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小櫻桃們,楊紅櫻老師又出新書啦~今天想要推薦給大家的這套國內原創的圖畫書《熊貓日記》是楊紅櫻老師首次專為學齡前兒童精心創作的。整套共40冊,這次首推給大家的是第一輯“春天的故事”,10冊。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熊貓日記》書中以名為“咪咪”的大熊貓為故事主人公,以傳統的畫風勾勒出的季節和氣候變化為時間線索,是一套融認知、科普啟蒙、傳統文化、情商培養於一體的成長啟蒙圖畫書,對2-5歲的孩子進行全方位的通識教育。這套書既不是對中國傳統故事的簡單改編,也不是簡單粗暴的知識點和圖文堆積。很多畫面和場景,更加貼閤中國小朋友的生活習慣,讀起來也更加流暢的、具有濃郁中國文化特色。儘管引進的繪本讀物有不少特別優質的,但是我們也希望我們中國的小朋友在啟蒙階段,能接觸或者熟悉一些更具有中國元素的讀物,而不全是漫威人物或者小豬佩奇,這也是楊紅櫻老師選擇以中國國寶熊貓為這套書主角的初衷。

歷時三年打磨 專為學齡前兒童精心創作的啟蒙圖畫書


這套《熊貓日記》的創作,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在開始創作前,她已經觀察、調研、構思了三年。而楊老師創作這套書的初衷也也很明確——要給剛開始看書的兒童創作一套“通過這套書開始看世界”的作品。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第一冊《我是中國大熊貓》,關於本書主人公熊貓咪咪的介紹全在這裡,而且還有編排邏輯在裡面的。

太小時候熊貓咪咪出行時被媽媽銜在嘴裡,而稍微大一點以後則是被媽媽背在背上,等熊貓媽媽教會了咪咪更多的生活本領,他就可以自己玩耍。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小朋友在瞭解熊貓咪咪成長的過程中,也可以想想自己的成長軌跡,家長也可以引導小朋友們去思考。這樣有關聯的故事情節,也能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激發他們求知慾。

將豐富的知識啟蒙融入到故事中,幫孩子更好的認識世界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很大,即使是學齡前的孩子也是如此。在啟蒙讀物的選擇上,內容始終是最重要的:即要引人入勝讓孩子感興趣,也要在教孩子知識的同時滋養孩子的內心世界,保護好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和豐富發感受力。對於2-5歲的孩子,如果只選一啟蒙讀物,有這套啟蒙教育圖畫書——《熊貓日記》就夠了。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這套具有濃濃的中國文化特色低幼啟蒙圖畫書,雖然知識點也相當豐富,但沒有給孩子太多的“硬科普”,而是將一個個和孩子成長相關的知識點巧妙地融入到插畫和文字中,讓孩子自己去感悟、去發現。

認識動物

在這套《熊貓日記》中,不用帶孩子去動物園,也能給孩子來一場動物知識科普。除了能更瞭解本書主人公熊貓咪咪外,也可以讓小朋友認識並瞭解動物相關的知識點。比如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在《醒來了》這一冊中就可以瞭解到,除此之外,熟知不少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青蛙呱呱,它在哪裡睡了一個冬天,看這一頁的插畫就可以直觀地解釋給小朋友。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全身長滿刺的小刺蝟也是要冬眠的動物,刺是它們的保護衣,只針對想要傷害的敵人,看看小刺蝟是怎麼用渾身的刺進行自我保護的。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冬眠的動物還有小朋友覺得可怕的蛇,但事實上“毒蛇才是危險的動物”。毒蛇和普通的蛇區別主要頭部長什麼樣。

而在《從小長大》中,小朋友也可以瞭解到不同的小動物是怎麼長大的,它們的食物是什麼。比如小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螞蟻是怎麼生活的、小朋友剛出生是什麼樣子的等。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而在《比賽冠軍》這冊中,小朋友可以通過閱讀,知道不同動物們的不同的特長,比如跑的快的獵豹、跳得最高、最遠的紅袋鼠等。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認識植物


