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因為珍愛和平所以我們回顧戰爭,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也不應該忘記那個曾經崢嶸的歲月,以史為鑑可以正衣冠。下面徐崢影院就來為大家推薦經典戰爭片排行榜前十名把那些最好的戰爭影片推薦給廣告影迷無論你是喜歡中國的美國的戰爭片這些都是可以值得你去好好的看完的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當百萬大軍登陸諾曼底海灘時,一小隊由約翰·米勒中尉(湯姆·漢克斯飾演)率領的美軍士兵卻深入敵區,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雷恩(麥特·戴蒙飾演)。詹姆斯·雷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么,他的三名兄長都在這次戰役中相繼陣亡。美國作戰總指揮部的將領為了不讓這位不幸的母親再承受喪子之痛,決定派一支特別小分隊,將她僅存的兒子安全地救出戰區。

當小分隊的士兵們陷入敵區,面對隨時降臨的各種危險,他們逐漸懷疑這項任務的合理性:為什麼這個士兵,就值得讓八名士兵去冒死拯救?雷恩的一條命為何比他們的生命更有價值?但是,儘管他們心存疑惑,他們還是堅決執行上級的命令。

最後,雷恩活了下來,但那些去營救雷恩的八名士兵,全部壯烈犧牲。

《巴頓將軍》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一九四三年在北非,英美盟軍遭到綽號叫“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率領的德軍反擊,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鬥,結果美軍遭到慘敗。陷入了困境。為了扭轉戰場形勢,重振美軍力量,美國當局派喬治·巴頓將軍前往第二特種部隊任司令官,有才華的布萊特雷少將為他的助手。

年逾50的巴頓,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頓軍紀,命令伙房必須準時開飯,官兵服飾整齊,不準女人裸體畫帶進軍營,還制訂了極嚴格的訓練計劃。經過雷厲風行的整頓,巴頓部下的官兵們,一掃悲觀畏戰的情緒,成為一支紀律嚴明、鬥志昂揚、驍勇善戰的部隊……

《珍珠港》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雷夫和丹尼是一對相交多年的好友,他們曾一起學習駕駛飛機,在老家作噴灑農藥的機師。二戰爆發後,他們又一起參加了美國空軍部隊,雷夫作為美國空軍的志願人員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當時美國還沒有參戰),而丹尼則被派駐紮到珍珠港的空軍基地。雖然兩人身處異地,但這對好朋友卻同時愛上了戰地醫院裡的女護士伊雯琳。

就在此時,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了,美國宣佈加入戰爭。三人之間的感情面臨著烈火硝煙的嚴峻考驗。為了成全好友與自己所愛的女人,雷夫毅然參加了敢死隊,與杜萊特上尉一起奔赴前線執行“奇襲東京”計劃;而在珍珠港,丹尼同樣為了愛情和信念在堅強地戰鬥著。三個彼此深愛著的人的命運與轟轟烈烈的戰爭密不可分地聯繫在了一起……

《獵殺紅色十月》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1984年11月,蘇聯正處於戈爾巴喬夫上臺前夕,也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明爭暗鬥的冷戰高潮時期。蘇聯研製了一艘新型核潛艇“紅十月號”,並派老練的雷米斯負責該艇的首次試航演習。此時,美國中央情報局也獲取了有關“紅十月”號的情報。途中,艇長雷米斯殺死了發現他隱私的專橫政委並命令潛艇改變航向。他向全體官兵聲稱此舉是要利用該艇先進的無聲推進系統去通過美國海軍的監視網並縱情遊覽美國的海岸線。一個蘇聯高級將領秘密挾帶一艘超級軍用潛艇“紅月十月號”,究竟是想投奔美國,還是製造一場核戰爭?蘇聯國防部大為震動,遣派軍隊追捕,美國中央情報局亦派出精英部隊攔截,一場聯繫美蘇兩國軍事平衡的追擊行動由此展開。

《斯大林格勒戰役》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德國導演約瑟夫·維爾斯麥爾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二戰中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優秀作品。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次大戰中,德國遭到史無前例的慘敗一役,也是歐洲戰場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蘇聯紅軍用自己的肉身擋住了德國炮彈和飛機的轟炸。影片在描寫戰役的同時,企圖探討兩個受害人因戰爭改變命運的經過。

