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裡閃爍古老的記憶,青苔綠瓦演繹不老的傳說——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

大理為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佈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分佈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遊核心區。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南端,居於蒼山之下,洱海之濱,中心位置位於北緯25°41′26″ ,東經100°9′45″,古城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位於洱海斷陷盆地,地表多為洪積沖積物所覆蓋,由西向東緩緩傾斜,為平均海拔約在不到2000米左右的沖積湖積平原,大理古城的地形為東低西高。

大理古城東西寬約1000餘米,南北長約2000餘米,南北縱向有三條大街,東西向有五六條小巷。城內房屋皆土木結構瓦頂民居,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鋪設而成。大多數街道有引自蒼山的清泉水流淌。

城池的佈局為棋盤式,南北城門相互對稱,而東西城門相錯,南北有三條街,東西有六條街構成了大理城主要道路格局。城市的中心偏西,南北軸線不居中,形成了西重東輕的城市佈局。而東西城門相錯,是採用了白族建築中的"東西南北不取中正"的原則。

城內建築風格統一、尺度合宜、市容古樸。街道四周街街流水,戶戶養花。街巷中的一些老宅,花木扶疏,"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

城內依然保存著大量的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建築,寺廟、書院、教堂等古建築點綴其間,如蔣公祠,杜文秀帥府遺蹟,天主教堂等古蹟。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