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如何自然地贏得他人的心。

《深度影響》,一字一字揭示了其中的道理。整本書的規劃特別有秩序感,讓我不需要費腦子就可以得到作者的教導,似乎真的不難。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看到

到底是想影響還是控制他人?

我不知不覺地倒放了一下和周圍人相處的畫面。即便我從來沒有想過,把影響往控制上靠,但我的內心活動,確實是希望別人按照我說的來做,或者我感覺到別人控制我的衝動。

“好的意圖”可以是我們影響的理由,但並不是萬能的。所以問一問“我們為什麼要影響他人?”,先確定自己的意圖,是否越界。最好的結果莫過於好的意圖、積極的影響和雙贏的出現。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幫助

深度影響的兩個核心就是受喜愛和受尊敬的程度。我們往往憑藉生活經驗進入工作中,認為喜愛和尊敬是天平的兩端。當喜愛值升高了,尊敬就會減少。反之亦然。

比如職場的當場批評,會讓新進職員對於管理者受喜愛程度下降。如果管理者深思熟慮之後,將之改為私下面談,並且針對工作上面的問題來討論和提出發展性意見。管理者的受喜愛程度並不會下降。同時,這也會讓管理者的受喜愛和受尊敬一起提高。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管理

原來,我們只要改變處理方式,就可以避免為了其中一個而刻意降低另一個。

由這兩個核心的程度,我們可以大致分出四個類型:

1、 受喜愛和尊敬同時偏低的休眠型;

2、 受喜愛略多於尊敬的親和型;

3、 受尊敬略多於喜愛的權威型;

4、 受喜愛和尊敬同時偏高的信服型。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線連線

當影響力發生時,我們到底要想什麼呢?

一、 我們需要明確:我想要影響的人是誰?

二、 我們需要清楚:我想要得到的結果是什麼?

社會生活的每一天,我們都在和各種各樣的人相互影響。尤其是當有榜樣的力量時,我們更容易在他們的影響下行動。可我們同時給了他人什麼印象呢?

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們給其他人的第一影響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影響

有的人,我們覺得後面不會交集了,就敷衍了過去。看起來無傷大雅,沒有什麼關係。但這折射出的是,你對於自己給任何人第一印象的底線,而且很容易就被重複使用,甚至於給有交集的人漫不經心和無所謂的形容詞來被標籤了。

因為給一個人的印象,以社會的擴展力,可能就是給一群人的印象。而且自己在交集幾近於無的人那裡,也有不可逆轉性。

給人好的第一印象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是一個情感的過程,就像我們所尊敬時,它的核心其實是喜愛。無喜愛的好感,無法達到尊敬,就有能走在沒感覺和不喜歡之間。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印象

第一印象的關鍵是非語言信息。喜愛的感情是有所指向的,它會讓你在陌生中,尋找彼此的共同點來企圖連接。

想想形象設計如此受歡迎也無可厚非了。讀過了楊瀾的《沒有人透過你邋遢的外表來認識你美好的心靈》,就是很直接地說明了。名人都不例外。

快速建立融洽關係是通過語言來達到的。而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在重建融洽關係。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融洽

融洽關係的WTF交談法:

W: work 工作

T: thoughts 想法

F: family 家庭

由工作入手是讓人不容易心存芥蒂的。積極地以共同喜愛的話題開始,會讓人滔滔不絕地表達。話說得越多,越便於找到新的話題。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工作

把話題引入個人的想法上,開始可以試探性問問。不刨根問底也不執著於此,這是關於瞭解一個人真實世界的最快方法。

每一個人都來自於家庭又在建立自己的家庭。家庭是一個表示彼此認可和有信任感的話題,也是與人走得更近的路。

當關系走近了之後,彼此會有很多話。當對方在面臨不論是工作還是心裡的停頓時,這是一個開口。

“有什麼我能幫到你的嗎?”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心門

這一句話,有著神奇的魔力。它不是一個問題,也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施以援手,做出幫助。而是一種態度,表示我已經看到了,希望可以幫你好起來。

這就是我們可以做到的自然加深情感連接。

工作生活中,短暫的接觸後,我們容易給一個的詞語來形容他人。而詞語會在接下來的長期相處,限制關係的發展。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關係不好

比如書中,小倩跟圓圓,在公司的關係一直比較遠離。學習了這個方法後,小倩任然找不到詞來替代。因為圓圓從來沒有分享過什麼免費的東西,倒是經常享受其中。

然後,“我”給了替換詞“被誤解”。過了一個月,小倩打來電話告訴“我”,事情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逆轉,現在她們成了很好的朋友。原來,圓圓不是不分享而是家裡的情況特別。但是,她偷偷做了很多小事來幫忙,只是小倩因為給圓圓下了自私的定論,而沒有看到其他。

從影響他人,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們才能接近更好的自己

對的方向堅持

影響有主動的被動的。深度影響是我們的一種渴望,與他人建立關係,成全自己的成長。寫給內向者的自我提升書,就是明白後,從小行動開始,讓你想影響到的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