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生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碳基芯片,卻真的要來了


硅基生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碳基芯片,卻真的要來了



看過變形金剛的人,很多人都會想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硅基生物?畢竟宇宙這麼大,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未知,甚至人類到底是怎麼來的到目前都還不完全清楚,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在神話故事中都有造物主之說。

也許某種意義上這就是一個巧合,但也可能真的存在造物主,我們人類不過是這些文明設計出來的產物,那麼這些造物主會不會也造出硅基生物呢?當然目前只能想象了!


硅基生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碳基芯片,卻真的要來了



現在代表人類最高科技的產品應該就是芯片了,芯片的單元是硅晶體管,硅也是地球上大量存在的元素,還包括太陽能電池板依舊是是硅,隨著摩爾定律的逐步放緩,人類也開始思考策略,如何才能保證計算機性能持續提升而不會進入瓶頸。

首先就是除了徹底改變計算機架構,比如光子計算機,或者量子計算機,當然目前還有很多科學家都在研究,也取得不小的突破,這些計算機相比傳統電子計算機性能有了質的飛躍!代表著未來。


硅基生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碳基芯片,卻真的要來了



但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比如量子計算機需要在超低溫情況下才能穩定運行,而光子計算機,因為用光信號代替電信號,所以微型化集成度是個很大的問題,想要用到手機或者其他便攜設備上幾乎是天方夜譚,因此用新的材料來代替硅是十分理想的辦法。

而近日美國的MIT團隊就開發出了第一個碳納米管芯片RV16XNano,並且還成功的執行了一段程序輸出:hallo world!向世界問了一聲好,這也算是芯片史上一次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


硅基生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碳基芯片,卻真的要來了



據消息這個碳納米管芯片擁有14000個晶體管,具備16位尋址能力,使用RISC-V指令集,這一成果被髮表在Nature雜誌上,引起了各大行業的關注,有望掀起計算機新一輪革命!

但這相比目前的芯片而言還是非常落後,我們手機中的芯片,在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就集成了60多億晶體管,時鐘頻率也達到2GHz以上,也就是每秒鐘幾十億次信號處理,而這個碳納米芯片頻率只有1MHz,因此性能是非常低下的,和30年前的硅晶體差不多。


硅基生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碳基芯片,卻真的要來了



碳和硅屬於同族元素,擁有非常相似的化學和物理屬性,而碳納米管則被認為是最理想替代硅晶體材料,而且相比硅而言運行速度快上兩到三倍,能量消耗僅為硅的三分之一。

碳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元素,它構成了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類的基本骨架,同時碳的形態也多種多樣,比如主打平民系列的煤,石墨,還有高端系列的鑽石,總之碳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元素!


硅基生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碳基芯片,卻真的要來了



對於計算機芯片而言,碳納米管更小,理論上比硅晶體管有著更大的潛力,隨著摩爾定律不斷地放緩,曾經的半導體大哥英特爾也開始不斷的推遲新工藝上市的時間,史稱擠牙膏事件,找尋新的材料或者新的方法,繼續不斷提高計算機性能成了科技企業迫在眉睫的任務。

不過這個碳納米管具體何時能商用還未可知,畢竟相比目前的芯片而言沒有什麼優勢可言,還有許多複雜的工藝需要克服,不過在2013碳納米管芯片只有178個,6年裡提高了80倍,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未來還是很可期的。


硅基生物目前還沒有發現,但是碳基芯片,卻真的要來了



當然下一步就是不斷增加晶體管密度,同時提升運行頻率,畢竟硅晶體芯片的速度已經明顯放緩了!也許硅基生物依舊是一個謎團,但是碳基的芯片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就能與我們見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