除了動物相關的知識點外,書中還有關於不同植物的介紹,滿足小朋友的好奇心。

玉蘭樹開花的時候,還沒有葉子,因為他們是先開花之後才長葉子的;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杜鵑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映山紅”,細心的小朋友如果仔細看《熊貓日記》,就能找到原因哦。此外,圍繞欄杆生長的薔薇、黃色地毯一樣的油菜花、代表富貴的牡丹等都可以在這冊書中看到。

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熊貓日記》是一套以熊貓為主角,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成長圖畫書,主角、故事、情感,所有的細節都實實在在體現出鮮明的“中國元素”。

孩子們在書中會邂逅一隻名叫咪咪的中國大熊貓,跟隨他的腳步走過春夏秋冬,走進人類社會,在他的日記裡感受一年四季的變化和生命的綻放。

在這套春天的故事裡,驚蟄屬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這天的天氣有哪些特點呢?看看熊貓咪咪的反應就知道了。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而在春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清明中,又有哪些傳統習慣在裡面呢?

清明節是要去給去世的親人掃墓的,此外清明時節這天還有特別的食物,用野菜和糯米制作成的野菜饃饃。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提升孩子的各種能力

優低幼啟蒙類的童書繪本,可以作為家長引導小朋友進行幼兒啟蒙教育的素材。同時在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社交能力等各方面對孩子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基礎認知能力

書中有孩子初看世界的基礎認知,比如春天是怎樣的、不同天氣的標識等;有極富節奏和韻律感的語言表達、有科普啟蒙、有情商及良好習慣的培養等。通過熊貓咪咪的成長過程,將這些孩子成長中要學習的知識非常自然地融入在作品中,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吸收進去。

比如在《從下長大》這一冊中,關於春雨的內容,簡練的一句話結合惟妙惟肖下雨的場景插畫,小朋友瞬間就能理解春雨是什麼樣的。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觀察力


父母和孩子一起讀這套圖畫書,可以通過這些精巧的細節構思,引導孩子去觀察畫面,發現更多隱含的知識。

在《吃得飽,長得好》這冊中,熊貓咪咪喜歡吃竹子,而且總是餓,不停地在吃呀吃呀,因此他長得又快又好。看看下面這張圖,雖然有些誇張的成分在裡面,但也能夠讓幼兒直觀的理解熊貓咪咪長的很快。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這套書還可以帶著孩子走入野外,觀察對比不同動物的飲食習慣。

如吃草的羊兒,伸長舌頭捕捉害蟲的青蛙,穿梭在樹枝吃松子的松鼠,在地裡犁田的黃牛,以及各種各樣忙碌的小昆蟲等。所有的這一切都將成為孩子眼中的美景,成為他們對大自然最初的記憶。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行為習慣

幼兒階段,是孩子行為模仿能力的高峰時期,好的習慣引導,可以幫助小朋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生受用。

為了讓小朋友有更好的代入感,書中除了熊貓咪咪和各種小動物外,還有寶寶和貝貝兩位人類小朋友。

通過寶寶和貝貝的食物,告訴小朋友如果想要長的高,長的漂亮小朋友就不能挑食。

不少孩子對進入幼兒園特別排斥,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重要,看看書中是怎麼介紹幼兒園的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儘管二胎政策已經開放,但是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還是隻有一個寶寶,在他離開家長進入集體生活後,如何與其他孩子相處就特別重要。而在《熊貓日記》中,看看熊貓咪咪在見到他的朋友青蛙呱呱時,是怎麼打招呼的呢?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相比家長的唸叨,通過故事的引導,小朋友的接受度會更高一些。

編排結構清晰 調理清楚 知識點流暢

這套書雖然是套兒童啟蒙圖畫書,但是其編排結構和邏輯,一點都不含糊。

全書以熊貓咪咪的成長曆程為線索,以小朋友喜歡的熊貓作為第一人稱的故事主人公,以日記體的形式,將溫暖的春天以時間為線,將新奇有趣、豐富多彩的知識融入到字裡行間。

首先通過《我是中國大熊貓》告訴小朋友這套書的主人公是熊貓咪咪,並且是中國大熊貓,接著逐層遞進,從孩子身邊的生活場景衣食住行以及身邊的朋友入手,講述熊貓咪咪進入幼兒園前的成長經歷。

