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強:冠山.丹江


張軍強:冠山.丹江


丹鳳縣城,東臨東河,西至西河,南到丹江河,北靠雞冠山,由三水一山圍成一個小縣城。

縣城緊挨雞冠山,依山而建,雞冠山山體雄壯挺拔,山峰峻峭,橫峙天表,恰似雞冠,故名雞冠山。又似仰臥的兩個女人,故有“冠山睡美人”之稱,為縣城北的一道屏障。"旭日朝霞相映鮮,晨星夜月染丹江;懸巖時有麋鹿遊,藤蘿千條馢斷案,顛米落筆畫難成,好鳥一聲山水青"是對雞冠山的最好寫照。


張軍強:冠山.丹江


雞冠山地位於秦嶺山地南麓,山體樸實厚重,山洞眾多,有冠山十二洞之譽名。山上山崖突兀,怪石嶙峋,有的猶如斧削錦屏,刀分翠障,有的岩石錯落斑駁,似一幅天然畫屏。春季,山上的野杜鵑,洋槐花,桃花,杏花,滿山遍野,到處山花爛漫,花香四溢,山頂的溪水瀑布而下,山上的蜜蜂、蝴蝶,翩翩起舞,讓人留連忘返。夏季,山丹丹花兒和紅石榴點綴花滿山的翠綠,這裡成了人們登山、運動,休閒、避暑,遊玩、娛樂的好去處。秋季,山上紅紅的柿子在紅葉的映襯下,分外養眼,給人們帶來了秋天豐收的喜悅,滿山黃燦燦的野菊花也給遊客帶來一種秋來威殺的氣息,"秋去冬來萬物休,唯有柿樹掛燈籠。欲問誰家怎不摘,等到風霜甜不溜。”就是這裡的感覺!


張軍強:冠山.丹江


縣城兩邊的東西河為季節河,亦為丹江支流。南邊丹江河,發源於秦嶺南麓的二龍山,注入漢江,全長384公里,全部為山區河道,河水清澈甘甜,是入京津的理想水源。它是漢江的主要分支,繞雞冠山,穿丹鳳縣城而過,丹鳳境內沿途的苗溝,大山峪溝,老君河,劉家河,西河,東河,資峪河,武關河,銀花河注入其中。丹江通航歷史淵遠,早在戰國時期已經通航。航道上至陝西丹鳳縣龍駒寨,下達湖北老河口,順漢江又可入航長江,是我國古代長江地帶通往古都西安的一條重要水路交通樞紐。縣城龍駒寨的花廟,就是這條水路的上碼頭,也是今天西北第一漂的上碼頭。明、清時期的丹江航運日趨繁榮。鼎盛時僅荊紫關碼頭每日泊船百餘艘,帆檣林立十餘里。如今丹江河邊依然可見當年徐霞客登船的碼頭和鎮江石。


張軍強:冠山.丹江


丹江河畔的商鎮、古城,有很淵源的商山四皓、商鞅古城。“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lù)裡先生周術。他們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別職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職。後來他們隱居於商山,曾經向漢高祖劉邦諷諫不可廢去太子劉盈(即後來的漢惠帝)。後人用“商山四皓”來泛指有名望的隱士。商鞅古城是秦時褒揚商鞅變法給國家做出的貢獻,而在這裡給商鞅封了封地。它們座落在丹江河畔,給這裡增添了不少的文化氣息。丹江沿途的各個支流及丹江水系,共同組成了如今的丹江溼地,這裡風景優美,環境宜人,春季山花爛漫,上有棣花古鎮千畝荷塘,中有商山四皓古廟、商鞅古城遺址,下有竹林關桃花谷,是人們春遊的好去處。夏秋季魚草豐美,溼地白鷺成群在草灘上空盤旋,秋季兩岸燈籠般火紅的柿子掛滿枝頭,紅彤彤的柿葉紅得像紅楓一樣,分外妖嬈媚人,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人觀賞棣花荷塘秀色,登上了西北第一漂的丹江漂游船。

冠山丹水雖在秦嶺中普通平常,平淡無奇,但山水相映,白雲藍天,時有白雲朵朵,時有彩虹彤雲,雲彩美景相映著自然的雄偉壯觀,深邃曠遠的山水靈氣;山以自己的雄厚山脊,像父親的肩膀一樣,肩負著生活的重擔,保護著這裡的人們安逸的生活;河以自己清澈見底的溪水,孕育著這裡的花草魚鳥,像母親乳汁一樣,哺育著這裡的萬物生靈,清潔著他們的心靈,賦予了他們一顆熱愛生活、譜寫真誠、勤勞努力的心!


張軍強:冠山.丹江


作者簡介:張軍強,陝西丹鳳龍駒寨人,喜歡游泳、散步、旅遊、攝影,記錄自然留給生活的美好點滴。生活中,低頭走路,低調做人,挺胸做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