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元始天尊把十二金仙的機會給了太乙,真的僅僅是因為申公豹是妖嗎?

苟琴兒


《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筆者相信肯定是很多小夥伴這個月以來聽到的討論聲音最多的電影了,因為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廣受網友的們的關注,並且現在看來,它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國漫電影,很多觀眾都對這部電影給出了好評。那麼作為這部電影之中的主角之一,太乙真人簡直就是一個活寶,按理說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和申公豹相比,為何元始天尊要選擇這位“無能”的太乙真人做十二金仙,而冷落了實力更強的申公豹呢?

崑崙十二金仙

十二金仙是金仙是道教對神仙的層次的一種區分,是層次最高的神仙。他們是元始天尊坐下最為傑出的代表,也是神仙當中最為尊貴的一批人,到了他們這個程度,可謂是功德圓滿了,是身份和地位的認可,是所有修道之人畢生的追求。

這也是申公豹冒著巨大的風險也要得到的東西。因為申公豹是豹子精修來而來,是元始天尊門下唯一的異類,排擠和成見無處不在,這成了申公豹心中最大的傷痛。但是如果能夠成為十二金仙之一,那麼自己的出生就會被大家接受,排擠和成見就會消失,這也是申公豹畢生最大的追求。


元始天尊闡教弟子只收人身弟子,異類不受待見

我們知道在封神演義之中,崑崙玉虛宮的闡教其實只收人身之人為弟子,不知道為何一個豹子精會進入闡教之中,還修得神通;但是他畢竟是一個山裡的豹子精化形而來,雖然修得了精妙的法術,但是在玉虛宮這樣一個不歡迎異類的教派之中,自然是不受重視的。

相反提倡“有教無類”的截教教主通天教主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坐下弟子幾乎都是妖精修煉而來。申公豹這樣一個豹子精想要在玉虛宮這裡出頭實在是太難了,元始天尊自然不會把教授靈珠轉世這樣的“好事”交給申公豹了,就算是太乙真人有很多的問題,在元始天尊的眼裡,他卻是比申公豹更好的人選。


真實的太乙真人要比申公豹厲害的多

我們知道其實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中,太乙真人之所以如此的不堪,主要還是為了表現人物而特意刻畫的樣子,在其他的封神演義作品之中的太乙真人可是一個正經的得道之人,不然元始天尊也不會把安排靈珠轉世的事交給他了;因為他確實有資格成為崑崙十二金仙之一。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在小編看來,為何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中的申公豹不被元始天尊看好,而是把靈珠轉世的重要事情交給了糊塗的太乙真人,以便讓他位列崑崙十二金仙之一。一方面是因為申公豹的妖精出身,不受待見,第二嘛自然是他的心性有問題了,元始天尊可能認為以他的心性不適合教授靈珠轉世之人吧!

視頻精選集


當然不是,如果天尊那麼膚淺他就不配做天尊了!


其實影片一開始的時候,收復混元珠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雖然申公豹比
太乙好像厲害了一點,但是太乙並不是想要毀了混元珠,而是想要收服,開始就和混元珠說:“到叔叔這裡來!”但是申公豹就不一樣了,一出場就說:“混元珠,你今天是插…插翅難飛了!”
不止這一點,後面申公豹丟下熬丙跑了,而反觀太乙

真人,扛著天雷和哪吒共存亡!
所以說,天尊並不是因為申公豹是妖才不讓他做十二金仙之一!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八零後聊影視


因為元始天尊看中的是弟子的品德修為,而不僅僅是法術。

在元始天尊看來,如果弟子的法術不夠,通過修煉或者法寶是可以彌補的,但如果弟子的德行出了問題,再好的法術也彌補不了。所以元始天尊選擇了太乙真人,而不是申公豹。

最開始的申公豹因為嫉妒太乙真人得到機會,從而暗中使壞,違抗元始天尊的命令,使靈珠和魔珠交換,申公豹為了一己之利,就要改變別人的命運,他對人的生命缺乏敬畏。

而太乙真人在因為自己的過失造成大錯以後,他明明知道哪吒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活了,卻依然承擔起做哪吒師傅的重任,不辭辛勞,一天一天教授著頑皮的哪吒,他的那份責任心,是申公豹不能比的。





