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國內空調市場整體零售額達到1189億元。其中,線上零售額為469億元,同比增長13.5%;線下市場零售額為720億元,同比下降11.9%。

數據對比可以看出,線上零售額仍在快速增長。

格力、美的作為空調界的雙雄,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不過奧克斯近年來電商領域的崛起,已有挑戰美的格力之勢。

去年奧克斯空調拿下互聯網銷量、銷售額等多項第一,可謂大放異彩。

成立三十多年的奧克斯,現已成長為行業的一匹新黑馬,去年集團整體收入達到860億,同比增長33%,成績相當喜人。

而奧克斯能有今天的地位,離不開創始人鄭堅江的辛苦經營。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抓住風口,敢賭勇突圍

鄭堅江,1961年出生在浙江寧波,兄弟姐妹多,沒錢讀完初中,就去社會闖蕩了,做過汽修,養過豬,吃了很多苦,但還是沒有賺到什麼錢。

1986年,鄭堅江看到一個欠債20多萬的工廠在找人承包,不甘平凡的他決定接下來,雖然遭到親戚朋友的反對,但鄭堅江決定用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

小工廠遇到的最大難題是資金的週轉,鄭堅江為了獲得銀行的貸款,用10幾天的時間跑到銀行講明自己的難處,銀行終於被鄭堅江的誠意感動,答應了他的貸款要求。有了資金,鄭堅江開始幫別人加工零部件,比如說天線和電錶的外殼,慢慢的生意好了起來,並把債務還清了。

1999年,政府農村電網改造計劃正式啟動,電能表的市場需求量猛增。鄭堅江認為,誰能率先實現規模量產,誰就能掌握市場主動。3個月時間裡,鄭堅江招工5000多人,租用廠房5萬平方米,實現電能表月產量從80萬隻到200萬隻的飛躍。

鄭堅江的第一次大賭成功。

更重要的是,在電能錶行業上的成功,讓鄭堅江認識到規模生產與低價優質的重要性,並以此拷貝到空調、手機、汽車等他要介入的每一個領域。而且,所下的賭注也一次比一次更大。

電能表項目創造的巨大財富,讓鄭堅江自己也吃驚不小,同時也激發了鄭堅江更大的野心。1994年,與一家經營空調零配件的小老闆閒談時,鄭堅江對零配件商利潤高達40%驚詫不已,毅然決定進軍空調業。

此時的空調行業已經擠滿海爾、格力、春蘭、美的等產業巨頭,而生產電能表的奧克斯沒有任何消費品生產製造的經驗,從技術、渠道到售後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重新開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鄭堅江的機會並不大。

“僅零配件商就有高達40%的利潤,奧克斯只要10%的利潤總有機會吧!”鄭堅江認為可以賭一把!

五年時間,奧克斯空調的銷量增長率要大幅領先於行業平均水平,到06年時其空調銷量已達到480萬臺,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空調品牌。


不過與美的與格力兩大空調巨頭相比,奧克斯與它們仍有相當大的距離,到底如何突圍呢?

鄭堅江將目光投向了電商,那幾年的電商正是發展的高峰期,奧克斯宣佈與三大主流電商平臺合作,成為了當時最早發力的空調企業之一。

由於較早切入電商和足夠的重視,2018年,中國空調電商市場零售份額中,奧克斯排名第一,力壓美的格力,其市場份額達到26%,成績亮眼。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可以說,奧克斯抓住了電商渠道變革的風口,實現突圍。

但目前電商紅利已經逐漸式微,奧克斯也開始了轉型之路,佈局下沉渠道。開始陸續推出兒童智能化空調,而且針對年輕消費者,也主打“年輕化”、“時尚化”的營銷,從多個維度實現品牌升級。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奧克斯在全球擁有十多個大型生產基地,空調年銷量超過1000萬臺,與格力美的位列行業前三,已成為中國空調界崛起的又一新巨頭。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董小姐與奧克斯的持久戰

董小姐與奧克斯的矛盾由來已久。對於格力來說,奧克斯曾經只是一個小弟。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與格力電器董明珠相比,鄭堅江比其小6歲,跨入空調行業晚了近10年。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2002年,剛入空調行業不久的奧克斯因一份《空調成本白皮書》引起業內不滿,被稱炒作。在這封白皮書裡,奧克斯大曝行業“秘密”。

白皮書中稱,一臺1.5匹冷暖型空調的生產成本僅為1378元,加上370元的銷售費用、80元的商家利潤、52元的廠家利潤,市場零售的標準價應該是1880元。奧克斯公佈的“標準價”,與市場上售價最高的同型號空調相比,低了1/3。

價格屠夫!猶如90年代的長虹彩電!

