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主旋律 勇擔新使命

以筆尖記錄時代,用鏡頭見證發展。通過版面、屏幕等呈現大千世界、展現成都風貌,唱響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第二十個中國記者節。

為時代書寫,為人民立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永恆主題。一年來,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系列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四個自信”、堅定“兩個維護”,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始終牢記新的時代條件下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有力服務全市中心工作和服務大局,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書寫時代進步。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精心策劃開展重大主題宣傳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成都踐行新理念、追夢新天府的重要之年。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自覺當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按照市委部署安排,在市委宣傳部領導下,以滿腔熱情精心策劃、精準宣傳,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展現敢為善成的成都風采,提振社會看好成都發展的堅定信心。

在全國兩會期間,成都傳媒集團在京搭建集團兩會報道新聞中心,抽調60多名精兵強將組成特別報道組,以融媒體報道為主導,融通上宣外宣、線上線下渠道,精準傳遞兩會聲音,突出宣傳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的新戰略、新佈局、新舉措,全力提升城市顯示度和美譽度。推出融媒體稿件6600多條次,全網閱讀量2.8億+(不含閱讀量2億次的微博話題)。6個策劃閱讀量上千萬次、25個策劃閱讀量上百萬次,生動展現了在推進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等方面的重大謀劃、創新實踐、顯著成效,講出講好成都故事,有力有效提升了城市顯示度美譽度。

成都廣播電視臺推出《對話世界500強》媒體行動,深度介入成都對外招商引資,將鏡頭聚焦尚未在成都投資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首批派出的4路記者分別前往美國、德國、瑞士、西班牙、法國,專訪了7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以及20餘位行業領軍人物和政府要員,邀請還未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來蓉投資。這個是媒體主動介入國際經貿投促活動,聚合外宣外經外貿多股力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

緊緊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主線,統籌各級各類媒體資源,精心組織策劃重大主題宣傳,多方式多載體多視角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並把筆頭、鏡頭,以及網絡,對準普通群眾、普通家庭與祖國同成長、共命運,進一步激發市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堅定偉大復興引領大城崛起的信心決心。其中,《成都日報》推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特刊”,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展現70年來,成都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推出“共和國記憶·一人十年”特別策劃,對話大時代中的小人物,以故事為切口,關注他們的經歷,記錄成都的新中國時間。

改革創新

加快媒體融合轉型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把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作為一場不容迴避的“自我革命”, 制定了《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出了“看度”新聞直播融媒體矩陣、“神鳥資訊”時政融媒體矩陣。其中,“看度”是全國首個以新聞直播為主打的24小時5G移動資訊發佈平臺,全天候不間斷提供時政新聞直播和短視頻,按照每日單場直播次數不少於3場、全年直播場數超過1500場的頻次,實現不間斷提供網絡視聽內容產品。

在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每日經濟新聞客戶端發佈的《ofo迷途》拿下融合創新類獎項,且為代表最高水平的一等獎。這也是成都媒體近年來首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標誌著成都新媒體傳播能級提升的重大突破。作為融合創新類一等獎作品《ofo迷途》主創人員之一,《每日經濟新聞》首席編輯宋思艱表示,在融合進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傳統媒體和融媒體的差異與共性,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全媒體時代,一輪深度改革正激盪著整個傳媒領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媒體深度融合,提升主流思想輿論影響力感染力,網絡空間主導力整合力以及成都故事傳播力溝通力,更好地服務城市發展戰略。

成都傳媒集團正瞄準世界影響全國一流目標,重磅打造“紅星新聞”“每日經濟新聞”“成都發布”三大全國一流新型主流媒體。在“紅星新聞”品牌打造中,明確提出了到2021年底,“紅星新聞”全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全國一流、用戶達千萬級的新媒體品牌”。“每日經濟新聞”正圍繞“全球覆蓋”下足功夫,擴大國際合作半徑,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整合組建成強大的國際傳播中心,搭建具有國際視野,有海外學習工作背景的團隊;放眼全球配置資源,建強國際傳播渠道。成都廣播電視臺與新榜、騰訊、優酷、喜馬拉雅等合作,全力打造看度、雲上新視聽、聽堂FM三大全國現象級視聽新媒體產品。

成都日報社著力將《成都日報》打造成為深耕成都、面向全國全球的,具有重要影響力、引導力的一流黨報全媒體信息傳播平臺。其中,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打造成為具有區域重要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GO成都網站成為具有國際傳播力、影響力的外宣門戶網站;成都日報電子閱報屏不斷拓展布點,擴大容量,優化功能,成為城市重要樓宇、社區數字新聞媒體,擴大黨報覆蓋面。其中,今年國慶前後,成都日報社發起並組織了“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給祖國比心”大型群眾快閃活動,截至10月8日,整個活動的全網閱讀量突破3.5億人次,僅微博“我給祖國比心”話題閱讀量就達3.3億人次。“在3.5億的數據背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媒體融合的力量,更看到了黨報的生機和活力。”成都日報記者蒲薇表示。

始終牢記初心使命

提升新聞輿論工作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創新推出主題教育網絡有聲圖書館,運用“學習強國”和“蓉城先鋒”、創新思維月講壇等載體動態展示成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新聞輿論戰線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充分把握社會脈搏的律動,寫出了一篇篇具有感染力、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新聞作品,不斷提升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成都日報》及錦觀客戶端、《成都商報》、成都發布、全搜索新聞網、《先鋒》雜誌統一在重要版面、位置,開設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專題專欄,及時轉載中央和省直主要媒體的重要報道和重點理論文章,突出宣傳我市主題教育工作部署、進展動態和亮點做法,公交戶外媒體持續開展了公益廣告宣傳。截至9月1日,各新聞媒體推出系列報道590餘篇次,閱讀量960餘萬次,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聚焦先進典型,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成都發布、全搜索新聞網等推出《在人民群眾需要時衝鋒在前不怕犧牲》《“人民滿意公務員”李建華 一個成都特警的人生突擊》《抗洪救災一線黨旗飄 大邑黨員幹部勇當“排頭兵”》等重點報道,展示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真抓實幹的精神風貌。

“尖山村有成都市最大的輸變電站,與整齊漂亮的川西民居,形成視覺上的強烈對比,通過連續幾天前往尖山村採訪,掌握了大量的鮮活新聞素材,挖掘了當地很多生動的故事。”成都日報記者張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正是這次採訪經歷,讓自己對黨報新聞人應當堅守的那份“初心”和“使命”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尖山村嬗變——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也獲得了2018年省新聞獎特別獎。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始終踐行新聞輿論工作群眾路線新方式,引導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始終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把為民服務解難題牢記於心,把人民群眾的訴求落在實處,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鬥姿態,抓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落實工作。

肩負新使命,奮進新時代,譜寫新篇章。全市新聞輿論戰線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守正創新、攻堅克難,加快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不斷開創我市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為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奮力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 楊彩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