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首個航空產業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

新華社西安11月8日電(記者付瑞霞)8日上午,隨著第一批航空製造類貨物順利入區,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這是中西部地區首個以航空產業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

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於今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首批入區的貨物,是西安航空基地轄區企業西飛科技(西安)工貿有限公司進口的航空零部件。這一批貨物從美國進口,進入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進行保稅倉儲,再出區由該公司將其加工生產成航空部件,出口銷往國外。

“我們公司主要從事航空零部件的加工生產和貿易服務,每年進口航材六七千票。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的封關運行,使公司能夠享受保稅倉儲、保稅物流等優惠政策,大大節省採購成本和物流成本,為公司開展進出口貿易提供便利。”西飛科技(西安)工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仲南說。

西安航空基地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姚湧表示,西安航空基地將不斷強化與駐區海關的溝通機制,完善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的功能配套,推進行政審批服務提質增效,加大對企業政策扶持力度。

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後,將以民用航空產業為核心,按照國家賦予的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和保稅服務三大功能,大力發展飛機裝配和維修改裝、國際採購與分銷配送、國際中轉、加工製造、研發設計、對外貿易、檢測和維修服務等保稅業務。

中國航空國際轉包生產始於20世紀80年代,正是由處於西安航空基地的中國航空工業西飛公司為波音飛機轉包生產零部件開始的。目前,以西安航空基地為載體的西安航空產業佔據了中國航空國際轉包生產的近半壁江山,是世界主要大中型飛機、發動機及零部件不可或缺的供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