奧克斯在一次次地充當破壞者的同時,悄悄成為了行業領先者。

當時,美的、格力、海爾等企業相關負責人均不約而同地斥之為“絕對的炒作。”

此後,宣稱“要將空調貴族外衣一脫到底”的奧克斯瘋狂降價。就這樣,奧克斯在空調行業正式出道。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彼時,有專家對媒體表示出了擔憂:如果廠家不從提高產品質量、營銷服務、科技含量入手,而糾纏於所謂價格、所謂概念、所謂造勢,空調行業恐難翻身。

在此之後,靠著高性價比和線上營銷,奧克斯慢慢擠進空調行業前三

2019年初,中怡康發佈了2019年Q1季度家用空調人氣排行榜中。2019年第一季度,格力零售額佔比僅為16.3%,排名第三,奧克斯為22.8%,美的以35.1%的戰績排名第一。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一邊的格力有著說不出來的委屈。

2018年4月,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對格力訴奧克斯空調專利侵權6個案件進行宣判,3個案件構成專利侵權,判令奧克斯共計賠償格力4600萬元。

格力方面表示,僅2015至2017年,奧克斯公司被格力電器起訴的專利侵權數量就達15個。除此之外,自2010年至今,奧克斯公司通過各種不正當方式挖走格力電器300餘位研發、質檢等部門的核心骨幹人員。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2019年3月,在博鰲新浪財經之夜上,董明珠在臺上抱怨,格力花費大量的時間培養人才,最後卻被奧克斯挖走,並改名換姓。董明珠暗示,格力的專利也得不到相應的保護。

商場兇殘,不輸戰場

2018年奧克斯集團營收860億元,總資產566億元,員工2.5萬餘名。家電是奧克斯集團規模最大的產業,而空調則是奧克斯最為核心的家電產品。近兩年憑藉在電商運營上的成功,奧克斯堪稱空調市場上升最快的一匹“黑馬”。

去年在線上空調市場,奧克斯的零售額上首次超越格力(21.4%),實現了23.4%的市場佔有率,僅次於美的(25.4%);零售量上奧克斯、美的、格力分別佔比25.4%、23.6%、16.6%。今年一季度,差距進一步拉開。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的線上市場零售額方面,格力僅排在第三位,佔比下滑至16.3%;在零售量上,格力空調不足奧克斯的一半(12.10%vs24.40%),僅相當於美的(35.10%)三分之一多一些。

奧克斯在國內空調市場的整體佔比大約在5%左右,遠未到能夠威脅到格力的地步,格力電器稱這樣做首先是出於維護市場競爭公平性而為。

在這個市場競爭,大家要講遊戲規則,比如說1.5匹的空調,能效等級是二級的,生產成本要2000元,那得賣2500才能賺錢。但如果能效沒達到二級,甚至連三級標準都達不到,生產成本只有一千四五,只賣個2000元,用所謂的‘高性價比’去搶奪市場,不僅對競爭對手不公平,最終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

所有怒撕行為的背後,本質都是商業行為。

不過,奧克斯競爭的秘密武器並不在於產品本身,而是在於高性價比。說得通俗點,就是走低價模式。

空調大戰背後,空調黑馬奧克斯的崛起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奧克斯線上品牌均價為2720元,而格力的品牌均價為3886元,足足貴了近1000元。儘管表面上看,奧克斯的商業模式是讓利消費者,讓低價變得更有道理。但實際上,所有的低價行為其實都是偷質偷量行為。

可能有人會覺得,格力的行為難免有“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嫌疑,但是,就像諸多業內人士提到的那樣:

“虛標能效是空調行業的頑疾,格力再次揭開這個蓋子,有利於空調行業的健康發展”。

試想一下,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說,你能夠搞清楚那些虛標的能效嗎?你能夠搞清楚低質產品是造成耗電激增的元兇嗎?

真理越辯越明,事實越查越清。

誰在行業裡攪渾水?

監管部門的強勢介入和全面調查,必將讓這些問題的答案在確鑿證據和事實面前自然無所遁形。

用全行業的“大體檢”,提升行業透明度,讓誠信的企業更有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