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姓”爺爺堅持按家譜給寶寶起名,寶媽:也不看看字輩是啥

如今,給寶寶取名字,儼然成為一家人“齊心協力”的一件大事,為了給寶寶取一個好名字,往往是全家一起上陣,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智慧。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一家人也免不了會有起爭執的時候。

這不,一位寶媽網友在網上發帖就說起了自家的煩惱事:

她家老公姓牛,家裡取名一直是按照傳統的輩分來的。寶寶出生後,問題來了,因為到了這一代的字輩是“史”,她堅決不同意給寶寶取名“牛史×”,孩子爺爺卻很堅持,說家裡的傳統一直是這樣的,不能到這一輩就壞了規矩。

“牛姓”爺爺堅持按家譜給寶寶起名,寶媽:也不看看字輩是啥

兩個人都很堅持自己的看法,為此已經吵過很多次,而寶爸在中間只是兩頭說好話,沒有自己的立場。現在馬上要辦出生證明瞭,寶媽和爺爺的矛盾更加激烈了,幾乎到了鬧僵的地步。

在給寶寶取名的時候,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並不少見,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時,真的沒有解決辦法了嗎?其實也不是!

1.給寶寶取起兩個名字

寶媽考慮到的是如果寶寶叫“牛史×”,以後在學校和社會肯定是要遭到調侃和嘲笑的,對孩子非常不利,因此才堅決反對。

“牛姓”爺爺堅持按家譜給寶寶起名,寶媽:也不看看字輩是啥

寶媽的這種考慮是非常正確的,但爺爺既然這麼堅持,那就不如折中一下,給寶寶取兩個名字:一個按字輩起,入族譜,平時在家裡叫,當小名用(家人一般不會連名帶姓的叫,這就避免了“牛史”的尷尬);再按寶媽的意見取一個名字,用來上戶口在外面用。

這樣一來,既顧及到了雙方的意見,又避免了寶寶以後被人叫做“牛屎”的尷尬。

2.寶爸出面勸說一方放棄自己的意見

很多時候,長輩之所以和寶媽產生衝突,是因為寶爸在中間“不作為”,不表明自己的立場。

“牛姓”爺爺堅持按家譜給寶寶起名,寶媽:也不看看字輩是啥

像這位牛姓爸爸,如果能為孩子的以後考慮,應該就會聽從寶媽的意見了。如果他能和寶媽站在同一個陣營,對孩子爺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許老人就不會這麼堅持要按輩分取名了。

給孩子取名字,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名字一旦上了戶口,要想再改是非常麻煩的。因此在給寶寶取名時,最好要避免以下幾個問題:

1.不好的諧音和歧義

漢字同一個讀音通常有很多個字,有時候取名時用的明明是意義很好的字,但和姓氏組合在一起後,就產生了不好的諧音和歧義。這種情況往往會讓孩子遭遇被起外號、被人取笑等,從而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小的負擔。

“牛姓”爺爺堅持按家譜給寶寶起名,寶媽:也不看看字輩是啥

2.名字筆畫太多或太生僻

寶寶剛出生時,可能隨便一個名字都無所謂,但等到了上學的年紀,如果名字寫起來筆畫太多、過於複雜,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就像大家調侃的“別的孩子試卷都做一半了,你的孩子還在寫名字”。

此外,名字是用來交流和使用的,過於生僻的字一般人既不會讀,也不瞭解其含義,用這樣的名字會影響名字正常功能的發揮。

“牛姓”爺爺堅持按家譜給寶寶起名,寶媽:也不看看字輩是啥

3.過“大”的名字

雖然父母通常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夠有超人的能力或成就。但是,如果這種期望體現在名字中,給孩子取一個特別“大”的名字,未必是件好事。

例如,如果給孩子取一個像“霸天”之類特別狂妄的名字, 或者“乾隆”之類的與著名帝王、領導人同名的名字,如果孩子將來的成就與名字反差太大,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嘲笑。

今日話題:如果長輩要求你按字輩給寶寶取名,你會同意嗎?歡迎大家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