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帝后的他,逼恩人後代行此惡舉,還讓子孫替他背鍋

稱帝后的他,逼恩人後代行此惡舉,還讓子孫替他背鍋

眾所周知,五代十國是中華歷史上非常混亂的時代,群雄並起、政權更替。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諸多百姓流離失所,不少孩童也因此淪為孤兒。在唐末時期的江南,卻有一名男孩幸運的受到命運的庇護,從無所依靠的孤兒,一步步走向皇權的最高峰,他便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昪。

在李昪六歲時,其父李榮不幸因戰亂而失去行蹤,還沒等他從失去父親的悲痛中緩過神來,其母也在不久後離開人世,李昪從此成為無父無母的孤兒,流浪在濠州一帶。或許是命運的眷顧,這天,李昪正在濠州城內乞討,恰巧遇見南吳太祖楊行密,太祖看他可憐,便命人將他帶回府中收留。

稱帝后的他,逼恩人後代行此惡舉,還讓子孫替他背鍋

李昪做夢都沒想到,有朝一日會有人收留他,尤其是對方還是一國帝王!就在他還沒從這份“狗屎運”中冷靜下來時,卻發現楊行密的其他子嗣都在排斥他。也是,吳國這份蛋糕都不夠自家兄弟分,更何況誰也沒想到,太祖的一次日常外出,竟帶了一名男孩回來,還打算收養他!

在朝臣的印象中,楊行密向來是個殺伐果斷的主,卻不曾想,在面對兒子們的指責和排斥卻無可奈何。見收養李昪不成,便計劃將他轉給心腹徐溫撫養,就這樣,李昪更名為徐志誥,並體會到久違的父母關愛。

稱帝后的他,逼恩人後代行此惡舉,還讓子孫替他背鍋

在徐溫夫婦細心照料下,徐知誥逐漸長大成人,在同輩弟子中,也逐漸流露出不凡的才能。楊行密常對徐溫說,他這個兒子將來定是個難得的俊傑,其他將領的孩子的今後發展,或許都比不上他。雖說太祖慧眼識英雄,若他得知數十年後,李昪會做出逼迫楊氏族人族內通婚甚至趕盡殺絕的惡行,會不會想打醒當初那個,想要收養李昪的自己。

憑藉著養父徐溫的廕庇,徐知誥在政壇上也算是平步青雲。待太祖楊行密駕崩後,徐溫的野心逐漸表露出來,他先是聯合張顥奪權並殺死太子楊渥,將楊隆演推上皇位;隨他又以弒君的罪名除掉張顥,逼死楊隆演。

稱帝后的他,逼恩人後代行此惡舉,還讓子孫替他背鍋

此時,手握南吳朝局的徐溫,選擇擁立楊溥為帝,並受封齊國公,同時他的兒子們也開始在朝堂上嶄露才能。沒過多久,徐溫長子徐知訓被朱瑾所殺,得到消息的徐知誥,搶先一步趕到廣陵,在平定叛亂的同時,控制當地的政權。

徐溫見他才能出眾、又有君王之相,便考慮是否要將權位傳給養子,可他的這份心思很快被次子徐知詢察覺,並遭到強烈反對。此後,徐知詢更是處處針對徐知誥,徐溫在世時,曾多次壓制住二人之間的矛盾,但在他辭世後,兩人對權力的爭奪越演越烈。

稱帝后的他,逼恩人後代行此惡舉,還讓子孫替他背鍋

忍耐多時的徐知誥,將徐知詢誘騙入朝,並將其扣留。至此,南吳政權完全掌握在徐知誥手中。公元937年,徐知誥建立齊國,改其姓名為李昪,將國號改為唐,史稱“南唐”。

在一次供宴上,李昪親自倒了一杯酒給徐知詢,並對他說:“希望弟弟能活到千歲”。察覺到皇帝對自己起了殺心的徐知詢,擔心酒中有毒,便主動將它分為兩杯,把其中一杯遞給李昪,誠懇的對他說:“我願與兄長各享五百歲”。

稱帝后的他,逼恩人後代行此惡舉,還讓子孫替他背鍋

李昪得知徐知詢察覺出自己的意圖,而不肯飲酒,徐知詢也保持著敬酒的姿勢,其他人雖覺得這般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但誰也不敢出聲緩解氛圍。

樂師申漸高見狀,邊跳著舞邊上前,搶過兩杯毒酒一飲而盡,拿著杯子迅速退場離去,李昪感於有這樣忠義護主之人,趕忙命近侍,命其暗中送去解藥,卻發現為時已晚。

稱帝后的他,逼恩人後代行此惡舉,還讓子孫替他背鍋

經此一事,申漸高被給予厚葬,李昪也念在昔日養父對自己的恩情上,放過徐知詢,讓他得以度過安逸的晚年。雖然徐知詢幸運的避過李昪的殺心,但楊氏家族就沒這麼幸運了。

在南唐建立後,李昪派人修築永寧宮並將楊氏宗族軟禁與此,並逼迫楊氏族人近親婚配,生下智力低下的後代,也藉此向世人昭示南吳已滅的訊息,這般用意可謂毒辣,被世人所不齒。

或許是印證了“此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在南唐後主李煜身上,不但其江山被奪成了滅國之君,更是在忍辱偷生後,其妻慘遭侮辱,最終被一杯毒酒結束了性命。

《資治通鑑·後唐紀五》《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資治通鑑·唐紀七十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