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海外農產品如何“進”中國? 展示、簽約、入關等一站式解決

  

優秀海外農產品如何“進”中國? 展示、簽約、入關等一站式解決

  尼日利亞的玫瑰、波蘭的食用菌、墨西哥的牛油果……進博會的農產品區域商品琳琅滿目,來自全球的農產品供應商們,紛紛拿出自家最好的產品,期待著訂單的來臨。

  然而,在農產品交易區域,無論是海外的供應商,還是國內的採購企業,都存在著大量“新手”,他們中的許多企業第一次來中國,許多企業從未進行過海外貿易。如何快速打破溝通障礙、建立信任、熟悉進出口貿易,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難題。

  10月22日,位於寶山區的“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世界農產品交易中心被正式授牌。這是一個專門面對農產品細分貿易領域的交易服務平臺,海內外農企在交易過程中遇到展示、簽約、支付、入關、倉儲、配送、分裝等一系列問題,均可在此一站式解決。

  “意外”誕生的訂單

  世界農產品交易中心的管理者李雷,清楚記得他去年第一次參加進口博覽會的情景。當時,本是抱著到進博會學習一下心態的李雷,一口氣就簽訂了價值一億元人民幣的意向訂單。

  “我們公司一直是經營國內農產品的,參加第一次進博會前,整個公司都還在為‘雙十一’做準備,並沒有明確的採購計劃。”李雷說。然而,就在第一屆進博會第一天,只想逛逛的李雷就遇到了讓他一見鍾情的產品——斯里蘭卡紅茶。

  李雷本就是經營農產品貿易的,茶葉更是他所經營的重要農產品之一。品質卓越卻沒有國內代理商的斯里蘭卡紅茶,完全契合了李雷的需求。在展位上,李雷和斯里蘭卡紅茶供應方的董事長一拍即合。雙方在當日就達成了初步交易意向。經過兩天共計3次的溝通,雙方即達成了一致的戰略合作協議,並聯合舉行了簽約儀式發佈會。

  提起這次經歷,李雷選擇用“意外”來形容,作為一名從未進行過海外貿易的國內農產品貿易商,他從未想過在進口博覽會上,僅僅3天就簽訂了一億元意向的訂單。

  “英語不好”也可買遍全球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李雷和斯里蘭卡的紅茶供應商合作愉快。李雷的農產品供應鏈,也順利地從國內延展至海外。進博會為李雷帶來的機遇,讓他重新審視起國內農產品企業進行海外採購的可能。

  “和斯里蘭卡供應商這次合作的速度是比較少有的。”李雷說。

  “首先這位供應商的董事長,已和國內進行了長達20年的鋼鐵貿易。他非常瞭解中國。但進博會中還有很多海外供應商是第一次來中國,和他們溝通可能會遇到很多語言、文化上的問題。許多英語不夠好的採購商只能拿著翻譯軟件,和海外供應商磕磕絆絆地交流。”

  其次,是信任問題。李雷用“一見如故”形容他和斯里蘭卡供應商之間的關係。“我們建立信任的速度很快。客觀上,我不可能和所有人都一見如故,但農產品貿易中,涉及到是先發貨還是先付款等交易順序問題,雙方未建立信任,交易環節很容易遇到障礙。”李雷說。

  而對進出口貿易的陌生,則是擺在許多國內農產品生產商面前的共同困難。進博會有限的6天時間,遠不能滿足國內數量龐大的農產品生產商。農產品領域對進博會“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的需求顯而易見,世界農產品交易平臺應運而生。

  該平臺主要為海內外的農產品企業進行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務,可承載線上展示交易、線下招商簽約、進口外匯支付、進口商品入關、倉儲配送物流、大宗原材料交易、個性化小包裝分裝定製等一系列服務。

  讓海外企業更懂中國

  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世界農產品交易平臺的存在受到了許多海外供應商的歡迎。僅在進博會前兩天,就有約30家海外供應商表達了對這個平臺興趣。其中,土耳其功能性飲料、馬拉西亞燕窩、緬甸春捲、哈薩克斯坦堅果、波蘭食用菌、尼日利亞玫瑰等,均達成了初步的戰略合作意向。

  “其實海內外企業面臨的問題有很多共同之處,比如溝通問題、信任問題等。”李雷說,對於海外農產品企業而言,世界農產品交易平臺的存在,可以為他們搭建進入中國市場的對接渠道。

  “我們是中國企業,深耕農產品領域近20年。我們非常瞭解中國的消費者、市場需求、政策法規以及銷售渠道,可以幫助優秀的海外農產品快速進入中國市場。”李雷說。他舉了個例子:“比如紅茶的定價,我們會告訴海外供應商,什麼樣的價格在國內市場具有競爭優勢,什麼樣的價格可能無法在國內找到受眾。另外,我們會幫助這些食品適應並符合中國的法規。每個國家的食品法規都不盡相同,合法經營是這些食品進入中國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