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千萬資金幫扶黔南“種桑養蠶”

全州覆蓋貧困人口16520人,實現綜合產值2.2億元

2018 年,廣州財政援助資金1000萬元支持獨山縣基長鎮林盤村建設養蠶房,帶動了基長鎮種桑養蠶產業。目前,全鎮種桑面積1.8萬畝,建成規範化集中飼養蠶棚10萬平方米,年產鮮繭4500噸,產值9000餘萬元。林盤村共建成蠶棚30個,其中廣州幫扶資金1000萬元建成蠶棚23個,覆蓋全村407戶貧困戶,盛產期最多能吸納當地310人就業,帶動40戶貧困戶參與務工增收。

基長鎮以廣州幫扶資金建設的蠶房基地為中心,在全鎮9村劃定5萬畝連片集中桑園種植區。一方面鼓勵群眾自行種植,由龍頭企業統一賒銷桑苗,賣葉時再扣還苗款;另一方面,由各村集體經濟平臺公司流轉土地規範化種植,2年桑園豐產且獲取效益後再返租倒包給群眾,返租時只收取苗錢和栽種費,群眾種植銷售“零風險”。全鎮僅養蠶一項,解決了近千名群眾就業。

獨山縣採取“村集體企業 + 貧困戶(桑農)”模式,群眾只種桑賣葉,由村集體企業按保底價收購。目前,基長鎮各村桑園均突破 1000畝以上,按最低畝產桑葉4000斤計算,僅桑葉收購一項,村集體每年就能實現40萬元以上的收入。在蠶繭加工上,恆盛絲綢公司吸納就業人數200餘人,月均工資達3500元,實現了桑農、村集體、政府、企業四方各司其責、互利共贏。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東桑西移”步伐加快,桑蠶產業在黔南得到了快速發展,在獨山、荔波等縣形成規模效應,並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州桑園面積6.62萬畝,桑葉產量7.94萬噸,產值1.27億元;蠶房面積41.41萬平方米,產出蠶繭4.67萬張,產量2350噸,產值9260萬元。共有加工企業4家,種養企業2家,專業合作社8個,種養大戶58個,養蠶農戶11469戶、52149人,其中覆蓋貧困人口16520人,實現綜合產值2.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