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精若真的"嚷上靈山",西天佛門究竟有沒有辦法應付?

囿山綠城


印象中,西遊記裡的如來佛祖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他一招如來神掌就降服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此後又先後降服了六耳獼猴、大鵬金翅雕等厲害的妖魔。在安天大會上,玉帝還請如來坐了首席,甚至三清、四帝這樣級別的神仙也要向如來拜獻。



不過在西遊記原著中,如來佛祖也有服軟的時候,就是孫悟空上靈山向如來搬救兵降服青牛精,可是沒想到如來卻道:"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鬥,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注意,如來講這句話確實有失西天佛門一把手的身份,給人的感覺他有些怕青牛精。


如來的嘗試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他讓降龍、伏虎二羅漢帶著十八顆金砂丹去,結果也給青牛精的金剛琢收去。最後主人太上老君出場,還添油加醋地說了一句:"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好像這個金剛琢除了芭蕉扇,這世上就真的沒有法寶可以剋制它。

那麼,假如真的像如來講的那樣,孫悟空向青牛精透露是如來洩密,青牛精"嚷上靈山",西天佛門究竟有沒有辦法應付?

我們先來看如來手裡的幾件法寶:金緊禁箍兒、錦瀾袈裟、九環錫杖、金缽盂、金丹砂等,除了金缽盂,其它的幾乎都是雞肋。而金缽盂的最佳戰績是禁錮過六耳彌猴,假如用來對付青牛精,估計一祭出就被其吸走。即使如來先出手禁錮住青牛精(就像六耳獼猴一樣),青牛精照樣可以騰出手來使用金剛琢。


因此,理論上來看,如來用法寶是沒有辦法勝過青牛精的,當然佛門中高手如雲,彌勒佛手裡有金鐃和人種袋,觀音手裡有淨瓶、紫金鈴,靈吉菩薩有定風珠等,這些法寶能勝過青牛精嗎?紫金鈴乃太上老君法寶,肯定排除;定風珠對付金剛琢根本沒有意義;觀音的淨瓶可裝四海之水,但金剛琢也可以剋制水(孫悟空試過);唯一有希望贏的是彌勒的金鐃和人種袋。



不過,金鐃也是禁錮型法寶,孫悟空被裝進去後,活動自如,青牛精同樣可以騰出手來取金剛琢吸走它。倒是人種袋,人被吸進去後"一個個都骨軟筋麻,皮膚窊皺"。假如青牛精未使用金剛琢被人種袋吸收,自然也就搞定,但如果同時使用,根據金剛琢能套諸物的屬性,人種袋也難倖免。而且,金剛琢就套在青牛精手上,而人種袋在彌勒腰上,若論出手速度,金剛琢顯然更勝一籌。

所以,如來所忌憚的,正是西方佛門確實無法寶可剋制金剛琢,因此不想惹青牛精的麻煩。但假如青牛精真的打上門來,如來憑藉自身的法力神通還是能夠戰勝青牛精的。



如來最讓大家稱道的、也是名氣最響亮的一項神通,就是如來神掌,此掌降服孫悟空時: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當然,青牛精倒不怕什麼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他可以用金剛琢收了。但如來的手掌他根本吸不進去,此掌不但巨大無比,而且堅硬無比,力大無窮,可以一掌將孫悟空推出天邊之外,自然也可以一掌將青牛精打得無影無蹤。

可見,太上老君自詡的金剛琢能套諸物,但恰恰有個弱點,不能套人。 所以青牛精"嚷上靈山",如來其實並非真害怕,而是因為不想得罪太上老君罷了。


囿山綠城


如果青牛精打到西天如來佛祖哪裡,如來有沒有辦法應付呢?辦法是有的,但是如來不敢,他沒有這個膽量,因為青牛精可是太上老君的坐騎,如來不敢和太上老君結仇,除非如來想快點終結他一手經營的西天大計,和太上老君一決高下,而且還不一定能打贏太上老君,因為老君可是道祖,住在三十三重天,曾一氣化三清,開天闢地的最高級的神仙,而如來比太上老君還要低兩個級別,如來只是五方五老之一,比四卸之一的玉皇大帝還要第一個級別,所以說如來不敢得罪太上老君。

青牛精趁牛童打瞌睡時,偷走了太上老君的金剛琢,然後下到凡間當起了妖怪大王,而這個金剛琢就是孫悟空曾經大鬧天宮時,太上老君拿來收伏孫悟空的兵器。青年精也曾經和孫悟空打鬥過,武力值可能比孫悟空低,可他手上的兵器金剛琢,要比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牛逼多了,風雨雷電水火,在金剛琢面前都是小兒科,只要青牛精拿出金剛琢,所有武器都會被收走,金剛琢在《西遊記》裡面可以說是最厲害的武器了。

如果青牛精帶著金剛琢,打上西天如來佛祖哪裡,如來有沒有辦法應付呢?我想青牛精會被如來佛祖輕輕鬆鬆收伏,因為在絕對實力面前,其它的都是浮雲,主要原因是不敢得罪太上老君而已,最後如來為了能順利完成取經大計,不得不大出血,一共拿出了十二座金山出來送給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也不和如來客氣,十二座金山全收了,收了十二座金山的太上老君,最後而兌換了和如來默契的約定,下界收伏青牛精,好讓取經隊伍上路。






