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逃不過“真香定律”,父母也是,這7件事你中招了嗎?

書言的媽媽最近一直在唸叨他。

書言原本報了一個興趣班,書言媽也一次性交了一學期的學費。結果書言去上了幾次,覺得沒意思,就不打算再去上了。

書言媽媽想著錢都交了,你不去上?豈不是在浪費錢。正當媽媽想發火的時候,書言直接說了一句:"你上次辦的健身卡還在嗎?是不是也就辦卡的時候去了一次,其餘時間都沒去。"

接著還補刀了一句:"媽,我們倆也就是半斤八兩。"

人們都逃不過“真香定律”,父母也是,這7件事你中招了嗎?

很多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偏偏逼著孩子去做。成年人按理來說是比小孩子們更加有自制力的,如果成年人們不以身作則,孩子們又怎麼會堅持不懈呢?

自己做不到,拼命逼孩子

看到很多奇怪的現象,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只要孩子一鬆懈了,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努力,別的小孩子馬上就要追上來了。

兩個小孩子同時學畫畫,一個小孩如今掌握了素描、水彩、彩鉛。而另一個小孩子已經放棄了,覺得自己不是畫畫的材料。縱觀兩個孩子的家庭,一個家庭裡面的健身器材被放在牆角很多年了,父親覺得很正常,但是孩子不畫畫了,父親就不能忍,覺得孩子懶惰。

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更加有效。

人們都逃不過“真香定律”,父母也是,這7件事你中招了嗎?

讓孩子為婚姻背鍋

結婚的時候,說著甜蜜情話兩個人,在鬧離婚的時候,各種難聽的字眼都可以說出來。並且毫不避諱,當著孩子的面,把破碎的家庭展現在他的眼前。孩子是你們幸福的結晶,不是你們婚姻的附帶品。

也有些家庭,口口聲聲說著"為了孩子忍辱負重",但是吵架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鬧得雞飛狗跳,人盡皆知。這樣的家庭對孩子而言,有可能是一種折磨。

人們都逃不過“真香定律”,父母也是,這7件事你中招了嗎?

熱愛養巨嬰

中國父母是真的有操不完的心。在父母的眼中,他永遠都只是個孩子。十五六歲了,還和爸媽睡在一起;住校的時候,每週回家帶得最多的是髒衣服;遇到問題了,不會自己解決,首先打電話詢問父母的意見;長大之後也不去找工作,就在家啃老,而父母還樂此不疲。

在西方國家,18歲以後就成年了,是一個大人了。

在中國,寧願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的,也不想讓他們學會自我長大。

以為孩子懂性知識

每當孩子們問在自己的父母:"我是從哪裡來的?"

大部分父母都說是撿來的、充話費送的、石頭裡面蹦出來的。就是不願意告訴孩子們正確的性知識。在父母的眼中,孩子還小,怎麼可以讓他知道那些"不純潔"的事情。他們總是以為,孩子長大了就會自己知道了。

人們都逃不過“真香定律”,父母也是,這7件事你中招了嗎?

的確,孩子們長大了就知道了,但是孩子們獲取知識的手段不一定健康。甚至有學校給孩子們上"青春期性教育"的課程時,部分激進的家長還會投訴學校,覺得這種露骨的知識怎麼可以教給孩子呢?太可怕了!

讓孩子做聖人

可能就只有一份報紙的時候,家裡面的大人都要搶。也有部分紳士的男士會讓女士優先,覺得這是愛她的表現。但是孩子們不一樣啊,只有一個玩具,你告訴他要拱手讓人?只有一個梨,你讓他眼巴巴的看著?這對孩子是一種折磨,不是一種教育。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高風亮節,這樣勢必就會壓抑孩子們的天性。正如家長們自己經歷的時候,都會忿忿不平,說孩子的時候倒顯得雲淡風輕。

可以要求孩子們做好人,孩子們做得到了,是他們優秀,做不到,那才是正常的表現。

人們都逃不過“真香定律”,父母也是,這7件事你中招了嗎?

言行不一致

很多家長們想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正直善良的人。要求孩子們懂禮貌、要善良、為人親和。但是家長們在路上碰到一個自己討厭的人,表面上可能笑臉相迎的打個招呼,一旦走遠了就開始說那個人的壞話。或者在路邊攤上得了三五幾塊的小便宜,立馬就喜形於色。

人們都逃不過“真香定律”,父母也是,這7件事你中招了嗎?

父母永遠是權威,錯在孩子

一出事就開始怪孩子,孩子成績不好,也不會想想是不是自己安排的補習計劃不合理,或者讓孩子太過於勞累。父母們只會認為是孩子不夠努力,不夠認真。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自己是站在制高點來對待孩子的。

人們都逃不過“真香定律”,父母也是,這7件事你中招了嗎?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行為,就是勾勒孩子人生的畫筆。看到過這樣的現象,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去書店買書,書店的工作人員可能疏忽了,有一本的書的價錢沒算上。父親覺得自己賺了,拉著兒子趕緊走。而兒子知道原因後,想到父親常教育自己不能貪小便宜,就讓父親把錢補上了。

父母的畫筆,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你們想好要怎麼畫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