此間小少年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元始天尊的背景。

道家有三清之說,其中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

這樣一個修為和權力都凌駕於玉帝之上的存在,其實是不會以出身去把人一棒子打死的。但是妖身上的戾氣太重,這一點是元始天尊所不能接受的。其實沒毀掉魔丸,就是留下一個考驗局。

但接下來申公豹的表現註定讓元始天尊失望了。他從未想過幫助做事不靠譜的師兄完成任務,或者找地方清修去。而是用極端的方法千方百計阻止師兄完成任務。這樣的心胸和格局,怎麼有資格去位列12金仙?


我們說回道家,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著重的就是強大己身,不受外界干擾。太乙雖然犯二,但恰恰不是那種利慾薰心之人。如果申公豹能從師兄身上發現這種亮點並學習改過自身,實力更強的他自然會是天尊的首選人物。

我們現實中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在我們遇到類似機遇時卻又錯過時,更應該正視自己,認識自己是個一生都要做的課題。


西谷190609


說實話,一開始看見天尊上來就和太乙說,十二金仙之一的位置,只要他後面保護靈珠轉世,乾的好就是他的了,而且還是當著申公豹的面說的,並且提都沒提他,就覺得有些偏心了,同樣都是徒弟,為什麼申公豹就沒有機會呢?普通人都會多心想許多,更何況申公豹本身就是妖類,與他人身份不同,就更會多想此舉有嫌棄他之意,肯定要去爭一爭的。

但整個劇看下來,才明白,師傅就是師傅,如果沒有識人之力,又何來開創新時代的創舉。

剛開始出場時,同樣都是收取魔丸,太乙想著感化,申公豹想著以暴制暴,不行就毀滅。以此可以看出,兩人的內心有何不同,太乙心善,萬物皆有活之理由;申公豹自我,以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不論他人他物之由來。

作為神仙,普化萬物,顯然太乙更適合。

再後來,申公豹為搶靈珠,促使哪吒出世,成為眾人聞而卻步的魔童,為救性命,太乙收哪吒為徒。而申公豹也收了靈珠熬丙為徒,而與太乙不同的是,他收熬丙為徒是為了達成自己的霸業。兩人收徒的目的明顯可見高低。

劇中沒有展現申公豹是怎麼教徒的,只選了太乙教哪吒的畫面呈現,但依然可從後期幾人相處中看出一些相處情形。

太乙與哪吒是嬉鬧中被打,被打中學會技能,面對無法無天的哪吒,太乙總是耐心的哄著,從未想過要放棄。

從熬丙對申公豹的畢恭畢敬就可看出,申公豹是嚴師,由不得熬丙浪費時間去做別的任何事,畢竟,他承載著他的霸業。

兩種教育的結果在劇情高潮時體現出來,魔童哪吒雖然一直受民眾不待見,卻從未想過要害他們性命,靈珠熬丙雖然從未受到民眾的傷害,卻在為達成自己一族的夢想時,而犧牲整個陳塘關的民眾。

幸而最終,熬丙為哪吒所感化,並沒有發生那樣的慘烈事故。而哪吒的善良,除了李靖夫婦的關愛,也離不開太乙一直以來的呵護。

而全劇中最能體現太乙夠格做金仙的場景,就是他頂著天劫,捨身救哪吒和熬丙。捨棄了自身大部分修為,要從頭開始修煉,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的,譬如申公豹,他就早早的逃開了。

拼盡全力救了兩人,以術養魂,雖然心疼自己丟失的修為,卻不怨天尤人,還想著以後再給他們塑造身型,這不就是大愛麼,正是金仙應有的態度。

原始天尊一定早就在相處中發現了兩個徒弟的品性,所以便有了開場的決定。

這是我的個人見解,歡迎指正。







念念不可念


個人認為:

元始天尊將十二金仙中最後一個位置留給了太乙真人,卻沒有給申公豹,不是因為元始天尊偏愛太乙真人,更不是嫌棄申公豹的妖族出身。



最主要的原因:

元始天尊深知,“成見”是申公豹心中的一座大山——申公豹不僅自以為元始天尊對於他的妖族出身有“成見”,而且,他還對元始天尊和太乙真人有很深的“成見”。

面對“成見”,申公豹並沒有想著如何消除,反而被“成見”這座大山矇蔽了雙眼!

