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請不要扭曲他對愛的認知!愛太滿與愛無能都是“幸福殺手”

還記得轟動一時的"留學生機場弒母"案件嗎?

愛孩子請不要扭曲他對愛的認知!愛太滿與愛無能都是“幸福殺手”

汪某獲刑3年半

汪某24歲,日本留學5年,花費超過150萬元。從未勤工儉學,每月張口找母親要7000元學費和生活費,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是拿不出錢,他嫌棄母親不能滿足他的生活費需求,而拔刀相向。竟在上海浦東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分別在母親頭部、手臂、腹部連砍、刺9刀致其母胃、肝盡破,當場昏迷,被送進醫院重症監護室。

在這一場弒母悲劇中,行兇者稱,腦子裡一片空白,腦子裡是不是一片空白,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但這兒子雪白的利刃、母親殷紅的鮮血,愛與恨的交織,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卻在提醒我們,在教育問題上,存在另一種“致命”的空白。事實上已經24歲的汪某,完全可像大多數留學生一樣,靠自己雙手去打工掙自己的生活費,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但是媽媽卻擔心孩子吃苦受累,不僅學費,就連衣食住行樣樣都為兒子考慮周到,以便兒子能夠心無旁騖專心讀書。這樣的付出,看似是愛,其實是害。是母親的事事包辦剝奪了孩子學會付出和感恩的機會。

類似的新聞不絕於耳:

1、 湖南衡陽逸夫中學初三學生顏某殘忍殺害父親 據 2004 年 5 月 24 日《三湘都市報》 報道, 因怕偷不著錢上網, 衡陽市某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顏某竟將父親活活弄死。顏某隨即被警方刑事拘留。 經審訊, 顏某交待了殺人原因和經過。 案發當天, 顏趁母親外出、 父親顏和祥還在熟睡中, 想拿點錢出去玩, 便翻了翻父親掛在床架上的褲子口袋, 由於父親當時翻了一下身子, 顏以為父親醒來了, 就連忙用鐵錘砸、 水果刀刺、 鋼鋸條鋸的辦法殺死了父親。父親死後,顏將身上的血漬洗淨,從父親的褲口袋裡拿出140 元錢,離家出走。

2、 浙江金華市第四中學高二學生徐力, 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2019 年1月17日中午,徐力放學回家吃過中飯後,因對其母當天對其學習上加以管束感到不滿, 便從家中鞋櫃裡拿了一把鐵榔頭, 趁其母吳鳳仙正在臥室織毛衣不備之際, 用鐵榔頭朝其母吳鳳仙頭部猛擊。致使吳鳳仙死亡。

這一條條生命,一樁樁血的教訓,是多麼的觸目驚心!足以讓天下所有父母警醒:不知恩, 不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作為父母, 我們不能不引起深刻反思和高度警覺!這是普遍缺乏感恩之心而引發的犯罪悲劇。

倘若案件裡的孩子在刺人和殺人之時想到的是同情和憐憫,並由此心生感恩,那麼,這樣的悲劇發生的可能性是否會降低?

01

是家庭教育矇蔽了感恩之心

最近,豆瓣上的一個帖子火了,一個10歲小男孩被親叔叔吐槽。

小男孩不僅成績優秀,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餘愛好也出類拔萃,最關鍵的是,小男孩覺得自己太優秀,嫌棄自己的父母配不上如此好的自己。

孩子說自己的父母太窮,只開得起十幾萬的豐田,他的同學都拿著iPhone手機,自己卻只有兒童電話手錶。

他的成績總考第一,才藝出類拔萃,然而,就是如此優秀的孩子,竟因覺得自己優秀而嫌棄父母,真實上演了一幕"狗嫌家貧,兒嫌母醜"的鬧劇。

"我努力優秀,是為了早日脫離無知無能的原生家庭。"這是這位考第一孩子的價值追求。

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小學霸,被父母捧在手裡,放在心尖兒上,含在嘴巴里,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給的最好的,卻遭到自己的孩子嫌棄。

在我國,如今的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在這種養尊處優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反哺意識較差,漠視父母的養育之恩,他們甚至認為人父母就必要為子女勞苦,他們覺得父母的一切付出理所當然。中國式父母則總是在無私的奉獻,哪怕在外工作賺錢再苦再累,也要牢牢的把孩子護在羽翼之下,不讓孩子經受一點風雨。但是往往就是這種從不教孩子獨立的"寵愛",卻把孩子推向深淵,不僅搭上了孩子的人生,讓他把天性裡面的惡發揮到極致,還會搭上自己的人生。

02

感恩從家庭教育抓起

一個優秀孝順的孩子,要從懂得感恩開始。感恩是一種品質,它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需要進行教育培養,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是培養感恩意識的起點和關鍵。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果。果實出了問題,多半是根也有問題,

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愛孩子請不要扭曲他對愛的認知!愛太滿與愛無能都是“幸福殺手”

我的小姨家經濟條件一般,兩口子就是普通上班族,生活很節儉,但是對兩個孩子卻是有求必應,只要孩子想要的東西就是砸鍋賣鐵也給她們買。老大六年級成績不錯,花銷也大,週末語文、數學、英語、鋼琴都要補,父母大部分工資都花在她的補習上。

上週放學回家,孩子吵著要買一部手機,小姨立刻答應把自己剛買的華為手機給她,但是女兒不答應,非要買最新款的蘋果手機,7000多塊啊!原因是她班上成績差的同學都用了蘋果手機,憑什麼自己成績那麼好要用國產手機呢?!小姨實在拿不出這筆錢,第一次拒絕了孩子的要求,結果讓全家人大跌眼鏡:女兒竟然找到爸爸投訴,最後一句話是:連個手機都不給我買,這樣的老婆,離了算了!

