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光榮時代》最後幾集咋樣?

DDBa269


比如槍戰戲確實有那麼點假,說實話看的讓人容易有點犯尷尬癌——因為這劇創作出來的重點,就並不在還原真實的槍戰場景和服化道啊。公安部拍這個劇,人家的目的顯然不是給你重點展示當年第一代公安怎麼擒拿罪犯,擊斃特務啊。

比如節奏太慢——說實話,如果編劇想要做到大事完全不虛、還要結合歷史事件這個標準的話,情節想要驚心動魄還要緊湊,這個怕也很難。

所以現在這個主線鄭朝陽兩兄弟潛伏與反潛伏,接近單元劇的形式,穿插溫馨歡樂日常的節奏,其實是有原因的。

建國後清除潛伏在北京的冷棋,這題材如果能完全放開腦洞,其實真心可以拍的不錯。但是關鍵這是個獻禮片,要體現歷史真實事件,劇本要審的,又不能按著長安十二時辰那個風格編一部北平城十二時辰。

真實的抓特務肯定也驚心動魄,但能不能驚心動魄地一環扣一環拍五十多集,我表示十分懷疑。

你拍潛伏,主角餘則成在暗,軍統中統在明,解放戰爭棋局未定,一步險步步險,本身就有懸念有刺激。

好現在你拍光榮時代,北平已經和平解放了,馬上就百萬雄師過大江了,他鄭朝陽在明,所謂的冷棋在暗,緊張感會差很多的……真的會差不少。第一集鄭朝陽出北平城是什麼節奏,到今天第五六集成功光復北平之後是什麼節奏?

國民黨的特務不能編的太手眼通天太離譜,所以主線就要慢下來。除了明暗對峙的戲碼,其他的鬧上天去也是人民內部矛盾,西直門片警故事,但是沒矛盾這個情節又不好推動。

所以就要有人來製造一些小的矛盾。

誰來呢?鄭朝陽鄭朝山兩兄弟已經是主線了,那就只能是其他角色。

白玲和郝平川這兩個角色,之所以會有人覺得突兀、不合適,是因為他們性格中的某一部分特質被刻意誇大了。人物要有情節,這兩個人物不像鄭氏兄弟,不像尚春芝,本身就有故事有衝突可寫。沒辦法的事情,不放大性格,矛盾哪來情節哪來。

我看微博上有不少人覺得白玲容易出戏。但說實話,妝這個事不怪演員,角色也確實不好苛責,實在是在情節設計這一步就很難周全。

光榮時代這個命題作文拍成現在這樣,其實還是相當不錯的。

看看黃志忠張譯薛佳凝幾位的演技,至少現在,我覺得還不虧。

======

P.S.

忍不住提醒大家一句:我看張譯老師自從十一兩部電影演技上了熱搜之後,營銷號現在就跟蒼蠅見了血似的,已經上綱上線到張譯演《光榮時代》這種劇是辜負了觀眾對他的喜愛上去了。

我做了張譯這麼些年的粉絲,想真心對張譯這個演員有些好感的粉絲和路人們,提醒兩句話:營銷號自有營銷號的生意要做飯要恰,咱們自己可得想明白,千萬別跟著這幫人亂喊,說劇本也好別的什麼人也好對不起他的演技。合著照著這個邏輯,若是十年沒有好劇本,沒有好的對手演員,張譯老師乾脆關張大吉得了唄?

他值得一個精妙的劇本,但天底下哪有那麼多完美的劇本。他願意去演好每一個他接了的角色,甚至是有挑戰的角色,也願意去給人搭戲,願意去傳幫帶,他喜歡演。

那不就得了。


快樂擺渡人


悲劇的結局,讓人回味許久,現實是殘酷的,人也不能活在幻想裡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


我沒時間看


子云說社群


我剛開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