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第一次拍馬戰的戲時,跟馬接觸比較深,我們摔馬都是演員自己摔的,所以非常知道以及瞭解馬術的不容易,馬術的技巧和技術,就是人馬合一,那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 ——吳京

2019首屆中國年青馬西塢大獎賽已經在北京西塢馬術俱樂部圓滿落幕,這場由於謙、欒樹、哈達鐵等愛馬人士共同舉辦的年青馬賽事,從準備之初就備受馬圈以及娛樂圈各界人事關注。

為期三天的賽程,作為“大謙世界馬主團”成員,吳京幾乎每天到場,並攜手妻子謝楠以及兩個兒子現身比賽現場,為年青馬大賽加油助陣。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吳京與愛馬。

對於年青馬大賽的舉辦,吳京表示:“我很喜歡馬,我自己也有一匹馬,所以這一次年青馬的比賽當然要來支持,我跟謙哥(于謙)又是好朋友,我也是我們大謙世界馬主團的成員之一,所以對於拓展馬術運動這樣一次有意義的比賽我當然也要義不容辭。”

在提到自己和第一匹馬的故事時,記憶深處,吳京對於“九號”依然有著一種莫名的、無法割捨的情節。

“九號”像極了楊過那匹喝酒的黃毛瘦馬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吳京與他的第一匹馬,是在1998年他拍電視劇《新少林寺》時開始結緣的。這匹馬有兩個名字,第一個名字叫“九號”,後來在拍攝開機之前,“九號”在拍另一部戲時,不幸把頭給撞壞了,在大家都以為他不行了的時候,他居然奇蹟般地跟了回來,從此,這匹馬又多了一個外號--“瘋子”。

“這是一匹騮色的馬,也就是說棗紅馬,黑毛、黑鬃。這馬有一個特點,跑起來非常的顛,但只要看到前面有馬或驢,它就必須得超過去。感覺就像是武俠小說裡面楊過那匹喝酒的黃毛瘦馬一樣。一開始,我並不是很適應這匹馬,因為騎馬打仗手上還要拿著槍和棍。這匹馬很顛,我就很難掌控他,後來經過與練馬師的一番交流後,我慢慢也懂得了,馬跟人一樣,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你對他什麼樣,他就對你什麼樣。”據吳京回憶道。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因此,在拍戲之前去體驗生活的時候,吳京就開始夜裡3點鐘起床備鞍、刷馬、餵馬,這些事情都是他自己來,把馬打理的乾乾淨淨。

與楊過那匹愛喝酒的黃毛瘦馬不同,這是一匹喜歡吃饅頭的北方騸馬。“因為每次我們劇組都會剩盒飯,那時候我們經常拿著米飯來餵馬,但我那匹馬就很怪,偏偏不吃米飯只吃饅頭。一開始每次餵它饅頭的時候,一邊吹著口哨,一邊喂。後來慢慢的,離它有一步遠的時候,伸開手吹口哨再喂,再後來五步、十步,慢慢的養成一個習慣,只要一吹口哨,馬就會自己蹭過來了。”吳京講到。

馬和人一樣,需要用真情換真情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據吳京回憶,此前在劇組時,由於馬匹不夠用,他的“九號”要借給別的演員用一下,結果因為對方太大條把他弄疼過好多次,“九號”一般是不會隨便起揚的。但有一次他們騎馬拍對手戲,對方在收兵器時不小心用力地撕扯到馬韁,可能真的勒得太疼了,“九號”忽然間就馬上起揚了,結果當場就把這個演員給摔下了馬。

這件事更加深了吳京對馬的理解:你對馬好,馬就會對你好,你對他不好,他就會對你不好,這也折射出生命對生命的一種尊重和感覺。所以馬對吳京來講,也是一個更可能需要去憐惜的動物。

