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紀輕輕,為何被糖尿病纏身

李姑娘做夢也沒想到,我們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會成為她致命的缺陷。糖尿病,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為何會在一位年僅20歲的姑娘身上出現。

她年紀輕輕,為何被糖尿病纏身

初次來院人未識

那時候我大學剛畢業,跟著老師在急診值夜班,一個瘦弱的身影緩緩地挪進了診室。她個子不高,略帶凌亂的短髮,體恤牛仔,看起來不太精神,甚至有些禿廢。

進入診室後,她低著頭,坐在問診的凳子上,有氣無力的說了一句:“醫生,我肚子脹,還噁心……”

老師給他做了體格檢查,下腹部(俗稱小肚子)特別大,考慮尿瀦留的存在,向家屬和她本人說明情況後,囑護士給予了導尿。

導尿確實幫這位姑娘緩解了小肚子的憋脹感,但讓我們困惑不解的是,一個小姑娘,為何會突然出現尿瀦留?看著姑娘這麼瘦弱,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樣子,很是痛苦。於是建議她做做檢查,但她母親和她都不願意進一步檢查,就說再等等看,然後就離開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又因為尿瀦留來了,狀態看著更差了,連說話都已經有氣無力的。這次苦口婆心地勸她,怎麼樣也得檢查檢查。她同意並做了一些簡單的抽血化驗:血糖結果22.3mmol/L,尿酮體4+,血鉀3.1mmol/L,內環境嚴重絮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她年紀輕輕,為何被糖尿病纏身

再見已是“紙片人”

李姑娘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我再次見到她的時候,是跟著主任查看一個病人。她在一個角落的床位上躺著,蜷縮在病床的中間,頭歪向一側還在不停地嘔吐,卻又吐不出來東西。聽護士說,她已經不足70斤了。我看著她的化驗單,看著她床頭的心電監護,聽著她胸腔裡的心臟在奮力的跳動,我能感受到她對生命的渴望,可那時候,我什麼也做不了……

她年紀輕輕,為何被糖尿病纏身

糖尿病,一個跟糖無關的病

糖尿病雖然叫糖尿病,可卻不是因為糖導致了該病。(史上最強背鍋俠)

第九版內科學: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長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滲高血糖綜合徵。

我國傳統醫學中糖尿病屬“消渴”症範疇,早在公元前2世紀,《黃帝內經》已有論述。

她年紀輕輕,為何被糖尿病纏身

其實糖尿病並沒有特異性症狀

我們常說糖尿病病人有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少。其實,糖尿病病人的表現要分型來看。在1型糖尿病病人當中,尚能見到部分症狀,還不是三多一少都有。如李姑娘:消瘦、尿瀦留、噁心、腹部症狀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無任何症狀,甚至很多患者就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往往在體檢中得知血糖高了。糖尿病的症狀多少,主要取決於各臟器的受累情況與糖尿病的發病機制。

那麼,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如何?

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極為複雜,至今未完全闡明。不同類型其病因也不盡相同,即使在同一類型中也存在異質性。總的來說,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共同參與其發病。

就目前課本分類而言,糖尿病主要分1型和2型糖尿病,還有特殊類型糖尿病。1型認為是胰腺細胞被破壞(具體是什麼破壞,猜測是環境中的有害物質、飲酒及免疫系統破壞等因素,關於免疫系統以後的文章我會再展開介紹。)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故而不能把血糖降下來,供機體儲存與利用,才導致了血液內持續的高血糖,而這些糖到達腎臟的腎小管時,小管未能把足夠的糖進行重吸收利用(這個叫超過了腎糖閾),腎小管濃度就會增高,這種高濃度會吸引更多的水進入腎小管,尿液也就增加了,人也會更渴,多尿與多飲便是如此。

就像工廠里加工商品,原料就那麼多,可突然工人病倒了幾個,那麼原料就會加工不完造成堆積。長此以往,原料有可能就被送到別處或者壞掉,在腎臟這一塊就形成了糖的流失,而人體主要的供能是靠糖來完成的。糖丟失了,機體沒有足夠的糖利用就會大量分解脂肪供能,所以人會消瘦。而脂肪分解的產物就是酮體,酮體呈酸性,酮症酸中毒也就隨之而來。這就形成了1型糖尿病,而1型糖尿病往往很重,不僅僅是糖的大量流失,還常伴有內環境的嚴重紊亂。

她年紀輕輕,為何被糖尿病纏身

2型糖尿病往往就好的多,其發病特點是胰島素的敏感性變差。何意?我們人體幾乎所有的激素都是通過與受體的結合來發揮作用的,胰島素也一樣。當我們吃過飯以後,胃腸道將食物消化形成小分子物質,吸收入血,這些物質中的糖就會刺激機體分泌胰島素,胰島素與胰島素受體結合,然後血糖被合成糖原,當血糖不足的時候再分解被機體利用。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受體不敏感,造成血糖不能被有效的合成糖原被儲存起來,以致血糖增高。

談疾病就要談治療,而糖尿病的治療已經上升到血糖的管理

一般情況下,一個病如果用管理來做的話,往往說明該病不能除根,治療週期較長,控制不好會帶來不良的預後。如:冠心病、哮喘、房顫、高血壓等。

她年紀輕輕,為何被糖尿病纏身

糖尿病的危害並不在血糖本身,而在於血糖升高後對多器官造成的損害,如上圖所示。

那麼,該如何管理好血糖?

糖尿病治療的近期目標是控制高血糖和相關代謝紊亂;遠期目標是防範併發症,維持良好的健康和學習、勞動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和延長壽命。

①一般控制:我們上文已經提到,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有害物質損害有關,那麼,我們首先要戒掉已知的有害物質:如戒菸酒、戒暴飲暴食、戒高糖高脂飲食、戒濫用藥物等。

②合理安排作息:儘管當今的社會節奏已經讓我們做不到朝九晚五的作息,但必要的運動和忙閒得當的工作節奏是保障健康的基礎。避免熬夜,每週安排定期的運動,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是我們應該做的。

③如何吃飯,是糖尿病病人最關心的問題。精準的算法不是我們普通大眾應該苛求的,那是實驗,不叫生活。我們只要知道一個大概的熱量配比就好,既能保證能量的供應,還不至於血糖太高。第一: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第二:臥床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給予能量15-20kcal,休息狀態25-30kcal,輕體力勞動30-35kcal,中體力勞動35-40kcal,重體力勞動40kcal以上。

④藥物治療:降糖藥與胰島素沒有好與壞的對比,只有哪種情況下,病情與家庭經濟的更適合。

⑤做好管理:監測血糖數據,瞭解臟器功能,防治併發症。

胰島素未發現以前,糖尿病的高危狀態致死率幾乎百分之百,我們感激先驅們的努力與智慧。敬畏生命,健康的活著是創造一切美好的基礎。

《致糖尿病書》

——齊大夫

三多一少謂之何?

糖多糖少瘦軀殼,

誰懂五臟暗中潰,

胰島未出幾人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