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愛喝酒到什麼程度?

智慧家居控


俄羅斯人的體溫永遠要比我們高2.5°C,因為他們身上流的不是血,而是40°的伏特加。

1.酒精賦予了俄羅斯生命.

俄羅斯人是相信上帝的,但是他們並不認為天地之初是一片混沌,至少混沌中還有伏特加,在這個極其寒冷的世界上,所有生命,一切源於伏特加,一切歸於伏特加。所以伏特加的俄文意思就是“生命之水”。

此酒入口不甜,不澀,不苦,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度數極高,一點就著,是俄國人愛到骨子裡的第一飲料,當之無愧的國酒。

而俄國最流行的祝酒辭是:“為了健康!”為了健康一定要多喝。據統計,俄國人平均每年每人要消耗15公斤白酒,每年15萬多人死於酒精中毒或路邊凍死,其中至少一半喝的是伏特加。

因為伏特加,俄羅斯人變成了酒鬼,但沒有伏特加,俄羅斯人民什麼也做不了。

俄羅斯疆域廣闊,人煙稀少,大部分地區屬於嚴寒地帶,且冬季漫長寒冷。酒不但可以讓身體迅速溫暖,抵禦嚴寒,還可以提神解乏,壯膽,是戰爭必備之良品。此酒伴隨著俄羅斯人經歷了沙俄統治,十月革命,蘇聯解體,甚至在二戰期間,國內糧食短缺,但政府仍堅持用糧食釀造伏特加並且準時準量的輸送到前線,確保士兵每天有100克的伏特加可以喝。戰爭勝利後,俄國人認為全靠伏特加給士兵的勇氣,伏特加是他們的驕傲。

至今,俄羅斯人民堅信他們喝的不是酒,而是他們的靈魂和精神。

圖:俄羅斯老漢連喝三瓶伏特加


2.酒文化根深蒂固

在中國古代,皇帝用來賞賜大臣的通常就是高官厚祿,金銀珠寶,最高待遇就是“免死金牌”。

但在俄羅斯,酒也是一種體面的賞賜。在彼得大帝時,就曾給有功之臣搬過一個“終身免費飲酒獎章”,這枚獎章並沒有含金量,因為他不是用金屬做成的,而是直接在你的顎下烙上一個印記,從此以後,你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抬頭輕拍喉嚨,所有酒類都可以免費暢飲。

這一直是一個嗜酒如命的民族幾百年來都不曾改變。

圖:“普京”牌伏特加


3.俄羅斯酒慌

目前,俄羅斯國內男性壽命在不斷縮短只有58歲,中國男性則是74歲。除了男性短壽,離婚率高,嬰兒出身健康率下降等這一系列社會問題都和酗酒有莫大關係。政府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過,早在蘇聯時期戈爾巴喬夫就頒佈過禁酒令。

這讓嗜酒如命的俄羅斯怎麼活下去呢,生命之水沒的喝了。這就好比一個普通人走在沙漠裡,三天三夜沒有喝水,這時候如果在你面前放一碗不明液體,你會喝嗎?

俄羅斯人給出了答案,實在沒酒喝的了,他們就喝古龍水,浴液,軟化後的髮膠,甚至剎車油。因為天氣寒冷,這些產品裡也會有一定的酒精含量。

這才有俄羅斯喝浴液喝死了60多人的新聞。

並且人們開始購買大量食糖在自己家釀酒,整個國內的食糖開始供不應求,遭遇短缺後只能限量分配。

酒精的力量遠遠比戈爾巴喬夫想象的要大的多。當時還有一個笑話說:

俄羅斯人在排長隊買伏特加,

有一個人實在受不了了,說:我要去市政廳殺了戈爾巴喬夫。

一個小時後,他回來了繼續在排隊;

人們問他:你殺了戈爾巴喬夫了嗎?

