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獲數億人民幣C輪融資,對標世界級企業徵信平臺

36氪江蘇獲悉,目前企查查已完成由萬得投資領投、興富資本跟投的數億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領投方為萬得投資,是知名的金融數據、信息與軟件服務商,在二級市場數據服務方面有長時間的積累,本次投資企查查,在企業數據方面具有協同發展的作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人士曾推算,未來我國徵信市場的規模約855億元,極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徵信市場,本輪戰略融資完成之後,企查查成為企業徵信領域首個估值超過30億人民幣的獨角獸公司,無疑是搶佔了發展先機。

「企查查」獲數億人民幣C輪融資,對標世界級企業徵信平臺

雖然作為企查查母公司的蘇州朗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只有五年,不過企查查對大多數讀者,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通過企查查,用戶能夠實時查詢企業相關的工商登記信息,年報,股東信息,投資人信息,涉訴,失信,擁有商標,知識產權,企業證書,主要人員信息,變更記錄等信息。在許多創投方面文章中,企查查經常被用來調查高管背景,企業聯繫等信息,並且作為文章的權威依據。

目前,企查查終端所有企業工商信息均實時同步更新,彙集了目前國內市場中的80個產業鏈,8000個行業,6000個市場以及8000多萬家企業數據,在產品方面,企查查目前為B端和C端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其中B端的產品和服務形態包括專業版、API接口、本地數據服務以及私有化部署等多種形式,主要服務對象為金融機構、政府機構等,在交付方式方面,企查查支持公有云和私有云等多種形式。

企查查創始人兼CEO楊京認為,在企業數據服務賽道,數據維度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在同樣的數據原材料基礎上進行產品服務的創新。實際上,《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發展報告》指出,工商註冊信息庫顯示,市場上與“徵信服務”相關的公司有2000家左右。多款同類產品與企查查的信息來源幾乎完全一致,但是經過長期競爭,目前只有【天眼查】與【企查查】在APP下載數量等領域能夠並駕齊驅。其他產品的用戶數據則遠遠落後。

36氪此前曾對企查查做過多次報道,企查查除在發展自身主營業務之外,也在通過孵化、投資的方式拓展業務邊界,例如孵化了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權查查」、投資股權管理平臺「股加加」。

在客戶及收入數據方面,楊京透露,企查查累計服務超過3000家付費客戶,C端用戶超過2億,並且在2017年就實現盈利,2018年的盈利水平可達到主板上市要求。

此前企查查曾獲得多輪投資:2015年2月獲險峰華興220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同年7月年獲得深圳前海燧石、深圳創東方投資1000萬人民幣Pre-A輪投資;2016年獲得湧金系、蘇州高新創投、蘇大天宮創投5000萬人民幣A輪投資;2018年則獲得北文投、鵬元徵信數千萬人民幣B輪投資。

本輪融資後,企查查、萬得信息和興富資本將聯袂啟動“數據雨林”賦能投資計劃,攜手投資、培育數據服務領域的新秀企業,建設共生髮展的行業生態系統。“數據雨林“賦能投資計劃,計劃充分發揮三方各自優勢,從技術、流量和渠道、基礎數據、產品設計、資本與品牌等方面賦能夥伴企業。企查查也正式提出,從原來的1.0版本工商查詢平臺、2.0版本企業大數據平臺,升級為3.0版本即企業徵信平臺,對標鄧白氏等世界級企業徵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