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滴水穿石”精神發展基金投顧

□本報記者 張凌之

對於多數基金投資者來說,基金投顧業務是一個新鮮事物,但在中歐錢滾滾的業務版圖中,它卻早已熟稔於員工心中。

作為中歐旗下的基金銷售子公司,中歐錢滾滾執行董事許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為提升客戶盈利體驗,中歐基金旗下專業的基金銷售子公司,在2016年就已推出“水滴智投”服務。目前已上線“水滴智投”和“水滴養老”兩大產品線,其自主研發的智能投顧系統獲15項著作權和一項專利。

許欣表示,基金投顧業務的發展空間很大,但需要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艱難過程。市場的培育需要“客戶第一”的核心價值觀,也需要“滴水穿石”的奮鬥精神。“提升客戶盈利體驗的道路漫長,我們剛剛啟航,希望通過長時間的努力,提升普通客戶購買基金的盈利體驗,探索基金投顧服務的商業模式,併為推動公募基金行業從單一產品的銷售走向資產綜合配置服務,儘自己一份努力。”

有備而戰

10月25日,包括中歐錢滾滾在內的5家機構首批獲准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事實上,在此之前,其子公司就做了很多基於“提高客戶盈利體驗”的探索嘗試。

許欣向記者展現了一組數據,清晰地揭示了中歐錢滾滾近年來在“為客戶賺錢”這件事上所做的努力:公司於2015年設立,2016年便推出“水滴智投”服務;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臺上線4年多來,在錢滾滾平臺有過投資行為的所有客戶中,盈利客戶佔比達到87%,定投開通率超過50%,由於良好的客戶體驗,客戶的復購率超過90%;中歐互聯網業務從零起步,截至目前,中歐基金互聯網個人客戶已達1286萬人,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081億元。

透過這組數據,追尋中歐基金銷售子公司這幾年的發展歷程,投資者會發現,他們已經悄然做了很多事情:搭建了自己的數據倉庫,組建了專門的數據分析團隊進行梳理和分析,並已經找到了一些影響客戶投資體驗的關鍵“節點”,有助於真正做好用戶的投資陪伴和投後管理;組建了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技術團隊,以及對金融產品和客戶具有洞察力的專業產品經理團隊;中歐基金研究平臺、量化團隊及資產配置團隊長期為子公司提供專業的外部研究支持,從專業機構投資人的角度優選基金產品,提供大類資產配置研究、基金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和服務實踐,為子公司開展基金投顧業務提供了強大的研究支持。

“中歐錢滾滾將探索以互聯網的手段,為普通客戶提供專業化、標準化和個性化的投顧服務。”許欣表示,“目前,子公司已為投顧業務配置了專業的產品研究及投資管理、算法研究、產品及客戶行為分析團隊、系統建設及客戶服務團隊。”

“全市場”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歐錢滾滾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是站在“全市場”的高度來進行的。許欣表示,錢滾滾基金篩選立足全市場,而非只是中歐基金自己的產品,進入基金備選池均需經過篩選,標準是統一的。

“已組建了獨立的投資決策委員會,建立基金產品的備選庫制度,對每一隻進入優選池的產品及相關基金管理人實施標準化、流程化的盡職調查,形成評估報告,對於產品出入備選庫及組合策略的產生均經投資決策委員會審議。”許欣說。

而對於基金投顧業務的發展,許欣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基金投顧業務需要具備三個能力:專業投資能力、高質量服務能力和系統建設能力。其中,在專業投資能力中,資產篩選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是投顧服務的核心競爭力,為不同風險偏好、投資目標的用戶提供符合他們需要的投顧策略,在此基礎上提升賬戶整體績效,為客戶帶來更好的投資體驗。

而對於市場關心的投顧費用問題,許欣表示,長期來看,可以通過客戶長期持有的資產規模來收取一定的投顧費用,成為真正的客戶代理,保證投顧、客戶及銷售機構的長期利益一致。此外,投資顧問費可以抵扣客戶的交易費用,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盡力避免因為組合調倉而產生的額外成本。在市場推廣期,或將考慮合理的費率折扣來降低客戶體驗門檻,讓更多的普通客戶可以體驗並接受這一新的服務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