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大部分食草動物都是自然界中比較弱小的存在,經常成為掠食動物們的口糧。但這個世界很奇妙,有些動物雖然是吃草的,但本身卻

十分強大,甚至很少有掠食動物敢找它們的麻煩。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食草動物界的三位大佬:象、河馬、犀牛

無論是亞洲象還是非洲象,都可以憑藉力量和體型躋身於陸地上最為強大的動物之列;河馬雖然在陸地上不太靈活,可一旦進了水域就連兇惡的鱷魚都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犀牛不但有一身厚實板甲,還有長長的尖角,奔跑起來就像裝甲戰車,攻擊力和防禦力都不容小覷。

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犀牛科現存5種動物: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其中體型最大的是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白犀牛也有兩個亞種:北白犀和南白犀,南白犀目前是數量最多的,而北白犀……我們一會兒再說。

先來講講大家對犀牛的第一印象吧——塊頭巨大、身披堅甲、頭頂有角,奔跑時宛如戰車衝鋒,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用八個字來形容大概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雖然犀牛是正兒八經的食草動物,主要進食草、樹葉、樹皮、嫩枝、花朵、果實、種子,但非洲大陸上即便是獅子、花豹、斑鬣狗這樣的食肉動物也不願主動去招惹犀牛,甚至連犀牛的幼崽都很少去騷擾。

因為繁殖期和育幼期的雌性犀牛脾氣很暴躁,對幼崽有極強的保護欲,時刻都呆在幼崽身邊,不允許任何潛在威脅靠近。

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幼年犀牛,似乎比其他食草動物的幼崽更活潑,我們經常能在紀錄片中看到小犀牛左右橫跳、各種撒歡兒,還會追著斑馬、鴕鳥等動物到處亂跑,不為了別的,只是好玩而已。

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成年白犀牛的體長約3.3~4米,肩高約1.6~1.9米,雌性平均重量為1700公斤,雄性平均重量為2300公斤,已證實最重的白犀牛為3600公斤左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成年白犀牛的體型就像一座小山。

受限於體重,白犀牛的奔跑速度並不是很快,但全力奔跑也能達到每小時40公里以上

可以想象一下,一隻重達兩噸多的白犀牛以超過電瓶車的速度往前猛衝,並且低下頭用長度將近一米的尖角對準目標撞過去,這種破壞力是相當可怕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失去理智的犀牛甚至比大型掠食動物更恐怖

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受一些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的影響,人們對犀牛的誤解也有很多。

比如說,並不是所有的犀牛都很暴脾氣,實際上基本只有育幼期的雌性犀牛性格很敏感,巨大的身軀、厚厚的皮膚和尖角說到底只是自我防衛的手段,而路過的掠食動物只要沒餓昏頭對犀牛主動發起攻擊,犀牛一般也不會過於緊張,最多是跑幾步將食肉動物驅趕開。

特別是體型最大的白犀牛,性格非常溫和,它們的野生種群數量最多,但是目前尚未有一例真實可靠的殺人記錄,連傷人的案例都很少

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但即便是自帶尖角、渾身披甲的白犀牛,也一樣抵抗不了人類的獵槍。由於它們有兩根犀牛角,所以一直以來比單角犀牛更容易遭受盜獵行為的威脅。

犀角貿易的鉅額利潤令很多喪心病狂的人鋌而走險,白犀牛曾經一度瀕臨滅絕,直到20世紀末,南白犀才算是脫離了滅絕危機,數量開始穩步上升,到目前為止已超過兩萬餘頭

但是白犀牛的另外一個亞種——北白犀,就沒這麼幸運了。

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去年3月末,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Sudan,在肯尼亞的奧爾佩傑塔保護區中死去,享年45歲。

而北白犀這一亞種的全部剩餘數量,即便是蟹老闆用一隻手也能數得過來了:僅剩兩頭雌性個體

其實45歲對於白犀牛來說已經是步入老年了,Sudan生前也受到了妥善保護,即使在廣袤的自然保護區中,它的周圍也24小時都有多人持槍守護。

但是Sudan已經45歲高齡,年老多病,腿部也有舊疾感染,很難治癒,終日痛苦不堪。最終,醫生為它實施了安樂死。

至此,世上再無雄性北白犀。

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犀牛在自然界沒有專門捕獵它們的天敵,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會受到來自掠食動物的威脅,而且體型和力量強悍,看上去是比較無敵的,幸虧它們吃草,如果犀牛是食肉動物的話,估計跟恐龍再世也沒什麼區別

但犀牛是食草動物,且與世無爭,所以即便個體強大,也仍然無法在人類的武器下逃生,人類獵殺它們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獲取犀角。

也許將來犀牛也會像亞洲象那樣,在緩慢演化中形成人為干預的自然選擇,漸漸不再長出漂亮的角,想想真的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闢謠:犀牛都是暴躁老哥?不全是,至少白犀牛就是性格溫和的巨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