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陸光正:盡精微,致廣大

人物簡介:

陸光正,1945年出生於浙江東陽。1960年師從東陽老藝人樓水明先生。1965年赴浙江美術學院深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藝術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從藝40餘載,陸光正在木雕藝術領域孜孜以求,有貫穿多種雕刻技法、涉及各種題材的藝術珍品400多件問世,曾多次參加全國、國際性大展並獲大獎,贏得國內外讚譽。不少佳作被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臺灣南園及知名人士收藏,被工藝美術行家們稱之為“國之瑰寶”。

百師®人物 | 大國工匠陸光正:盡精微,致廣大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陸光正

陸光正是土生土長的浙江東陽人。小時候的他就特別喜歡畫畫,那些散落在老祠堂、大宅院以及古民居里的木雕石刻,總能引起他的注意。他13歲起跟隨家裡學習木雕藝術,15歲時被著名木雕藝人、“雕花狀元”樓水明收為“關門弟子”。


百師®人物 | 大國工匠陸光正:盡精微,致廣大

東陽木雕

1965年,陸光正進入浙江美術學院學習,他的美術功底紮實,其寫生稿被許多同學當作範本。在文化部的組織下,他赴雲南西雙版納采風,得畫稿上千幅,半年的時間完成了《少數民族服飾資料》一書。隨後,他又與人合作繪製了連環畫冊《擒三帥》《百里奚》。

拿起刻刀雕刻木頭,這是陸光正最珍惜的時光。“東陽木雕是我的根,也是我藝術生命所在。”六十年間,他創作的藝術珍品涉及各種題材,數量達到近千件。用優秀的藝術作品反映並謳歌時代,是每一位藝術家都應當自覺承擔的藝術使命。


百師®人物 | 大國工匠陸光正:盡精微,致廣大

陸光正

結合個人對新時代的深切感受,陸光正所創作的木雕藝術作品,繼承了東陽木雕的所有精華,將先人留下的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既有對生活對自然的悉心領悟與把握,又有難以掩藏的書卷之氣。

如今,陸光正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讓整個東陽木雕的技藝傳承久遠。“確定方向往往比努力來得更加重要。”在他看來,要想傳承下去唯有走創新這條路,繼承傳統文化精華為這個時代服務是進行木雕藝術創作的前提。


百師®人物 | 大國工匠陸光正:盡精微,致廣大

東陽木雕

“這就需要將我們老一輩留存下來的技藝優勢運用於新時代,創造出適合新時代、新形勢,符合市場審美潮流的藝術表現形式。”

與此同時,陸光正還積極推動木雕裝飾與當代建築融合。“沒有技術不行,但光有技術也不行,要從細節出發。”考慮到木材的損壞開裂、變形黴蛀,將高科技辦法運用到傳統技術上,是當前技術創新的首要任務。


百師®人物 | 大國工匠陸光正:盡精微,致廣大

東陽木雕

由他發明的大型木雕拼裝工藝,更是開創了大型木雕壁畫的拼裝先河,使大型木雕開裂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通過培養新生代力量,從藝術院校、社會人才、師傅帶徒弟等各種途徑挑選美術藝術設計方面的學生,培養他們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千挑萬選、德藝雙馨、有容乃大、教學相長”。他將這16個字作為自己收徒奉行的準則。

百師®人物 | 大國工匠陸光正:盡精微,致廣大

東陽木雕

2016年1月,“陸光正非遺精品館”開館,這是國內首個以“非遺”名義建立的藝術館。開館當日,陸光正攜弟子在創作室內種了一棵千年羅漢松。他希望弟子們努力學藝,將木雕技藝發揚光大。在他門下的24名徒弟,如今個個對東陽木雕技藝的傳承發展有所貢獻。

唄唄說人物:

儘管諸多榮譽加身,但在許多人眼中,陸光正是一個謙虛而踏實的人。作為東陽木雕技藝的傳承人,陸光正始終覺得,要堅持“學高為師”,堅持“傳道授業解惑”,將傳承、光大東陽木雕作為永恆的追求,永久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