1942年,幾個很普通的德軍士兵從溫暖的海濱隨部隊調往斯大林格勒前線,很快他們就被殘酷的戰火吞沒了。隨著冬天的來臨嚴寒成了比戰鬥更可怕的東西。在冰天雪地裡他們想的不是如何作戰,而是如何活下去。每天都有上千德國士兵死亡。德軍的潰敗就像一場大災難,士兵們一個個死去,最後的兩個人在幻想著回鄉的溫暖中凍死在了白色的冰面上。

《黑鷹計劃》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本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993年10月3日,地點是在政局動盪的非洲國家索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由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部隊的120名特種精英組成的特別行動小組受命深入摩加迪沙完成雙重使命:為當地群眾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同時捉拿索馬里軍事政 府的兩名高級將領。

意外發生了,由於準備不足和情報錯誤,美軍陷入了包圍。更遭的是,兩架運送美軍的黑鷹直升機被索馬里軍隊擊落,其中一架黑鷹上的全部官兵當場死亡,另一架黑鷹的駕駛員陷入索馬里軍隊控制區。被隔絕在摩加迪沙街頭的美軍一方面焦急地等待救援部隊,一方面又要想辦法解救黑鷹上的隊友。

黑夜漸漸降臨。在充滿敵意的城市中,這一小隊美軍彷彿風雨飄搖中的孤舟,隨時會遭遇滅頂之災。他們與索馬里軍隊發生了激戰,結果美軍有18人陣亡,73人受傷,索馬里軍隊有上百人陣亡。一場原本計劃1小時完成的突擊行動,變成了15小時的漫長煎熬。

《細細的紅線》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南太平洋上,日美雙方展開激烈角逐,人性的底線在炮火聲中被徹底摧毀。隸屬美軍的“查理步兵連”接到一項艱鉅的任務,他們受命登陸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奪回日軍佔領的210陣地。日軍佔盡地利優勢,防守固若金湯。然軍令 如山,即使刀山火海查理步兵連的將士們也要奮勇向前。這群年輕的小夥子為了所謂的正義投入這個殘酷的血肉戰場……

本片根據美國作家詹姆斯·瓊斯(James Jones)1962年的同名小說改編,並榮獲199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和榮譽提及;1999年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獎;2000年澳大利亞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2000年電影旬報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現代啟示錄》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該片表面上在講越戰,但在所有著名的戰爭片中,它可能是“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於任何戰爭,甚至廣而言之說它表現任何人生經歷都不為過。影片雖然不乏對戰爭的正面描寫,但它的精髓是刻畫人性中的黑暗,難怪它不是以越戰記錄為藍本,而是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經典名著《黑暗之心》。馬龍· 白蘭度扮演的這名軍官鏡頭不多,臺詞和處理均很“虛幻”,彷彿是一種力量,而不是某個人。本片是科波拉對於戰爭暴力造成 人性異化的一種反思,巧妙地將現實主義的題材和象徵意義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戰士沿河尋找白蘭度的旅程為線索,展開了一種近乎荒誕的“實況記錄”。影片具有一種“大歌劇”般的風格,誇張而華美,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

在飛機上播放瓦格納《女武神》主題音樂的轟炸場面是這種風格的集中體現,也是本片的經典場景之一。

《越戰忠魂》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故事發生在1965年的越戰初期,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準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儘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

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鬥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

《父輩的旗幟》

經典戰爭大片推薦(一)

1945年2月,歐洲戰場上的硝煙已漸漸隱去,但在太平洋戰場之上,炮聲仍在升級。其中最關鍵也極血腥慘烈的一場當屬硫磺島戰役,短短一個月裡先後有22000個日本人和26000個美國人戰死。2月19號之後,海軍第五師開始試圖佔領高地,膠著到第五天,美軍嚴重死傷,而日方也被迫撤退到島嶼的巖洞中。

為了帶給士兵們希望,一天清晨,第五師收到了插旗指令。冒著險象環生的槍炮不斷,六名美國士兵將美國國旗插上了硫磺島最高點。那一刻,美聯社攝影師按下了快門,18個小時後照片傳到紐約,從此,這六名士兵成為了舉國英雄!海報、圖片、巧克力、甚至連草莓蛋糕上都鋪天蓋地地有了這張照片的影子,可謂家喻戶曉、人人崇拜。

因為照片的轟動影響,在戰爭中倖存的3名插旗英雄被政府調回了美國。對於急切需要財政支援的政府而言,他們更該做的不是在戰爭中出生入死,而是頂著“英雄”頭銜來往巡迴於全國,推銷戰爭債券以籌集款項。扮演著“完美的英雄”,發表著感人至深的演講,這群並無意成為英雄且永遠也無法擺脫死難戰友陰影的18,9歲孩子們,人生徹底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