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週期之末,像一個週期的開始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周期之末,像一个周期的开始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1月8日,作為一年一度的中國資本市場盛宴,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第八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以“週期之末”為題發表主旨演講,與現場觀眾分享了其最近研究成果。

“雖然這個主題稍微有一點沉重,但是到了最後,你會發現,週期之末像一個週期的開始。”演講伊始,洪灝在觀眾腦海中繪出了一條想象的“曲線”。隨著剖析層層深入,這位被彭博新聞社評為“中國最精準的策略師”指出,2019年中國經濟的回暖很可能比大家想象的好,尤其是如果中美貿易談判能夠出現比較好的轉機,應該會看到股市給投資者帶來很好的回報。

此外,洪灝還在演講中對目前全球出現的民粹主義現象進行了探討。他認為,這一現象的產生歸根到底是一個經濟現象,是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如何在社會進行再分配的問題。

“作為經濟學家,我們特別關心短週期的運行”

對於這位對週期有著深入研究的頂級分析師而言,自然不會放過對歷史的觀察。洪灝向在座觀眾展示了兩份分別出版於90年前、32年前的報紙頭版,並以此作為切入展開演講。

“如果回去看一下90年前和32年前,尤其是90年前。我們看到報紙的第一個標題是——華爾街在恐慌中崩盤;副標題是——意大利王儲,即將繼任皇位的王子被企圖暗殺;右邊有一個更有意思的標題——美國的政客向美國國會提出申請,向他們捐贈70萬美元去請求美國國會通過對於美國本土企業的保護法案,實施增加對外國向美國出口的關稅。”洪灝表示,這份報紙的封面上沒有一條好消息,而今年10月剛剛過去,不得不讓人回想起90年前的10月,整個市場以及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事件,以及現在面臨的中美貿易挑戰。

“作為經濟學家,我們特別關心短週期的運行。”自2017年開始,洪灝對中美經濟尤其是短週期的經濟進行了非常細緻的量化研究。在本次高峰論壇上,他第一次將週期以量化的形式向觀眾進行了展示:每一個經濟短週期大約是3~3.5年,基本上是一個存貨再運作再投資的週期;2~3個3.5年的週期,也就是7~11年,形成一箇中週期,這是設備重新投資的週期。

洪灝以美國半導體出貨量同比增長變化做了一個模擬,觀察美國經濟短週期,“每一次7年的中週期的結束都伴隨著市場大幅度波動以及經濟的衰退,每一個鑲嵌在7年裡面的第一個3.5年短週期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實體經濟的衰退。”

在洪灝的展示中,中國、美國、歐洲的經濟運行皆表現出了短週期運行規律:

2018年四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中國股票市場展示出來的現象就是在2018年跌了將近30%,這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股市開始以來,在經濟沒有出現嚴重衰退的情況下,出現的最大的一次回調;

2018年四季度,在美股運行到歷史高位之後,直接從2018年9月第一個星期到2018年12月26號(就是聖誕節)跌了25%,成為美國曆史上在沒有發生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出現的最嚴重的一次回調;

將德國製造業產出的數據和服務業產出數據兩者運行速度之差做一個比較,可以看到,2019年三季度,德國製造業相對德國服務業的弱勢回到2008年的水平,也就是經濟大衰退、全球經濟危機的水平。

民粹主義根源在於再分配的問題

2018年,打著保護美國商業利益的旗號,特朗普發起了貿易戰。洪灝表示,仔細看美國關稅結構,基本上對於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大部分高附加值的出口產品增加了關稅。而中國對美國關稅的增加是對等的,非常有策略。

以美國的龍蝦出口為例,洪灝談到:“不買美國龍蝦,可以買加拿大龍蝦,也可以買印尼龍蝦,在美國把龍蝦的關稅從7%提到25%以後,外面把加拿大對中國的龍蝦出口關稅減到了7%。很快,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龍蝦基本上減少到0,但是加拿大出口到中國的龍蝦翻倍了,比較便宜,反而讓中國的消費者受惠了。”洪灝表示,從中美兩國出口數據看,2019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並沒有出現明顯下降,中國還在買美國的東西。但是由於中國商品增加了關稅,美國進口量少了,直接導致美國國內消費品通脹壓力開始上升。

而對於當下市場所熱議的貿易戰背後的民粹主義現象,洪灝也給予了關注和思考。

“民粹主義現象的產生,歸根到底是一個經濟現象,是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如何在社會進行再分配的問題。”洪灝指出,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代,儘管隨著社會進步,勞動生產率得到極大提高,但工人工資增長變化的速度是緩慢的,工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從而形成了財富和分配的不均衡。這個現象不僅僅在美國社會產生,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這種現象。

經濟回暖,信心開始增強

一切似乎並沒有那麼糟糕。

“我們看全球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指標,只看市場交易出來的價格。”洪灝指出,美國國債市場很可能是全世界流動性最好的市場,美國國債10年期收益率直接決定了全球經濟無風險收益率,這個無風險收益率最終決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個國家的利率水平。

據洪灝觀察,從上世紀60年代到現在,包括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份、1989年的美國借貸危機、1994年拉美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的“911”、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次貸危機、2012年美國國債主權評級被下調,每次美國國債10年期收益率的飆升,都伴隨著一場劇烈的市場和經濟的動盪。

“今天來看,今年三季度,市場對於未來的經濟增長展望出現極度悲觀的情緒,美國國債10年期收益率極度下降,到了2016年以及2014年前期低點的時候就再也沒有往下走了。同時我們看到,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開始進行降息。”洪灝認為,由於利率下降,以及貿易談判出現曙光,全球經濟對於2020年回暖的信心開始增強。

最後,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洪灝認為,從經濟週期運行在股市的表現看,2019年中國經濟的回暖很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好。

他指出,作為交易員,每個月有20.2天的平均交易天數,因此三年裡面大概有850個交易日。當對中國股市回報率進行分析的時候,可以清楚看到,中國股市在1996年、2004年、2011年以及2018四季度分別進入了中週期7年的底部區域,現在開始回暖,“尤其是如果貿易談判能夠出現比較好的轉機,這個時候應該看到股市繼續給各位提供很好的投資回報。”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