下滑、競爭加劇。解決該行業供應鏈管理轉型難點,必須提升企業供應鏈基礎能力,如鼓勵先進技術應用,搭建與時俱進的工程建設行業供應鏈管理平臺等。

當天論壇結束後,中交集團旗下振華重工、中交一航局、中交疏浚等3家企業,與西門子、ABB、安川電機、品奇布班察、卡哥特科、康士伯等11家合作伙伴簽約,將境外供應商的科技和優質資源與中交集團的市場和產能優勢對接,為供需雙方搭建資源整合和平等互惠的合作平臺。(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