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球場上看似大魔王,但街球手卻打不了職業,王治郅含蓄指出原因

籃球運動作為一項追求速度和力量對抗的競技項目,一直以來是群眾基礎最為廣泛的運動項目之一。特別是姚明在NBA的成功讓更多人接觸到籃球這項運動,姚明出任籃協主席後的改革讓籃球在國內進一步蓬勃發展。幾乎每個地方都能看到籃球愛好者馳騁的身影。

野球場上看似大魔王,但街球手卻打不了職業,王治郅含蓄指出原因

熱愛籃球運動的人非常多,但是能走上職業籃球道路的人卻少之又少。但是近些年隨著一些民間賽事和短視頻的興起,一些民間籃球愛好者通過野球比賽中的出色表現成為網紅,他們在民間比賽中可以說是大魔王一樣存在。近些年中國籃協除了加大對職業聯賽以及校園籃球的改革外,對民間賽事同樣有了政策傾斜,比如今年的CBA選秀就有很多草根選手參加。但無一人被選中,那麼不禁會有人問為什麼頂尖的草根街球手球員打不了職業籃球呢?

野球場上看似大魔王,但街球手卻打不了職業,王治郅含蓄指出原因

相信草根街球球員和職業籃球運動員一樣都對籃球運動充滿了熱愛,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職業籃球運動員。但能打上職業聯賽的街球手卻少之又少。中國球員最熟悉的從街球打到職業賽場最成功的當屬綽號“跳躍的靈魂”阿爾斯通。相信如果不是因為與姚明做過隊友,他在中國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儘管阿爾斯通是美國街球的傳奇人物,他在職業賽場也只是一個角色球員罷了。

吳悠在國內街球籃球的地位就好比阿爾斯通在美國街頭籃球的地位,身體素質出眾的吳悠經常活躍在人們的視線當中,與郭艾倫,艾弗森,保羅,kiwi,小托馬斯都進行過單挑,幾乎都是被完爆收場。據說吳悠也嘗試過CBA、NBL的試訓,但結果都不理想,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職業賽場的夢想,之後在ABL澳門戰狼隊短暫效力過。雖然ABL是亞洲低級別的職業聯賽,但是吳悠最後還是黯然離開。

野球場上看似大魔王,但街球手卻打不了職業,王治郅含蓄指出原因

籃球綜藝節目的興起捧紅了一大批球員,出了一些CUBA大學生球員,還有一些CBA的邊緣人物。比如這就是灌籃當中的凱瑞圖。凱瑞圖原本是CBA潛力新星,因為傷病不得不離開,同樣效力於戰狼隊的他目前已經站穩腳跟。除此之外,他在路人王以及灌籃中的表現也可以看出和街球手不在一個水平。灌籃1中張寧在與街球手熱狗的單挑中三個三分完爆熱狗,要知道張寧只是CUBA球員,他也被看作是有希望進入CBA的球員,但是能否站穩腳跟還是未知數。但是在路人王中張寧曾輕鬆戰勝一系列街球手奪冠。

野球場上看似大魔王,但街球手卻打不了職業,王治郅含蓄指出原因

曹芳,吳悠,鍾顯超,楊政,周銳目前是街球界比較活躍的球員,在面對職業籃球運動員或者大學生運動員時候他們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同樣是從事籃球運動,街球手為什麼離職業籃球有那麼遠的路呢?

其實原因無外乎身體天賦與後天訓練兩個因素,天賦決定一個人的起點,訓練決定一個人的上限。王少傑作為曾經CUBA賽場的大魔王天賦肉眼可見,這也是為什麼他會成為CBA狀元並且有很好發揮的原因。而曹芳三次選秀失敗絕大多數是因為身高的先天劣勢。

野球場上看似大魔王,但街球手卻打不了職業,王治郅含蓄指出原因

其次是後天的訓練,與職業籃球運動員從小接受正規籃球訓練相比,街球手的訓練強度以及質量與職業籃球運動員是不能相比的。所以籃球基本功以及技術運用上街球手自然差很多。灌籃中王仕鵬做的投籃測試只有王增傑合格就說明這個道理,而王增傑也只是打不上職業的邊緣人物罷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街球手大多數動作花哨,因為這樣才能吸引人們的眼光。但是實戰意義並不大,街球手頭盔就經常被人質疑不會打實戰。據瞭解之前王治郅在參加節目中被要求表現轉球,但是大郅直言自己不會,甚至是表示職業球員都不太會轉球。對此大郅含蓄的解釋道或許職業球員玩得比較專業吧。

野球場上看似大魔王,但街球手卻打不了職業,王治郅含蓄指出原因

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注重戰術配合。近幾年火起來的路人王也更傾向於1VS1,所以街球手更喜歡以個人能力解決戰鬥,所以他們更注重個人單打。但當街球手身體天賦,後期訓練,戰術意識與職業球員相比都相差甚遠的時候,能打職業的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說職業籃球運動員與街球草根籃球運動員的差距就在職業兩個字,有句話叫不要拿自己的愛好來挑戰別人的飯碗。但是要想真正走上職業的道路並不是單純的靠熱愛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