他回答說:殺他?那邊排的隊比這兒還長。

最終,禁酒令還是被取消了。


如今,在俄羅斯喝酒的人仍然很多,酒量也相當厲害,但也不能說所有俄羅斯人都酗酒,再經過媒體妖風一吹,好像喝酒都快喝的滅國了一樣。實際上俄羅斯不喝酒的人也很多,而且大部分的俄羅斯人還很喜歡運動。

俄羅斯這個勇猛又可愛的戰鬥民族,讓人又欣賞又搞笑。

留下評論和座標,有機會一起去喝酒。


大事件兒


你好,提問者我在俄羅斯待過,然後我本身又是從事白酒行業的,所以我比較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在2010年和2011年的時候,這兩年我在俄羅斯的伊爾庫斯克和莫斯科都待過。剛去的時候就發現俄羅斯人基本上走大街都會拎著一瓶酒來喝。因為我本人是做純糧小燒的,這麼多年在國內沒有接觸過,在大街上拎著啤酒瓶子或者白酒瓶子喝的人。剛開始我以為俄羅斯人會很能喝,很能喝。但是待過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並不是這樣的,俄羅斯人只不過是愛喝酒,如果真正比能喝的話,是真的喝不過中國人。

因為他們手裡拎著一瓶啤酒可以喝一整天。早上我看見這個人在拎著一瓶啤酒,晚上我又看見他還在拎著這瓶啤酒,而且這瓶酒始終是那一瓶沒有換過,他只不過想起來喝一瓶而已,俄羅斯人很能喝酒,很愛喝酒,所以俄羅斯後來下令禁止在大街上飲用白酒,禁止喝醉,因為喝酒俄羅斯凍死過很多人。

一般年輕人喝的都是啤酒,他們那種瓶蓋子一擰就開,呃,年齡大點的40歲或者50歲的人喝的都是伏特加。但是他們的伏特加和中國的白酒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因為他們沒有糧食釀造的白酒,大部分都是用土豆地瓜這些東西蒸餾出來的白酒。

但是他們喝中國的酒又不習慣,因為中國的瓶裝酒他們接觸的都是勾兌酒,而中國的糧食酒他們很少能接觸到。除非茅臺,五糧液這種酒他們特別喜歡。

後來回到中國之後,我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時間,我把我家的純糧小燒發給我,俄羅斯的同事們,他們真的很喜歡喝,因為這種酒喝了之後不上頭,他們的伏特加喝了之後會頭疼,就跟咱們中國的勾兌酒差不多。

但是俄羅斯人如果碰見一個能喝的,那真是特別能喝,三四斤白酒不在話下。











良心哥的糧芯酒


我國雖然會釀酒,也喝酒,但是嗜酒的人其實不多,醉漢也很少。而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國家,不僅每年的醉漢數量超過了200萬,而且他們喝酒就像喝水!

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說到俄羅斯,不少人第一想法肯定是“戰鬥民族”,俄羅斯人除了性格彪悍,愛喝酒也是出了名的。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會喝酒,而且他們經常隨身攜帶著罐裝酒,有時出門站在馬路旁隨時隨地就會來一口。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根據數據統計,俄羅斯每年會有超過200萬的醉漢,有五萬人會出現酒精中毒的現象。這個數據拿到我們國家來說並不多,但是在人口稀少的俄羅斯,這個可是佔了人口的一大部分比例。

而且在俄羅斯,每天都會有人因為喝多了而醉倒在路邊,走在俄羅斯的街頭,也能看見許多喝的醉醺醺的醉漢。

看到這裡你不禁要疑問了,為什麼俄羅斯人這麼愛喝酒呢?是因為酒好喝嗎?其實俄羅斯人愛喝酒並不是因為酒有多好喝,而是因為他們已經喝酒成了習慣,喝酒就像喝水一樣,所以才會有那麼多醉漢。

而且俄羅斯天氣寒冷,為了暖和身體,他們就會選擇喝酒。

因為俄羅斯的醉漢太多,所以政府在無奈下頒發了一個奇葩規定,那就是設立“醒酒站”。顧名思義,醒酒站是給那些醉漢來醒酒的,醒酒站裡有專門的警察和護士來幫助醉漢洗澡換衣服。

