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學大儒,曾被謠傳“死”了3次,胡適調侃:怎至今還不死?

說起來民國時期,也是一個思想燦爛的時期,也誕生了不少的文人墨客,這些人在中國危難的時候,也曾挺直了中國人的脊樑,他們為教育後代言傳身教,立下過巨大的功勞,甚至他們用自己的筆桿子喚醒了當時中國人,可以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諸如魯迅先生等等,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另外一個人,如果沒有他,可能也就沒有後來的魯迅先生。

這個文學大儒,曾被謠傳“死”了3次,胡適調侃:怎至今還不死?

此人就是錢玄同,出生於1887年,本身是一個官宦世家,父親曾經中過進士,原本按照邏輯這樣的家庭教育,出來的也應該是封建迷信的酸儒,但事實上就是錢玄同本人從小就有些離經叛道,1904年不滿於清朝統治的錢玄同就剪掉了辮子,在當時可以說是大逆不道,但錢玄同不但這麼幹了,還在公開出版的報紙上,故意不用清朝的年號,而是採用甲子紀年法。

這個文學大儒,曾被謠傳“死”了3次,胡適調侃:怎至今還不死?

而且錢玄同本人還是中國第一個倡導用白話文的,錢玄同本身和魯迅的關係很好,兩人曾師從同一個老師章太炎,一開始魯迅根本不想出山些白話文,錢玄同當時擔任《新青年》編輯,親自前往魯迅家裡想請他出山,當時魯迅先生對這個社會極度悲觀失望,他對錢玄同說:如果一間鐵屋子,裡面的人都在沉睡,不久就要悶死,你叫喊一生,將所有人都吵醒了,大家都醒著等候死亡的來臨,豈不是太痛苦。

這個文學大儒,曾被謠傳“死”了3次,胡適調侃:怎至今還不死?

但錢玄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叫醒所有的人 ,未必沒有打破這個鐵屋子的可能,在錢玄同的勸說下,魯迅先生出山創作了第一本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由此可見錢玄同過人的口才和能力,說起來錢先生身上有很多的趣事,講話風趣幽默,又沒有架子,因此在學生中很得民心。

這個文學大儒,曾被謠傳“死”了3次,胡適調侃:怎至今還不死?

1927年,當時全國無論南北方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錢玄同本人不忿,說了一句極端的話:人過四十都應該死,不死的都拉出去槍斃,這句話後來被收錄到刊物之中,但是在往傳抄的時候,可能是當中出現了紕漏,結果錢先生的學生都誤以為老師真的去世了,紛紛發信函悼念,搞得錢老一家人哭笑不得。不過更搞笑的是胡適先生,胡適先生尊奉了錢玄同“四十而死”,在錢老四十以後,故意發函詢問:怎麼還不死?

這個文學大儒,曾被謠傳“死”了3次,胡適調侃:怎至今還不死?

當然第二次更是奇葩,1938年北平偽文物管理所所長錢桐病故,但傳抄過程中又出現失誤,大家又以為錢老去世了,不過這次罵的比較多,說錢玄同怎麼當了漢奸了,家裡也不敢讓他看,不過得到第二年,由於操勞李大釗先生子女生活一事,勞心勞力,最終突發腦溢血去世,享年5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