申公豹是典型的弱者心態:無法正視自己,將所有的過錯,都歸結於他人與外界環境!

一個成見頗深、心胸狹隘、思想偏激的人,怎麼可能獲得元始天尊的青睞?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討論:既然哪吒、敖丙可以“逆天改命”、“打破成見”,那麼,申公豹為什麼不可以呢?

哪吒和敖丙勇於抗爭,敢於打破成見!申公豹的所做所為,卻在不停加深心中的成見!

道家認為:道法自然,萬物各行其“道”!

言外之意——萬事萬物都有自身的規律,你(人)就不要去破壞這種天地間的平衡了!

但是道教不同,道教中所有追求羽化飛昇之人,都是與天地運勢(自然規律)做抗爭、強行逆天改命之事的強者。



綜上,道教和道家文化糅合之後,引申出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人的命,天註定。有的人天生為王,有的人落草為寇;有的人心中帶有偏見,有的人生性豁達……”

另一方面,通過個人努力並付出一定的代價,人是有可能與天爭命的!

說到這兒,就有些心疼申公豹了。哪吒和敖丙都有逆天改命的資本,申公豹卻一點資源都沒有,難怪他一直抱怨。



先來看一下哪吒逆天改命的資本:

首先呢,李靖是天命之人,身負大氣運,這是元始天尊親口承認的。而且李家世代鎮守陳塘關,德高望重。

其次呢,殷夫人宅心仁厚,在陳塘關百姓和軍隊中頗有威望。

再次,太乙真人深得元始天尊看重,身上法寶無數。



身邊所有的人,所有的資源,全部傾注到了哪吒身上——

李靖夫婦寧願捨棄性命(換命符),太乙真人失去了“三花聚頂”,再加上哪吒的努力抗爭,最後才換得他破繭重生!

與哪吒相似,敖丙身上凝聚著龍族千年運勢,而靈珠又天性純良,最後他捨棄肉身,終於追上了哪吒的腳步!

可以說,哪吒和敖丙有著深厚的底蘊和傳承,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之後,方得破繭重生、逆天改命!



相比於這兩人,申公豹又做了些什麼呢?

他深知成見如山,卻並未想著努力去改變,怨天尤人的同時,所作所為還在不停地加深心中的成見。

俗話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元始天尊正是看出申公豹心中“成見”太深,才沒有將崑崙十二金仙的位置留給他!

結語

我們假設一下:

如果申公豹積善行德,有著深厚的人脈和底蘊,同時還在不停的和心中的“成見”做抗爭,那麼,等待他的,或許就是另一個不同的命運。

修仙不是求仙!修心也是修仙的一部分。申公豹沒有修好心,自然無法獲得十二金仙的仙位!


樂電影


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二人心性之分,功德之分。不過追根朔底,申公豹註定因為出身不會被元始天尊重用。

三清三教唯有靈寶天尊的截教主張有教無類,將人與妖一視同仁。另外兩位天尊中,道德天尊主無為,倒是不會太針對異類,而元始天尊與他的闡教卻是對異類有骨子裡的排斥。申公豹的悲劇在他進入元始門下便已註定。


鑄鋼心


中國自古就有師承製,而且是非常嚴格的,像古時候中醫選徒弟,你做了五六年還不一定能站櫃檯抓藥,更別說學到師父的真傳。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師父傳承最看重的是人品,其次才是悟性。太乙性格憨厚,為仙仁慈,神仙本就該救萬民於水火,關鍵時刻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這點申公豹是做不到的,所以師父自然不會選他的。


老徐隨侃


最後哪吒和敖丙扛天劫的時候,太乙真人拿出寶貝上去和自己的弟子一起扛,而申公豹跑了,所以懂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