這就是我小姨省吃儉用、辛辛苦苦、一手帶大的女兒?父母以她為驕傲,甚至怨恨她的父母為什麼這麼窮? 當自己的孩子大言不慚地說父母就應該給我任何東西時,就是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傾其所有卻換不來孩子的感恩。

03

那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呢?

1、 在小事上進行感恩教育

同事上著班突然接到兒子電話稱忘記帶數學作業,要被老師批評,必須馬上送到學校。同事放下電話,二話不說立刻請假打車回家拿到作業就往學校趕,好不容易送到兒子手上,孩子非但沒有一句"謝謝",還埋怨媽媽整理書包不仔細。

從小事就可以培養孩子的善良性格,比如制定«家庭公約»:跟孩子約定做到每天回家進門先打招呼:"爺爺好!奶奶好!爸爸媽媽好!",飯前給長輩盛飯雙手奉上;從小細節做起,讓感恩的種子在孩子心裡慢慢生根發芽,感恩教育只需要從一句:"謝謝"開始。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為父母做些事。——讓孩子學會給予,懂得父母和別人的給予與幫助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當然或者欠他的。

2、 在實踐上進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的感恩教育側重理性引導,著力於人的思想上的感恩教育。實施途徑大多通過家長的說教和教師課堂的灌輸,生活中與感恩有關的實踐活動則少得可憐,這樣就很難收穫預期的教育意義。

家庭教育如果從實踐出發,讓孩子參加有意義的家庭和社會實踐活動,按照社會現實進行感恩意識的培育,才能培養出一個"暖心"的孩子。

愛孩子請不要扭曲他對愛的認知!愛太滿與愛無能都是“幸福殺手”

例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自己的工作現場,讓孩子陪伴一整天,親身感受體驗父母工作的環境、艱辛、掙錢的不易。理解每一分人民幣都是父母辛苦勞動所得,不要再認為自己的玩具、零食都是那麼容易得到,爸爸媽媽的付出都是天經地義。平時在家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機會做力所能及的事,並及時給以肯定和鼓勵。通過“做事”的實際體驗讓孩子知道家長操持一個家之不易,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感恩之心。

這樣孩子不僅知道索取,也習慣給予,才能在以後的生活中考慮別人的感受,也才會被別人接納和善待。

3、 學會"索求"和"拒絕"

  • 外婆拿出剛買的新鮮草莓給2歲的外孫吃,看他一口一個吃得那麼香,外婆就逗他:"寶貝,外婆好想吃一個。"正準備咬下一口的孫子立即將草莓送到了她的嘴邊,外婆開心的笑著說:"太乖了,外婆不吃,寶貝自己吃啊"。外孫又埋頭獨自吃著草莓。
愛孩子請不要扭曲他對愛的認知!愛太滿與愛無能都是“幸福殺手”

我們在埋怨孩子自私、不懂感恩的同時,想想這樣的畫面,多麼熟悉啊!家長因為愛孩子,總想把最好的留給他,可是在這個場景裡,孩子擁有了家長愛,但是卻失去了愛家長的機會,長此以往,孩子內心愛的萌動被遏制,愛的天性和能力被扼殺,被愛就成為家常便飯,習以為常後就不再考慮要去愛別人了。親情之愛原本是一種天性,是家長在愛孩子的同時不經意地扼殺了他們的這種天性,再反過來責怪孩子自私這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嗎?

  • 人來人往的大商場裡,孩子在玩具專櫃撒潑打滾,一副不買到手絕不罷休的樣子,為了面子也好,為了耳朵清淨也罷,父母都會心軟又心煩,買了了事。正是父母的溺愛,助長了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霸王脾氣,從而成為那個蠻不講理的"叛逆"小子。

父母對於孩子不合理要求的縱容,結果不但讓自己苦不堪言,也腐蝕了孩子成長的根基,為他將來的生活埋下了隱患。家長就應該拿出威信,"狠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培養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形成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

愛孩子請不要扭曲他對愛的認知!愛太滿與愛無能都是“幸福殺手”

18歲成人禮上感恩父母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感恩是中國人的美德,有了感恩之心,才會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回報社會,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懂得感恩的孩子就不會出現在新聞裡殺同學、殺父母、自殺;懂得感恩的孩子不會拿著父母的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去享受、去揮霍;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以身作則教出懂得感恩的孩子,這才是父母最成功的的事業,這才是一個家庭最牛掰的炫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