此外,每本書中也有自己的編排邏輯。不同的內容主題,對應不同的天氣或者氣象,引導小朋友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去發現和思考。

比如在《花兒朵朵》中,花開的條件“溫暖的春風”

而在《漂亮衣服》中,天氣卻從“倒春寒”開始,儘管很冷,可是“我怕熱不怕冷,因為身上穿著一件厚厚的黑白花衣”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而在鋪滿晚霞的傍晚,開啟了關於家的介紹,提醒小朋友們,傍晚到了該回家了。這樣循序漸進的編排形式,既符合小朋友的認知習慣,也能引起他們閱讀興趣。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書中除了熊貓咪咪擬人的表述口吻外,為了能讓小朋友更好的代入,從《吃得飽,長得好》這一冊開始,還有寶寶貝貝兩位小朋友的故事。

巧妙的板式設計 更符合小朋友的認知習慣

在確保編排結構完整的同時期,正本書的板式設計也嚴格遵循兒童視域的審美,插畫色彩明麗,視覺衝擊強烈。圖片環繞文字,留白適當,營造一種美的意境。

比如《我愛我家》中,關於大鯊魚的家的介紹,除了“大鯊魚的家在大海里”整個頁面再沒有任何的文字,但是通過畫面中的各種各樣的海洋動植物,小朋友可以盡情的去想象。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全書採用滿圖、大字形式,也特別適合小朋友進行指讀,文字位置靈活多變,不拘於固定的模式,將知識融入到故事中,更容易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為了鞏固孩子的思考和知識記憶,書後還設“媽媽考娃娃”小欄目,問答式的親子互動,激發孩子自主去思考和想象。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精巧的細節構思 提高孩子的審美

構圖上採用靈活多變、多視角展現的形式,以不同的視角和場景展示熊貓咪咪的生活環境和成長過程,讓孩子直觀地理解畫面內容。

此外,畫面中巧妙融入多個知識點,增加閱讀趣味性,並提高本套書整體的知識性。比如對大人們來說,他們或許能夠從故事中讀到孩子們看不見的深刻含義,但也容易錯失一些細節——尤其是畫面上的細節。

比如在《我愛我家》這冊中,一片放大特寫、被啃食了幾個洞的樹葉,大人們也許只會關注這片樹葉,告訴孩子,這是文字裡提到的毛毛蟲的家。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而孩子會通過背景的參天大樹,注意到樹葉上小小的蟲繭,以及顏色不同的毛毛蟲,感受到毛毛蟲的發育過程及外形變化。

充滿童趣的語言 簡潔卻不簡單

這套書的語言,也很用心。通過萌萌的熊貓“咪咪”的成長日記,小朋友小讀者也特別有節奏感,彷彿能看到自己。童聲童趣的語言,就像小朋友平時的喃喃自語。

反覆誦讀,會發現在清淺的文字裡飽含著的愛與溫情。繼續以《我愛我家》這冊為例;

這是一個平常的傍晚,瑰麗的晚霞鋪在天邊,媽媽抱著咪咪躺在樹洞裡,享受著這一份平靜與安寧,樹洞是他們的家,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只要有家,就有溫暖”“家裡有滿滿的愛”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短短的幾句話,就形容出了家感覺,帶著孩子一起細細品讀的同時,也可以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對家的感覺。

隨書附贈音頻

本書除了有趣的知識和精美的插圖外,還特約了專業播音員為孩子講述每一本的故事,用於不方便閱讀時候可以掃描書封背面的二維碼,直接聽故事,同時也能讓小讀者收穫視和聽的雙重美好感受。

活動預告

上海的小櫻桃們有福啦!2019年11月16號10-11點,在上海浦東新國展9號會議室召開《熊貓日記》新書發佈會暨全球版權簽約儀式楊紅櫻老師將親臨會場!地點:上海市浦東新區國展路1099號乘坐:軌道交通7、8號線(耀華路站)、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3號口)可直達展館。 記得關注哦!

給孩子的通識啟蒙教育,有這套《熊貓日記》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