從那以後,“九號”就成了吳京的小跟班。“無論是早晨起床,我們趕著馬去現場,還是下午收工,我們騎著馬回宿舍,或者是間隙的時候,我們在草原上穿著戲服,拎著我的棍子,我也不用牽著馬,這匹馬就會默默的跟在我身後溜達著。夕陽西下,殘陽如血。那種感覺好像真的又回到了古代英雄的戰場。”通過吳京的描述,我們也從中悟到,無論是和馬相處,還是對待任何生命,都需要真情換真情,用心對待就會有回報。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演員吳京、詠梅出席年青馬西塢大獎賽。

在提到是否會拍與馬相關的電影時,吳京給出的答案是:“其實這種設想,我十年前就有過。關於馬戰,因為以前我們的攝影技術、CG技術包括馴馬的技術可能都不是很成熟,那個時候要拍馬戰的話,你拍一場馬戰,估計得弄殘幾十匹馬,所以,大家就沒有怎麼去拍,因為,對馬的傷害太大。而且,對於中國來講,好像咱們中國的電影,對於馬戰拍得並不是特別的多,所以一直挺想拍的。馬術發展到今天,無論是馴馬、國外的技術引進,還是我們對馬的培育都越來越成熟,我想現在應該是時候拍一部電影了。而且十年前,我就有過一套所謂的自己的拍馬戰的方式,希望有機會可以實現它。”

年青馬大賽對行業有“龍文鞭影”的寓意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中國人自古愛馬,光詩經裡面和馬相關的漢字就有50多個。還有周朝貴族的愛馬、秦始皇兵馬俑、霍去病的陵墓石雕、唐太宗的昭陵六駿、帝王將相愛馬,馬鳴風蕭蕭。說到這,想起我拍的一部電視劇就叫《馬鳴風蕭蕭》。雪上空留馬行處,邊塞詩人愛馬,從古到今,中國英雄和馬就有著不解之緣,留下了特別多愛馬的詩句和典故,如劉備的盧馬躍檀溪、關雲長赤兔馬千里走單騎,秦瓊英雄末路,差點賣了黃驃馬,岳飛八千里路雲和月、郭靖的汗血寶馬以及成吉思汗的蒙古馬征服草原。”提到關於馬的文化和歷史,吳京如數家珍。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我們講龍馬精神,馬就有龍的精神,亦是中國人的精神。有個成語叫龍文鞭影,說的就是叫龍文的古時良馬,見鞭影則疾馳。”正如吳京所言,這次年青馬西塢大獎賽的舉辦,對於馬術行業的長遠發展而言就暗含一種鞭策的意義。通過首屆中國年青馬西塢大獎賽的成功舉辦,能夠激勵更多愛馬的有志之士一起參與到這場馬文化教育運動當中來,共同關注和見證駿馬的堅強、勇敢的成長之路。


年青馬大賽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是一次良好的啟發,目的在於夯實年青馬培育和調教的基石,讓中國馬術在世界馬術舞臺嶄露頭角,讓中國良駒走向國際賽場。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于謙、吳京出席西塢大獎賽。

在提到與年輕騎手的培育與交流時,吳京稱自己本身作為科爾沁右翼中旗扶貧的形象代言人,在科爾沁右翼中旗做了一個育馬計劃,就是扶貧攻堅戰,跟當地的萊德馬業一起培養騎手,讓他們共同致富,和其中的這些年輕的騎手也有過交流。

吳京親身瞭解到,他們祖祖輩輩養馬、愛馬,通過馬讓自己脫貧,現在過上好日子。他們對於馬這種動物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而且也能夠通過馬讓更多的人走出貧困,從而可以更好地弘揚蒙古馬精神,也就是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如今,當馬由原來的騎乘的工具變成了現在的欣賞、運動、娛樂的一個項目時,中國馬術必然也會有一個大發展。

吳京談他的第一匹馬:我想,是時候拍馬戰的電影了

2003年,橫店影視城,吳京摸著馬背臺詞,

(文圖/海餅乾,除署名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