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毛寧和楊鈺瑩的成名之路

只簡單的識詞、聽曲,對於一首歌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歌曲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生命力的,一定要賦予其歌曲本身的含義,否則只能曇花一現。《心雨》這首歌曲的記憶還停留在兒時,那時每天早上起床後,電視機裡播放著這首歌。旋律一響起,整個人感覺莫名的輕鬆。時隔20多年後的今天,評一評《心雨》。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倆位演唱者,被譽為上世紀90年代的“金童玉女”楊鈺瑩,毛寧。楊鈺瑩早年憑藉著甜美,清新的嗓音被音樂人陳珞發掘後推薦到廣州發展。毛寧俊朗的外形十分惹人喜歡,很快成為了人們心中的“金童玉女”。這首歌當時是大街小巷無人不曉。《心雨》整首歌旋律優美,婉轉動聽,聽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像是不能嫁給自己心怡的男子,只能委身嫁給他人為人婦的那種痛苦而決絕的心境。楊鈺瑩演繹的惟妙惟肖,再加上毛寧低沉而深厚的男性聲音襯托,使得該首歌耐人尋味。誠然,這首歌開始並不是給他倆準備的。當時1987年馬兆駿與劉振美是為藝人李碧華打造的一首傷感情歌,劉振美填詞,描述了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子要與自己深愛的男子訣別嫁作人婦的內心獨白。《心雨》就是這樣誕生的。從詞角度觀察,我們要留出美好,留住“往惜”,讓我最後一次想你,繼續前行。有人會說,這都是你根據自己的經歷寫的。但,我相信你也譜寫過自己的一首《“心雨”》,只是你沒有發覺和其自身的形式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