雖然醒酒站在俄羅斯到處都有,真有畫面感,集體醒酒真是刺激!但是對於這樣一個男女老少喝酒成日常的國家來說,還是顯得有點不夠用,而且這些醉漢也並不會因為醒酒站而改變自己喝酒的習慣。


智慧家居控


2011年,一位 居住在莫斯科的加拿大英語老師撰寫的關於俄羅斯的有趣事實的帖子開始在互聯網上流傳。其中一些受到了俄羅斯人的質疑,例如俄羅斯人沒有禮貌,不會說“請”和“謝謝”,但關於俄羅斯人的喝酒卻沒有一個俄羅斯人去質疑。

俄羅斯人對喝酒的熱愛能夠追溯到俄羅斯這個國家存在之前,當時,俄羅斯人還沒有伏特加,而是喝了酒和蜂蜜酒,一種用蜂蜜製成的濃烈飲料。根據歷史學家的說法,伏特加 在16世紀首次出現在俄羅斯,並迅速成為該國的象徵之一。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人喝這麼多?其中一個答案是由於遺傳,與歐洲人一樣,俄羅斯人將酒精慢慢代謝成有毒的化學乙醛,導致宿醉和其他不愉快的影響。

另一個導致俄羅斯酒精消費量高的因素與國家對酒精的管制方式有關。歷史學家亞歷山大皮扎科夫說,在16世紀和17世紀沙皇引入了一個國家酒館系統。酒館老闆被要求向財政部匯一定數額的錢,而不管實際銷售或消費了多少伏特加或葡萄酒,這就激勵了儘可能多的酒類銷售。政府從酒類銷售中獲得了鉅額利潤,俄羅斯人逐漸習慣了飲酒。”當局系統地使人們習慣於酒館。”皮扎科夫總結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當局開始瞭解酗酒對該國的危害。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禁酒運動發展迅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尼古拉斯二世全面禁止飲酒。當布爾什維克在1917年掌權時,他們遵守了禁令,但直到1923年。後來,蘇聯進行了幾次禁酒運動,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85-1990年在戈爾巴喬夫領導下進行的。在此期間,商店每天只允許銷售5小時的酒,價格上漲,葡萄園被毀。

從歷史到現在,俄羅斯人繼續大量飲酒,儘管在過去的五年裡,飲酒量有所下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2010年的一份報告,俄羅斯人均飲酒量是全球第四高的,為每年15.1升,僅次於白俄羅斯(17.5)、摩爾多瓦(16.8)和立陶宛(15.4)。然而,到2016年,俄羅斯羅斯波特蘭德佐爾的數據列出,俄羅斯的人均酒精消費量“超過10升”。雖然沒有給出確切的數字,但這意味著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每年15升以下。


走進伊拉克



桂馥祥儒酒文化大使


俄羅斯獵戶啤酒,酒精度17.5,很高了,倒也是勾兌的。普遍俄羅斯的工業啤酒也不太好喝。三隻熊,一隻熊,米勒,波羅的海,9號啥的,就是酒精度高一些。哈爾濱啤酒源於俄羅斯工藝。

俄羅斯買酒有年齡限制,切每晚七點以後應該不讓賣酒了,俄羅斯女士在哈爾濱都可以自己買一瓶哈爾濱啤酒用吸管喝。對他們來說就是含酒精的飲料。非常簡單。


地質人王旭


俄羅斯的酒相對比較烈,酒精味道衝,個人不太好接受!


西柏坡酒業


通常會不醉無歸式。因為冬天太冷,必須喝幾口,習慣了就變成日常了。加上喝酒有氣氛,高興起來就喝嗨了。


E68694032


這個不太清楚,但俄羅斯地處寒冷地帶,喜歡喝酒這是肯定的……


知酒官


冰天雪地不喝灑幹嘛,俄,產白酒55度味道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