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岳陽有許許多多老工廠

後順應城市的發展

體制改革和重建讓老工廠面貌蕩然無存

而隨之漸行漸遠的

還有在國有老工廠生活過的人們的集體記憶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岳陽造紙廠”曾經是祖輩一代岳陽人的記憶

從十七八歲進廠到退休之年

不少岳陽人將一輩子的心血都投注其中

雖然,曾經的紙廠已經成為歷史

但紙廠曾帶給我們的崢嶸歲月從來不曾磨滅!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現今的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是“岳陽造紙廠”

就是眾多岳陽老工廠中的優秀代表

在國內享有較高聲譽,產品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

始建於1958年,至今已整整度過了六十個春秋

……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1.那時候的紙廠,

一磚一瓦都靠人力建設

照片中,人們在用竹竿製成的測量工具在丈量土地,規劃建廠。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1958年,人們就靠著一雙手一副扁擔,將一袋袋泥沙建築材料運向紙廠,準備搭建起廠房和單身宿舍。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廠房大家自己建,設備入庫也只能靠大家齊心合力來拉。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那時候人們也沒太多講究,幹活累了將褲腿一拍就坐在設備上稍作休息。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就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1958年廠區已經初具規模。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國家經濟發生困難,岳陽造紙廠基建工程被迫停止,此時職工人數已達758人,而留廠人員只能控制在160人,多餘人員分別下放農村和調往外地。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分別時依依不捨,三年後有的返回了岳陽造紙廠,有的從此天各一方。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1964年6月,輕工業部正式下文同意岳陽造紙廠恢復建設。

1965年6月岳陽造紙廠由湖南省輕工業廳管轄轉為輕工業部管轄,並從吉林省石峴造紙廠、廣州造紙廠、杭州華豐造紙廠、嘉興民豐造紙廠等單位抽調技術人員300多名支援岳陽造紙廠,他們為岳陽造紙廠的恢復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在那個難苦的年代,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工作服破舊了不丟人,是一種光榮。

2.紙廠的輝煌,

紙廠人共同見證!

經歷過建廠初期的打磨,

嶽紙人開始為國家做貢獻了!廠內生產毛主席著作專用紙!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1966年5月6日文化大革命開始,全國各地的標語和大字報鋪天蓋地,加上毛主席著作大量發行,全國的印刷用紙空前緊張,1966年9月輕工業部下達通知,要求岳陽造紙廠在1967年底建成投產,籌建處與施工單位聯合成立工程指揮部,部署了三大戰役,全廠上下齊動員,日以繼夜,連續戰鬥,當時的口號是“爭取早日出紙,為國家上交一塊錢而奮鬥!”這段經歷即後來被嶽紙人津津樂道的大戰11.24和大戰11.25。)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到1975年,岳陽造紙廠已成為全國八大造紙廠之一。那時正是紙廠最輝煌的時刻,幾千人的大廠,每天早上伴隨著激昂的音樂,浩浩蕩蕩的進廠大軍會擠滿整個街道。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那時的人們可以在廠外說說笑笑談論一天的“新鮮事”,可一旦開始進入車間工作,就能立馬進入狀態,因為他們將每一個工作任務看得比天都大!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在廠內,安全是最重要的,無論颳風下雨都會有人定時巡查,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對於紙廠人來說,一年一度的大檢修是最緊張的時刻。因為設備上的任何一個小問題都有可能引起全廠停工,機器故障耽誤生產在那個時候可是大問題!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在廠裡,技術過硬才是真本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你行你就上,就算是車間主任都要先聽技術骨幹的。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每週廠裡還會組織技術心得交流,共同進步絕對是當時的主流思想。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3.那時的紙廠人,

生活單調卻不乏味
隨著紙廠規模壯大,不少外鄉人選擇來岳陽紮根,在這裡,他們舉辦了集體婚禮。廠區逐漸建成了許多家屬區,這更加方便了廠內員工,往往從家到車間走路十分鐘就到。周圍鄰居都是熟人,不是車間同事,就是另一個車間的夥伴。如果有事,招呼一聲就會有一大幫人出來,可以說是相當威風了~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每天晚上吃完飯,就有紙廠的孩子們出來玩,往往開始只有兩三個,後來就變成一大群,每個人的後背都被汗水浸溼,臉蛋被擦汗水的髒手抹成花貓兒。不用擔心安全,因為周圍的都是朋友熟人。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那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廠工會為優勝車間送喜報,等人高的大報被高高舉著,一路敲鑼打鼓的歡送到車間,如果是自己車間獲得優勝,說出去絕對是滿滿的自豪感!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身為紙廠人,一年裡最期待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勞模表彰會。那時的人們個個幹勁十足誰都想要一個勞模稱號,要是獲得了勞模錦旗那可是能高興好一陣子的事!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紙廠條件雖然艱苦,但是職工食堂每年都會為職工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一個廠的人坐在一起簡直就像一家的兄弟姐妹。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還有每年的文藝匯演豐富了職工家屬的文化生活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那個年代大家工資很低,物資供應缺乏,幾乎沒有休息日,但他們為了社會主義建設無怨無悔,這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應當是值得我們嶽紙後來人繼承和發揚的。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嶽紙的故事還很長很長,她從當初設計年生產三萬四千噸的造紙廠,發展到今天年生產量超過六十萬噸的大型現代化造紙集團,這段發展歷史傾注了多少嶽紙人的汗水和心血,在岳陽造紙廠六十華誕到來之際,收集和精選了部分嶽紙的歷史老照片,編輯一組歷史畫面獻給所有在岳陽造紙廠工作過的同仁,以此共同回憶那段刻骨銘心的崢嶸歲月。

這些珍稀的舊時照片就像一個個記憶旋渦

看一眼就能將我們拉回

那個曾經熱血青蔥的年月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建築可以推倒重來,

員工來來去去又會有新鮮面孔

但是那份深入骨血的時代記憶

卻伴隨著我們的生活不會輕易改變

岳陽造紙廠,三代嶽紙人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