經典電影電視劇


青牛精嚷上靈山。

這裡面隱含了一個神秘的東西。那就是活人的耕牛與死人的墳地爭地。

這是漢唐以來遇到的一個根本性矛盾。

死人的土葬與活人的耕地爭地。

這也是西遊記的根本主旨。

佛教代表的是喪葬行業。

青牛代表的是子孫後代的耕牛,

孫悟空,就是子孫領悟祖先塵歸塵土歸土。

自古以來中國以死為大,佛教視死如歸,視去如來,看淡生死,四大皆空,

佛教主張火葬,主張喪葬從簡,

生前建功死後成佛,坦然輪迴,

這些喪葬理念比孔儒的棺木土葬人殉陶俑殉葬更先進,

這是唐代李世民喪葬改革造福後世引入佛教喪葬的善政初衷。

唐代道教,注重農耕,注重水利,注重二十四節氣,而佛教侍奉死人,

人固有一死,駕鶴西遊是必然的,所以佛教喪葬業地盤不斷擴大,

耕牛,衝犯靈山,活人要吃飯,死人要香火,佛道之爭,耕地與墳地墓地之爭越演越烈,

李世民喪葬改革,變漢代小陶俑,為紙人紙馬,銅錢陪葬為紙錢上供。

保障了唐代耕地面積。


AUTUYT


沒有辦法應付,因為青牛精代表的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曾騎青牛出關,化胡為佛。在西遊世界裡,太上老君居住在三十三重天兜率宮,是至高的存在,如來佛祖不敢與太上老君正面衝突,所以派屬下打下十二粒金剛砂,被青牛精金剛圈收了去,相當於送出十二座金山後,告訴孫悟空你去找太上老君吧。因此,除了太上老君,不知道青牛真實身份的打不過他,知道青牛真實身份的又不敢打,最後也只有太上老君收了法寶,喊了一聲:牛兒,回來吧。這才滿意的回了兜率宮。




國寶館藏


"嚷上靈山"是佛祖自己說的

唐僧不聽孫悟空警告,誤入青牛精的洞府被捉,孫悟空前去挑戰,不料那妖怪武藝高強,和孫悟空打鬥不分勝負,最後用寶物一下子就把金箍棒收走了。

孫悟空見那妖怪認識自己,懷疑他是天庭偷跑下來的,於是去天庭找玉帝查證,雖未查到此人行蹤,但玉帝還是派人下界來幫助孫悟空。

天庭的大神來了一撥又一撥,但都和孫悟空的命運一樣,青牛精圈子一出,所有人的武器統統被收走,無一例外。

孫悟空絕望之際想到如來佛祖佛法無邊,而且又身具慧眼,定能識別這妖精的來歷,於是來到靈山求救。

如來佛祖用慧眼遙觀,一切盡收眼底,所以對孫悟空說:

“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鬥,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我這裡著法力助你擒他去罷。”

佛祖說的很明白,我知道那個妖怪的來歷,但是不能直接給你說,你若出賣了我,他不與你鬥了,肯定來到我靈山來禍害,也是麻煩。

但孫悟空的事還不能不管,畢竟他是給自己做任務的,所以佛祖派了十八尊羅漢攜帶十八粒“金丹砂”與悟空助力。

佛祖做事令各方皆大歡喜

十八羅漢下來後面對青牛精,不料和前面眾人的命運一樣,十八粒“金丹砂”一下子又被那個圈子收走了,佛祖白白賠了十八座金山。

之後羅漢按佛祖提示,告訴了孫悟空一條重要線索,讓孫悟空去離恨天兜率宮太上老君處找原因。

孫悟空一聽馬上就明白了,怪不得佛祖不敢直接告訴他真相,原來這牛是太上老君的,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地位超然,佛祖自然得有所顧忌,所以賠了十八座金山以表歉意。

孫悟空找來了太上老君,老君收走了青牛精,眾人皆大歡喜,西天取經的故事才得以繼續進行下去。

靈山究竟有沒有辦法應付青牛精

按如來說的,青牛精是個桀驁不馴的傢伙,依仗太上老君的勢力,拿著太上老君的金剛琢,他還真敢嚷上靈山,找佛祖理論一番。

畢竟以前還真有大鬧靈山的主,而且不止一人。

蠍子精勉強算一個,她自己說並不懼怕如來佛祖,當年蟄傷了佛祖,最後也是全身而退,隱居好多年安然無恙。

大鬧靈山最成功的就是金鼻白毛老鼠精。她三百年前在靈山偷食瞭如來的香花寶燭,如來差李天王父子將她拿住,最後卻饒了她性命,和當年孫悟空的待遇一般無二。

青牛精若是大鬧靈山,出於對太上老君的尊重,如來佛祖肯定也不會和他一般見識,多半也是去天庭請來人把他拿住帶走。

但要是惹得如來佛祖動了肝火,估計青牛精根本就不是他的一合之敵,因為西遊記中就幾個敢於稱祖的大神,如來佛祖恰恰就是這其中和道祖太上老君一樣厲害的存在。

太上老君是天庭寶物的製造專家,而如來佛祖則是靈山寶物的生產專家,經他手流出的寶物一點也不比太上老君的少,而且每件都是精品,威力不可小覷。

就如孫悟空、六耳獼猴一般,看著厲害,在如來佛祖手底下也撐不過一招,青牛精和他們水平相當,估計也是一樣的命運,畢竟實力差的帶多了,光有寶物是沒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